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白山游记(二) |
[游记]长白山游记(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路边的工人告诉我们还有大约十八公里才能爬上去。继续走,路边的松树已经看不见了,星星点点的树木只有桦树。据说,这种桦树名叫风桦,它能抵挡住高山寒风的侵袭,枝桠即使弯曲,枝干倾斜,可生命傲然存续。儿子的语文课学习中开始有作文了,我认为写好作文,别人的范文固然应该效仿,但最最基础的是对词汇的积累与深入的理解,对社会、自然的亲历。如果十年寒窗真的只在窗里,我不认为能学到多少扎实的东西,多少创新的能力,多少对生命的感动与热爱。当我看到风桦,真的领会理解了什么叫“坚韧不拔”、什么叫“傲然独立”、什么叫“铮铮铁骨”------。可以想象,在漫天飞舞的冰天雪地中,以杨靖宇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英雄们是多么坚强,为了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多么艰难的斗争。 盘山公路很陡长,我们的摩托就像是在爬行。因为停车场可以停放的车辆与山南海北来的大小车辆差了数倍,所以汽车只能依来的先后顺序停靠在窄窄的盘山公路边,绵绵数里。停车场真正的作用变成了汽车调头场,乘汽车来的游客只能下车步行。从通化到天池270多公里的旅途中,我们的摩托车被汽车一路超越,只有在此时才被交巡警许可,不必同汽车一样依来的先后顺序靠边停住,而是可继续上行,直接骑到公路尽头,登天池石阶的起始处。 石阶很多,一眼望不到顶,据说有1236级。我上得腿酸气喘,儿子走的也是艰难,几次都想赖着坐一会儿。以前在和一个哥哥登千山时,他告诉过我登山的经验就是一步一步地挪也不能停下来,否则腿就走不动了。在我的鼓励中,儿子和我终于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山之颠,三江之源——长白山天池。我想,天池这个名字叫的贴切,它给人的感觉真是离天近了,有时简直就像在天上。白云或在你的头上,或在你的身边脚下,一汪碧蓝的池水若隐若现地浮现在你的面前。与天池相衬托的周边高大山峰,像一帮天神守护着一块硕大无比的蓝宝石。看着这么清明澄碧的池水,给人心胸以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些世俗的所谓功名利禄,在此时已不存丝丝毫毫,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站在气势磅礴的山颠回望长白林海,浩淼千里,真想抛却一切,融化到她的怀抱中。在观景点不远,立着中朝两国的界碑,我们的边防战士肩挎步枪在值勤。 由于长白山南望太平洋,从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经过地势的提升,容易形成降水,因而雨雪较多。即使不下雨的时候,雾气也常常缭绕在天池周围,十有八九即使登上去也有看不清景物的情况。有到过天池却没看到全貌的游人形象的称其为“常白来”。 说起长白山天池,不能不说一下天池中关于怪兽的传说。由于我们上到天池时视线极好,而且有幸看到了怪兽的影子,就像只露出潜望镜的潜艇在静静的水面划过,只是太远,看不清“潜望镜”,只看到呈现尖三角形的一组波纹。儿子说:咱们能不能想法把它抓住?织个大网,天池有十几平方公里,哈哈,不可能;用抽水机吧,20多亿立方米水,别把咱大东北淹了,哈哈!!很远的对面,朝鲜一方没有游客,通过望远镜依稀能看到十数个据说是朝鲜人民军的人。 我的一个同事在2004年曾随旅游团来过,她的导游给她讲过长白山浮石的成因并且教大家要爱护长白山,不要拿走哪怕一块浮石。儿子在家时,对浮石有所了解,早就想自己拾一块。在我对他讲了那位导游说过的话后,儿子面对石堆看了又看后对我说:有人以前给了我一块,我也爱护长白山,不拿了。儿子或许不完全懂这个大意义,但我给他灌输这些我不认为这是小事。所谓爱国、爱家的思想实际上不是一点一滴被人们接受的吗?从小处、从每个个体汇聚的力量可以无坚不摧,量的积累那是质的飞跃啊!所以不要不在意人生中的点点滴滴,——上纲上线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98532010005j6.html2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