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朱雀山游记 |
[游记]朱雀山游记 |
2007-08-04 |
朱雀山游记 突然间想出去走走,朋友建议去朱雀山。虽然已经在这生活了两年,但对这里,我还有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的。去就去吧,我们搭上汽车就出发了。 一路上默默无语,看着窗外飞逝的松花江水和不断向后退的垂柳,心中莫名涌现出不绝如缕的怅惘。但随着从窗边吹进来的风,一点一点的消失。 朋友突然问我,朱雀山在哪啊?我愕然。难道你没去过吗?没去过怎么突然要跑这来啊。我有点气愤。但朋友笑笑说,不是有你吗?问呗!我无言。经过售票员的介绍,我们顺利到达了朱雀山。下车了,抬头一望,山峰与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可望而不可及啊!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领略“钓胜于鱼”的乐趣,我们步行上山。 一路上,我们四处打听着上山的路径,脚踏着游人遗留下的足迹,向山顶进发。 起初,道路清晰可辨,有着人工的石阶,上山还算很容易。我们边说边笑的跑步上山,渐渐地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在一副人工的木板上停了下来。脚步停了,而我的眼睛却没有停。四处浏览着这不容易见到的景色。树木参天,怪石嶙峋。向远处看,只能看见幽深的树林,黑糊糊的,像是鬼蜮,又有些神秘。我坐在石阶上拍照留念,取名就叫“曲径通幽”。 继续向山顶进发。这时来到了石阶的尽头——却不是山的顶峰。在这里兀立着一块巨石。石面并不光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我举目一看,脱口而出“路转峰回”,引得朋友哈哈大笑。 真的是峰回路转了,上山的石阶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长在地上的岩石。身体前倾,屏住呼吸,手里紧握着石头突出的部分,脚下用力向后蹬着地面,吃力地向上攀缘。然而,地面上的粒粒石子却不会让你那么轻易的攀向顶峰。脚底下发出哗哗的摩擦声。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向上吃力的爬着。真的是步履维艰啊! 终于上来了!抬头看看,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台”,一座小小的亭子而已。再向上望望,还有那么高啊,向下瞧瞧,晕晕的。这里遍地是石头,怪石嶙峋,兀立在一棵棵瘦小的树木之间。想必是这里的怪石有点像青蛙吧,要不怎么叫“群蛙噪春”呢。 站在亭子上,向远处眺望,只见松花江已不在是那么宽阔,像一条银色的绸带,使吉林这座美丽的江城更加靓丽、多姿。山脚下的高楼,变成了一个个小盒子,整齐均匀的排列在松花江的周围。而人们,竟变成了小小的黑点儿,也看不清他们在做什么,只能听见那嘹亮的吆喝牲畜的声音,那声音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啊! 山风吹来,带来阵阵林涛的声音,声音低沉而又有磁性。这里的风是有形的。风在树梢上,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凉爽,沁人心脾,吹去了满心的不快和忧愁。剩下的就是快乐了!俯身下看,陡峭的山石,遒劲的古树,黝黑的树林,露出了狰狞可怖面容。朋友建议继续向顶峰攀登,而我却有些退缩了,适可而止吧,不能太勉强了。朋友脱口而出“游者众而至者远”,我笑笑,还是下次吧,若还不回去,我看要赶不上末班车了。 “终于还是摆脱不了世俗生活”,朋友脱口而出。 “要是哪天摆脱了,估计我也要玩完了。”我诙谐的回答道。 下山了,这更是个难做的活。不能直立身体,容易摔倒,又不能速度加快,一旦速度快了,想停下来就更难了。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双手放在地面,身体下蹲,借用手撑地的力道向下移动。遇到较陡一点的坡面,双手紧紧握住能够抓住的东西,从这棵树转向那棵树,精神高度集中,不容有半点马虎,小小的树干都被握出了光泽。好不容易下到了有台阶的部位。这回好了,可以喘口气了,那惊心动魄的感觉想来都汗水涔涔。 山脚下有块巨石,上面淡淡的刻着四个字,这四个字不知历经了多少沧桑,都已分辨不清了,借着字迹的纹理,隐约可见,“从善如蹬”。从善如蹬,多么不容易啊,有几个人蹬到了山顶呢?还是下次再来吧。 评论 (1) | |
原始链接:http://xx0yy.blog.sohu.com/17399955.html |
转自: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