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春风景介绍及图片欣赏 景点攻略 |
[游记]长春风景介绍及图片欣赏 景点攻略 |
2008-06-10 popoqu.com |
查看详细资料 长春风景介绍及图片欣赏 长春自然地理位置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 °05’~45 °15’;东经124 °18’~127 °02’。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截至2005年中,总人口72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15万人,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面积较大,台地略有起伏,地势平坦,便利交通。长春地区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绝大部分为台地,第二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则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方便交通。四通八达的自然区位,对发展长春经济十分有利。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二是地耐力比较好。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长春地表形态 长春到四平深断裂是一条分割山地与平原的主要构造线,以东为隆起区,以西为沉降区,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优龙泉台地。长春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 长春城区地貌共分7个小区。 中部平坦分水高地区。位于长春城区西南部,地处宽平大桥、沿北东方向伸延。最高点在宽平大桥和西朝阳桥一带,海拔240米至250米。分水高地顶面,地势平坦,高地两侧分别向西北、东南方向缓缓倾斜。 西部微倾斜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西侧,中长铁路以西,长春市纺织厂以北,海拔220米。蔡家沟河水从台地中间流过,经第二苗辅、大房身水库、新月屯和宋家洼子,在两甲堡附近注入伊通河。蔡家沟河水宽浅,谷坡缓慢,地面比降小于5‰,复杂程度为4级至5级,宜于建筑。绿园区坐落在这里,目前土地利用率不高。 东部微起伏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东侧,海拔220米至230米,坡度多在30′至1°之间,复杂程度为4级至6级,是市中心区和铁北建筑区的所在地。受3条浅谷切割,地面呈微波起伏状。一是头道沟浅谷。长约4公里,河水源于胜利公园西侧,形成了胜利公园风景区。经光复路,过吉长铁路,在长春市钢厂北侧注入伊通河。二是二道沟浅谷。长约5公里,河水源于第一机床厂西侧,形成了的北公园风景区,经铁北公园,在长春市冶炼厂北侧注入伊通河。三是南湖沟浅谷,有3条源流,汇流处建有人工湖,形成了南湖风景区。经人工湖,过人民大街,穿越动植物公园,在永安桥东侧注入伊通河。 西南部起伏台地区。位于分水高地两则,包括西新沟和孟家南沟两个部分。西新沟在分水高地西侧,由一系列宽浅的坳沟组成;孟家南沟在分水高地东侧,由两条浅谷组成。这里地势起伏明显,坡度1°至2°,复杂程度7级至8级,不宜建筑。 东北部平坦河谷平原区。位于伊通河河谷平原北段,由泛滥平原和一级阶地组成,是二道河子、八里堡建筑区所在地。伊通河曲流发育,曲流带宽600米,弯曲系数1.5,河床下切成槽形,明显偏于河谷西侧。西侧平原狭窄,陡坡明显,高达3米左右。东侧平原宽阔,向西倾斜,与河漫滩逐渐过渡,形成一级阶地,无明显陡坎,海拔仅190米。这里排水不良,常受洪水威胁,沿河筑有河堤。该区地势低洼,建筑基础薄弱,地基一般需要打到下伏基岩。 |
转自:http://bbs.popoqu.com/thread-315-1-3.html8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