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长白山天池   大家知道,中国最驰名的天池是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 天山天池神奇,神话中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异域风光,她美丽大方,公开透明,不论是谁、什么时候去看她,她一律笑脸相迎。 长白山天池神秘,满、鲜的发祥圣地,跨国而踞,她常年捂着面纱,不肯轻易示人,即使撩开面纱,也没个好脸色,一旦花容展现,则会醉煞世人。 单说这长白山天池,正是因为她神秘,人们往往要不止一次地光顾,以求一瞻其容、一窥其貌。 据传,小平同志对长白山有过八字评价:不可不来,不可多来。不可不来好解,为的是不留下人生遗憾。不可多来则语意颇深。我的理解:决不是说来一次就让你看够了,不想再来了;而是说来一次不一定看得着,多来也不一定看得到;若能看着一次,就知足打住吧。 听说老人家去过两、三次,最后一次看到啦,才说了以上的话。还听说其他最高领导人,上去三、五次,都没见天池真面目,留下了什么感慨或指示,不得而知。 几年前的一个“五、一”长假,我和老伴随旅行社去过一次。从天津到长春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长春到天池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再每人花80元坐上专用“倒站车”,人们形象地戏称之为“倒蛋车”,拉上山顶,下车一看,天昏地暗,五米之外不见人影,跟随前面的人声,手脚并用,奋力攀登,怎奈越爬坡度越大,脚下冰雪更不留情,边往上爬边往下滑,我们一把年纪,只好退却了。黑暗之中,寒风阵阵,冷不可挡,平生从未见过如此恶劣的天气。还好,发现并钻进一个简陋的小卖店里,呆着无聊而尴尬,于是,买了一瓶二两装的北京二锅头和一根火腿肠,一是压惊、驱寒,二是消磨度过等车的时光。 后来,又坐原“倒蛋车”下到山底,看到还有许多排队待“倒”的人们,我不由为他们悲哀。转念一想,其实是我错了。人们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来到长白山天池底下,谁不满怀希望,谁会半途而废;不到黄河焉能死心,弦上之箭怎能不发;天有不恻之风云,万一老天爷睁眼呢?再夸张一点说,人们已别无选择、迫不得已,只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了;只好视八十元如废纸、听丧气话当狗屁,王八吃称砣——铁了心了。 当然,上去看不到天池,也是一种体验;虽然留下了遗憾,但决不是沮丧;说不定是更多的吸引,定要卷土重来。 前年的国庆长假,我们和两家同事,驾驶三辆自家车,长途跋涉,又一次拜谒长白山天池。上山登顶之前,排了两小时的长队,才挤上一辆“倒蛋车”,这次幸运之神降临了,凛冽的寒风,吹开了天池紧紧的面纱,高天黑云把天池映衬的青灰一片,肃穆而萧煞。虽然不是一副好看的面孔,虽然还有沙石不时扑打着好奇而贪婪的双眼,但毕竟看到啦,我曾为此而长久地引以自豪。 最近发生的事,长白山天池又使我妒嫉而生怨了。我们单位机关趁暑假培训一周,借机组织长白山天池游,行前管事一把客气地向我打了招呼,我说我都去过两次啦,再说已经退休,不习惯跟大家凑热闹。 等他们回来以后,直让我羡慕得后悔,可以说百年不遇的好天气让他们赶上了:蓝天白云,风平浪静,有光有影。照出的照片比一些宣传图片还漂亮。我痴迷于他们的照片,我陶醉于他们的描述。于是,我把照片拷贝到我的电子相册上,并决定用本篇文字记录下我的体验和感受。 据说,长白山天池一年365天有300天是不睁眼的,原因是日本海的暖湿气流与东北的冷空气常年在天池上空交锋,非雨即雪,非云即雾。睁眼多在八、九月份,但也是神鬼莫测,或某日,或某时,或某分某几秒,眼睛睁开了,忽然又闭上了。 这使我联想起美丽而神秘的梅里雪山,寻常锁在云雾中,不知何时露峥嵘。运气不好的游客,有时要等一周时光,才能一睹芳容。但是,毕竟比长白天池好多了,天池上无法住宿,每天上来下去也折腾不起。 什么叫被命运所捉弄,你就上长白天池吧,会使你理解得更加深刻。这不,我们单位组织去天池一共三批,每批相隔五天,第二批上去下大雾,什么也没看到;第三批下大雨,连“倒蛋车”都没下,就又倒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