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面之缘-泸沽湖 |
[游记]一面之缘-泸沽湖 |
2007-08-17 xieyouji.com |
泸沽湖之行颇有些曲折。 第一次计划好行程,在去的前夜,因为一个故事,或者应该说因为要逃避一个故事,所以却步。 第二年的秋天,经重庆参加校友会然后计划去稻城。临了因种种原因,再次不得不改变计划,这时突然就决定,去泸沽湖了。 决定做得非常仓促,没有做任何功课,订了机票剩下的时间只够到网上粗略地查线路和搜索旅社。因为国庆节还未结束,所以打了两家都说已经客满,打到第三家,对方拿起电话即说: “你好,我是扎西!” 我那时当然不知道扎西是何许人也,只是很高兴住的地方有着落。冲到机场插队安检再跑上飞机,行程就开始了,我再次来不及想如何挥别重庆,人就已经在昆明转机到了丽江。 丽江秋天的夜依然清清的冷,满耳是丝竹缠绵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已经分辨不出究竟是一个又一个现场的吹奏此起彼伏还是自己的幻觉,这种悠扬略带伤感的无处不在的笛声,已与丽江融为一体,没有它如此蜿延逶迤地缠绵着,仿佛就不是丽江了。 我又在这个一度极其熟悉的小镇中踽踽独行,老屋和石板依旧,小桥和流水也依旧,四方街的那家书店还在,却不见了卖书的胖胖的小女孩,放河灯的地方沉寂无人,我的眼前却浮现出去年的热闹,眼前晃动着数不尽的灯,和双双对对的虔诚的情侣,当然还有那个想和我一起放河灯的人,在水的一方,微笑着,期待着。 这时天上又飘下星星点点的雨,似是要更真实地再现去年,却冷冷地扑灭了我眼前的幻影,街灯在絮絮地飘飞在空中的雨的笼罩下,蒙蒙胧胧的。我对自己突然地身处丽江再次与泸沽湖如此接近,几疑是梦,一时竟不知是不是该就这样一直在雨中站着,或者我还可以去哪里。 第二天一早就坐上了去泸沽湖的车。由于人少,在宁蒗县城就被卖猪仔卖到了一辆面包车,共11人,除我之外,都是情侣或双双对对结伴同游的年轻旅人。已是下午三点,大家饥肠漉漉,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一家农家乐里,来自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人围坐成一桌,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农家饭,大家就都熟了。 饭后继续上路,车子只开到湖边的洛水村。湖边林林总总的小木屋全然不是古朴原始的样子,一律装修成酒吧,装了大玻璃窗,一眼可见里面现代化的装备,和正在电脑前上网的老外。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每家每户都挂出了巨大的广告牌,牌上写着“热水洗澡”,把泸沽湖的美丽全部抹杀。 我跟司机商量请他开到里格岛,同车的人都同意一起前往。里格岛是个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商业味没那么浓,原始的东西也保留得较多一点。 车开到里格岛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车子直接停在一户人家门口,我抬头看,门楣上写着几个字,被滑落下来的哈达挡着半边,字已经有点褪色,但仍可看出后面三个字是“扎西家”。里面立刻有几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妇女出来迎接,还有一位略胖的男子,指着门楣说:“这就是扎西家。”院子很宽敞,围着两层木屋,还是一种陌生的感觉。我正遗憾没有临湖的屋子可住呢,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深眸高鼻的那种,也穿着摩梭族人的上衣,戴着毡帽,腰间夸一把短刀,却穿着时下驴友最兴穿的旅行裤子和鞋子,幸好没有让人感觉到不协调。 年轻人对着刚下车的我们一行人问:“你们有哪一位是姓黄的给扎西打过电话订房的吗?” 大家茫然。我猛然想他说的起这个姓黄的人大概是我,于是忙说:“是我,是我。” 他对我说:“我是扎西,是来接你到我家的。欢迎你来到泸沽湖。” 同车来的人显然对这位帅哥很有好感,都一致同意跟我们一起走。一行人出了门走了十几米远,身后突然一阵喧哗,那位略胖的男子手上拿了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足足有一尺多长,冲出来要砍把他的客人带走的帅哥扎西,几个女人一齐上来拦腰死死抱住他。帅哥扎西转身站定,对着他说:“要打架出来打,别在院子里打。”那男子被几个女人抱着,动弹不得,说:“有种你晚上来!”扎西毫不在意地说:“好嘛。”说完转身就走了。那男子在身后叫:“晚上你不来我就去你家。”“好!”扎西头也不回地大声说。 我正暗想,这一来闹成这样多不好。扎西大概明白我的心,简单地说道:“他是个汉人,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扎西,用哈达把**二字盖住,把我的客人都骗去他家了。我只是来接我的客人。没事,你不用担心。” 扎西家在里格半岛湖水边上,他用猪漕船把我们渡过去。猪漕船细细长长的,每排仅容一个人坐着,湖水离你是那样的近,稍一用心,就可以细细去揣摩泸沽湖的情丝。薄暮的湖面上,沉默寂廖,对来客不示以欢迎,也不示以拒绝,只给予忽略,清水微微地漾着,溶以天铅灰的颜色。湖面上零零星星地飘着一朵朵指头般大的白色的花,无根无叶,不细细去看都觉察不出来。风过处,清冷,沉寂。 扎西家的木屋虽建在岛上,离水的距离却几近于零。下了船绕着屋子进入院子的路,也只容一个人走,如果不是地上放了石头或木头堑着,人可以踩在上面一跳一跳地走过去,大概要淌过水才可以进屋。我选了一间正对着湖深处的屋子,门口的走廊上有美人靠,但实在太清冷,无法静静在这里享受湖景。 晚饭很快就端上来,扎西连同其他的摩梭族男女青年一同端上酒来,唱着祝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越是热闹的场面,我越是退缩在眼睛的背后,静静地看着大家欢闹。在昏黄的灯下,我的心离泸沽湖远了,陌生的感觉让我无所适从。幸好晚饭终于结束,大家都去看篝火晚会。 摩梭男女青年的表现实在精彩,他们载歌载舞,投入地表现着,每每女声一段逶迤清丽的唱段后,男声立即以三声孔武有力的“嘿嘿嘿——”来附和,而男声一段雄浑深厚的唱段后,女声也立即以三声千娇百媚的“这这这——”来应答。一阳刚一阴柔地对比着,相互辉映,煞是出彩。围着篝火跳舞时更是由于节奏强烈明晰,而姑娘们裙裾飘飞,小伙子热情渲天,把游客的热情统统点燃。他们也鼓励着游客参与,不但相互对歌,让歌声响彻云霄,还手拉手跳起舞。后来下起倾盆大雨,雨水甚至把篝火浇灭,但人们的热情却没有被浇灭,大家在雨中狂欢,没有音响,节奏却没有乱,好一个忘我的狂欢之夜啊! 我独自在亭子里默看欢闹的人群。不停地人有把扎西找出来在一边拍照留念。他在一个空档里走过来问我怎么不去跳舞,我说我的心脏不好,怕适应不了高原的反应。他略一沉吟,猛然抓起我的手,把我拖入人群中一同欢闹起来,并比划着教我舞步。那些舞步我早已看熟,而且有着很好的舞蹈功底,所以只掂一掂节拍,即熟练地跟着跳起来。扎西惊讶地看着我,继而高兴地笑了,一起跳着。这时又有人来拉他去照相,我也顺势出了人群,仍在一角默看大家的欢乐,他照完相再来拉我,我说我的心脏真的受不了,他不依,而这时再有人来找他照相,并与他在一边倾谈,一直到篝火燃尽。 我找了一个湖边的木屋,独自吃烧烤。远远地有意犹未尽的游客在猪漕船中高声唱歌,引起一阵喧哗嘻闹,泸沽湖却只守着她的宁静,在暗夜里更散发了她的清清的冷,冷得烤肉的火都不再温暖,静得烤肉的香都不再诱人。 我默对这样安静清冷的湖,听着潮水拍岸,心中也清清静静的,纤尘不染。心在这种空明中,踯躇徘徊着,不知所想所求,也不知该去该留,来前对泸沽湖的向往和想象,来后对她的印象和感受,都变得模糊不清,或许是机缘不对,让我无法看清她感受她和欣赏她。或许我该换一个时间一种心情,做好了准备再来? 等我回到扎西家的木屋,夜已深。扎西站在院子当中,邀我到祖母房烤烤火。围着祖母房的火塘,扎西给我倒了一茶缸水,开始说着摩梭人的生活,说不是人们想象的样子,也说怕以后人们都误以为是那样而真相都不再为世人所知。他的述说刚开始不久,就被慕名而来的游客打断,照例是与他照相留念,再倾谈片刻,来人走了,他坐下,沉默一下,找到中断的话题,再接着。不一会,再被来人打断,再照相,再倾谈。我环视长年烤火被烟熏得黝黑的祖母房,寂寞了无生气。在火塘边即可见到的厨房灶台上,静静地卧着一头大猪标(音),是摩梭人把猪杀了之后取出内脏,放入盐巴,长年置于灶台上烘熏,吃时切取。这个时候我见着却无端地觉着恐怖,整个屋里就散发着黯淡,些许燥热,与屋外的清冷明净形成强烈的反差。扎西再坐于火塘前,我们都默默无语,再续不上前话。末了我说要去休息,问他在哪里洗漱,他的手指向院门外的湖水,说:“那里。”我哑然失笑。掬起一把泸沽湖夜深里的水,那个冷啊,一直沁透心肺! 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扎西正在与新的游客在照相和倾谈,见到我背着包很是吃惊,急急地说:“你怎么就要走了?”我微笑说是。他很为没能好好招待我或者说是没能跟我好好讲讲摩梭人的故事而抱歉,我说我还会再来。“五月份来吧,那时映山红开了,湖边开的都是,很美。”我说好的。他执意要背着我的包送我去坐车。 这一次没有坐猪漕船,他领着我穿过里格岛漫山的苹果树,往外走着。这时的天,灿烂地晴着,扎西就走到树下摘下一只青苹果递给我,我把它握在手里。这里再有人来与他合影,末了,他似是犹疑片刻,对我说:“我们一起照张相吧。”我说我没有相机,他呆着说不出话来。来人立即热情地帮我们照了一张,并留了地址电话,说是日后把照片寄给我,但我终于没有收到,这是后话。 扎西把我送上车,车开走的时候,他正与驴友合影。司机劈头问我:“你是不是广东人?”我愕然。他说:“广东来的女孩子,说扎西帅呆了,你是不是也觉得他很帅?”气势逼人。我笑问:“那你觉得他帅么?”他说:“我觉得我们这里任何一个人都长得比他帅!”我婉尔。他又说:“扎西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干,只跟游客聊天吹牛,搞得网上的人都知道他,他懂什么?”很是愤愤。我这才知道原来扎西是个名人,难怪一直有人找他照相倾谈,我倒是始料不及的。 我于是问司机摩梭族人的故事,他说现在摩梭人也有很多不再走婚而结婚住在一起了的。我于是想大概不久以后,这个神秘的走婚风俗,真的不再存在了吧。 司机把车子停在半山腰,说有个角度可以看湖的全貌。我走去看了看,很是吃惊,那个淡淡灰色透明的泸沽湖呢?我只见到一块碧绿晶莹的琥珀,凝脂一般的,镶嵌在绿色群山间,让我几疑昨夜所见是梦是真。 回到家,给家里的两个男孩子讲完泸沽湖和扎西的故事,他们把青苹果一切为二分吃了,一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yunnan/travel-notes/2006/1222/79922.html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