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旅游游记(2)-参观博物馆,乐山大佛-四川-乐山乐山大佛

[游记]四川旅游游记(2)-参观博物馆,乐山大佛-四川-乐山乐山大佛

2007-07-16    kuailv.com

(二)参观郭老旧居博物馆

5月28日中午我们乘车来到四川乐山的沙湾区,参观郭沫若的旧居。20多年前我去过,当时的沙湾比现在差多了。如今修了宽敞的街道,市容也比较好。绿树环绕的沙湾汽车站修建得十分有气派,一个区级的汽车站修建得如此规模,正是因为郭老文豪的名气,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而付出的辛劳。

在沙湾汽车站下车后,乘坐三轮车就到了郭沫若旧居博物馆。一进门首先就参观郭老的旧居,这里原样保留了郭老小时候生活、学习的房舍,有他和原配夫人、父母亲的卧室;有会客人的厅堂、桌椅;有厨房、水井和各种炊具;特别展出了绥山山馆——郭家私塾,少年郭沫若在此度过了八年的学习生活,为他日后成为一代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旧居出去就是博物馆。这里有郭老86年的生平介绍;有他生前曾经用过的部分文具和读过的书籍;有郭老1937年到上海的留影;还有他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的组织概况简表;有他本人和原配夫人曾经穿戴过的服饰;有他的父母亲和后代的合影、郭家的家谱…… 展出内容比较齐全。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中日友谊馆”,这里记载了郭老为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而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以及日本人民对郭老一生的评价……

在另外一间陈列室里还展出了不少的图片,有郭老先生的母校——乐山市一中的校园风貌;乐山人民为了纪念郭老,在市区新修建了“沫若宾馆”,从图片上是看好漂亮的一幢大楼;就连乐山的街道也有以郭老名字命名的,可见郭沫若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和伟大。作为我国的一代大文豪,全国人民和政府给予他不朽的评价。郭老86年来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特别给我印象深的是郭老旧居的室外景色,十分的悠然自得,优雅宁静,可能是现在加工的结果吧。花园里有鲜艳的花朵,有绿树成荫的林木,假山和水流浑成一片,给人以舒适、典雅的感觉,谁来到这里也想留下美好的回忆。参观伟人的旧居,再加上秀丽的室外景色,真让人流连忘返。时间不留人,我们以依恋的心情告别了郭老的旧居,踏上了回宾馆的道路。

郭老旧居,别了,相信下次去会变得更美好。

(三)美丽的乐山大佛

5月29日早饭后雨下个不停,我们参观乐山大佛的计划暂缓,只好耐着性子在房间看电视。上午10.30点老天总算停止了哭泣,我们立即带上雨伞奔向去乐山大佛的汽车站。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下。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其目的是消减水患,造福民众。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经三代人,四个皇帝,工期整整90年方告功成。其浩大的工程,令今日的游客对古人坚强的毅力深为敬佩。

29日是星期天,我们驱车到达大佛时,正遇到众多的旅游团一同前往,十分拥挤。首先我们参观了凌云寺,其旧名为报恩寺,因大佛又名大佛寺,早于大佛的开凿。凌云寺为蜀中著名寺庙,各殿布局合理,各为一重四合院,四周树木参天,清爽宜人。

出了殿堂,当我们在顶上走拢大佛边时,拍照的人群排着队进行,谁都想在一个最佳的位置拍下大佛的身影,特别是专门为别人拍照的生意人,更是川流不息,他们觅寻没有带相机的游客,有站在凳子上拍照的,有自己用相机摆弄着不同姿态留下纪念的,我们被人推来挤去,等了好久,总算找到一个机会和位置,赶紧拍下大佛美丽的上半身。接着我们开始排长队下栈道,有保安维持着秩序,至少排了近一个小时,才把我们放进去。仅60公分宽的石梯,陡峭绝壁,下面是涛涛的江水。我紧扶着石梯的栏杆一步一步下行,每走到一个拐弯处,就是拍照的最好角度,忙不停手地赶紧拍照,突然我心口疼的老毛病,不早不迟地犯了,我迅速掬出随身携带药品,用雪碧饲料吞下去,还算幸运,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一会我们下到栈道下面后,抬头一看大佛的正面,呀!好壮观的大佛,含底座总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耳长7米,颈长3米,肩宽24米,指长8.3米,头顶发髻1021个,其双脚可围坐百人以上,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大佛依山面水,雍容大度,气势磅礴。它特大的脚指壳上面,二十多年前去时,儿子还站在上面照相,现在作为重点文物保护起来不再让游人攀爬。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建造工艺高超,比例均匀,造型端庄,为了有效地保护大佛,古人还在大佛身上巧妙地设计了富含科学原理的排水系统,保证了大佛历经千年风雨留存至今,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参看了大佛的全景,拍摄了好些精彩画面。遗憾的是离得太近,外面又是滔滔江水,游客们不可能拍下大佛的全身。江面上乘船的游客,他们才能将大佛的全身留在镜头里。

接着我们又从另外一条栈道爬上顶去,继续游览乌尤寺。乌尤寺是蜀中著名寺庙,始建于唐,原名正觉寺。寺内建筑依山取势,高下相间,布局巧妙。山门两侧集杜甫与苏轼的语句而撰成一幅对联:“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

尤为奇特的是,大佛所在的乌尤寺和凌云山山体,本身就是一身硕大无比的天然睡佛。从乐山城东的轮船公司码头望去,只见乌尤山为佛首,眉眼清晰可见;凌云山为佛身,妙处自然分明。其身形神态之酷似,堪称天下一绝。但这尊天然睡佛早已存在了千百年,来这里进香观光的游客不计其数,却从未有人悟出。1985年5月11日广东顺德老农潘鸿忠于无意中拍得一张照片,约半个月洗出照片后,才忽然发现:山形如佛身仰卧,发现过程的戏剧性正合了佛家的“机缘”要义。

看着这古人为后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对此以感激之情,踏上了回程的道路。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乐山因此而有“东方佛都” 的美誉。慈祥、大度、平和、深广的佛门精义成了乐山之魂。

参观眉山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眉山市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分别距成都、乐山市80公里,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建祠以来,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20多处楼、台、亭点缀其间;30多座小桥造型各异,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成为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5月30日我们乘车前往参观。以前2元钱的门票如今涨到45元,不过对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减半。进了大门,有工作人员介绍参观路线,我们带上相机,一路走一路摄影。

正厅有父子三人的座像;里面是四合院,两旁大池名池中荷莲,相传为苏洵所植;东西厢房现辟为三苏生平陈列馆。里面有三苏主要遗迹,珍藏着数十件历代三苏文献版本和文物,以及许多名家、画家的作品。有1963年朱德题词:“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自幼即,奋历有,当世志。父子能成材,这与程夫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我们在蜡像馆里看到程夫人教子的蜡像,她是苏洵的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她本人出生于官宦人家,其父程文应为当朝大理寺丞(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苏轼、苏辙年幼时,由程夫人亲自教授,精心抚育,谆谆教诲。鼓励他们“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司马光称赞程夫人:“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勉夫教子,底于光大。“程夫人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孟母、苏母、岳母)

蜡像馆里还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传说。苏小妹在洞房花烛夜要新郎对联:“双手推开窗前月;”这时苏东坡悄悄地扔了一小石子于水池中,小石子溅水花的声音提醒了焦急的新郎,秦观立即对出了下联:“一石击破水中天。”传说中的苏小妹就是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

陈列室里还有苏轼写的养生之道、养老篇……等众多文稿;人们热爱苏东坡,东坡又善烧制猪肉,故命名为“东坡肉”——即东坡肘子,现已成为流传全国乃至世界的一道名菜。

祠内三苏主要遗迹,还有苏宅古井、木假山堂、洗砚池等,碑亭中有历代遗碑,苏轼手迹刻石是全国收藏最多的地方之一。众多的匾额更是三苏祠独其文化魅力的一绝。

出了庭园,花草丛中有东坡石像,有东坡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石块,我们在此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三苏祠的再次参观,留给我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四川旅游游记(1)--第三次登上峨眉山



查看更多关于乐山的文章

此评论对1人有用。 对你 没用 有用

你的回应 · · · · · ·

你现在是匿名发言,建议 注册 或 登陆 。注册只需半分钟!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7544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