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个组工干部的抗灾日记敦化党建 |
[游记]一个组工干部的抗灾日记敦化党建 |
2008-06-25 dhdj.net |
一个组工干部的抗灾日记 四川省郫县县委组织部干部、灾民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傅成曦 郫县建立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后,县委组织部领导安排我担任集中安置点临时支部副书记。从5月17日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以来,我在日记里记录下和聚工业园受灾群众安置点见闻的点点滴滴。 担任支部副书记第一天:欢迎400受灾群众“回家” 上午10点37分,两辆长江大巴徐徐驶进成都现代工业港和聚工业园区,满载着85名来自都江堰市和汶川县灾区第一批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在县委组织部冉部长的带领下安全抵达他们的“新家”。 早已守候多时的组织部领导和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全都迎上去,有的帮助他们搬运行囊,有的扶老携幼把他们迎接进位于园区宽敞明亮的大厂房。 对受灾群众进行登记后,医护人员对有伤病的受灾群众进行及时医治,每一位受灾群众都领到了一个日用生活用品袋,里面备有换洗衣服、洗脸帕、牙膏、牙刷、香皂、纸巾等日用品。灾民刚刚安顿下来,德源镇寿增村四位村民就匆匆带来200个煮熟的鸡蛋和6大蒸笼鲜肉包子。都江堰市向峨乡村民黄国林夫妇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一口热饭,大口大口地吞咽冒着热气腾腾的鲜肉包子,黄国林干涩的眼眶滚出激动的泪花…… 当志愿者开始登记转移群众中的党员时,彭部长和冉部长召集民政局副局长马俐和我,正式宣布马俐任和聚工业园区受灾群众集中转移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傅成曦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负责组织发动受灾党员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此时,我的肩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举行了简单庄重的受牌仪式后,县委书记杨洪举带着8位县领导也赶到了安置点,代表县级四大家领导看望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双手紧握着汶川县映秀镇灾民刘桂元的手,杨书记对所有的受灾群众哽咽着说:“灾害给你们带来了严重的损伤,也深深痛在我们的心里,郫县48万人民会倾尽全力支援你们,你们在这里的任何困难,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帮助你们解决”。 晚上10点,安顿好今天转送过来最后一批受灾群众,安置点已经接受了428名受灾群众。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大米饭、洗上热水澡,宽大的安置区里传出了转移灾民均匀的鼾声,仿佛两天前发生在汶川、都江堰等地的灾难好像只是一个令人惊骇的梦魇……一天8次往返都-郫之间转送灾民的冉部长已经声音沙哑、面色苍白。 担任支部副书记第二天:为900灾民当“护工” 早上来安置点前,我特意给灾民带了一些精神食粮,把部里存放去年来的60多本《四川党建》、《支部生活》、《党课》和近几天的《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拿到了到安置点,还落实两名志愿者每天买20份《成都商报》、《天府早报》送到安置点,供受灾群众学习使用。 上午,支部召开安置点服务人员会议,一边组织志愿者对党员灾民登记,一边逐一调查急需安置点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抽调11名党员志愿者到临近的德源、郫筒镇的村和社区组织发动退休和闲居的大爷、大妈到安置点,陪受灾群众谈心聊天,对身心遭受创伤的受灾群众心里进行给予“话疗”和慰籍。 到了中午,安置点已经接收了946名转移过来的受灾群众。郫筒镇金花桥社区45名大爷大妈带着糖果、点心,还有自家制作的可口泡菜和小吃来到安置点。大爷大妈象亲人一样用真诚与热情耐心地询问受灾情况,倾听他们诉说悲惨的遭遇,开导他们抗灾自救。汶川县漩口中学职工李富平儿子在地震中失踪,一直神情沮丧,缄默不语,陪他谈心的董婆婆主动把自己以前不幸丧女的家事说给他听,终于让李富平开口讲出自己逃生的过程。 了解到汶川卧龙中学一名高三理科学生周华面临复习应考,又没有学习资料。支部报告部里不到一个小时,县教育局陈旭辉副局长就和郫县二中教务主任带来全套复习资料,灾民们用感激的眼神集体目送周华被陈局长带到郫县二中跟班上课。 “我叫韩先德,49岁,在都江堰市水利局工作;我叫李国才,77岁,是原都江堰市教育局长;我叫黄先德,是汶川县威州镇干部;我叫余莉……”在下午临时支部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12名党员全部参加了会议,他们主动加入支部成立的党员服务队,分工负责登记灾民信息、分发食品、卫生保洁和维持秩序等工作。发挥党员灾民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引导受灾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异常顺利,悬在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来。
|
转自:http://www.dhdj.net/print.asp?articleid=2880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