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乐山大佛游记

[游记]乐山大佛游记

2007-07-16    163.com

乐山大佛游记

【景点介绍】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803)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在佛像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约250级阶,自上而下盘旋九曲。行于栈道之上,身临危岩深渊,令人头昏目眩,惊心动魄,自然联想到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诗句。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
栈道顶端有一长廊式亭阁,这是明代袁子让称作“立亭上则三峨凝黛,水自天来,烟波极目,绿野无际”的近河亭。栈道岩壁上尚存有两龛唐代造像,是大佛两侧原有的干百龛造像中保存较完整的,其余则因风雨侵蚀而残缺不全了。
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固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人物丰腴端详,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奇观。
1989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冲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全景照。回家乡后,突然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遂跋《乐山巨佛发现记》,在《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首次发表。8月,《乐山报》发表了《乐山巨佛发现记》全文。9月,四川省文化厅派考察组专程赴乐山考察,给予了肯定。庚续,《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声报》、《中国旅游报》、《今晚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竞相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可谓“巨佛”出世,轰动一时。慕名而来的远近游人,络绎不绝。
“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米。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维妙维肖,最富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龟城山南坡则为其“脚”。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巨佛”山体是距今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砖红色砂岩。战国晚期,秦蜀守李冰“凿离堆”,乌尤山山体有所改变。汉 代,三山均为墓地,建造了成百上千的崖墓。凌云、乌尤之间的麻浩崖墓内,刻有一尊我国最早的摩崖佛像。唐代,乌尤山、凌云山佛教大兴,建有乌尤寺、凌云寺,开凿了乐山大佛。

灵宝塔始建于唐代,宋以后历代均有维修。这些相关的自然、人文历史奇妙地结合,把“巨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初始展现到了人们的眼前。那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观,为名城乐山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巨佛”景观不是随处可见,观赏“巨佛”的最佳点是在乐山古城东迎春门码头一带。在此处往南眺望,或春或夏、或早或晚、或万里晴天、或云雾弥漫,“巨佛”均可一收眼底。那巨大的身影,伴随着三江流水、四季风云,似隐似现,与嘉州山水浑然一体,给来来往往的游人一种江山多娇的美的享受、一种妙趣天成的文化熏陶。

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凌云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时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兵祸,大部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的,此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的面貌。
到载酒亭举目仰视,便可看到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云。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一派千年古刹的气势。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寺门外左侧岩壁上嵌有一碑,上刻岑参《登嘉州凌云寺》全诗。入寺门后数十步左转,是寺内第一重大殿——天王殿。殿前是参天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明清两代重修寺宇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笑容可掏,亲切喜人。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则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后殿供奉着护法神韦驮,像为木雕装金。
穿过天王殿,便是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高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两旁分列十八罗汉,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殿后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大势至四菩萨,是明代的作品。大雄殿左右两侧庑殿,现为乐山大佛辅助陈列室。
最后一重殿宇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现开有文物商店。

1992年,大佛乌尤文管局为纪念乐山大佛始创者海通法师,丰富景区大佛文化内涵,将原有的藏经楼设置成“海师堂”,以供游人瞻仰礼拜。
“海师堂”内正中立有海通禅师手持佛珠的全身塑像,神态端庄、正气浩然。令人敬仰;左右两旁分别为大佛续建者章仇兼琼和韦皋塑像,“海师堂”三方墙面绘有壁画,以隋代嘉州太守赵昱仗剑斩蛟和唐代海通凿崖造佛的背景相陪衬,产生出炯炯夺目的艺术魅力。
在“海师堂”后室,陈列着清代贴金木雕释迦牟尼像和像龛,像龛以楠木为原材料,采用高浮雕、透雕、圆雕等技艺凿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乌尤山原与凌云山连在一起,凌云、乌尤、马鞍三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凌云山峙其右,马鞍山居其左,乌尤山介于其中,古称青衣中峰。相传在远古时候,有青衣神在山上种桑养蚕,人们为感激其教民蚕桑,在山上供奉青衣神。汉代班固以为山下有石室“玉女房”,是青衣神居住的地方。乌尤寺门联:“海穴通潮玉女房”,意谓与洞庭和包山相通。乌尤山又名“离堆”,是两干多年前蜀守李冰的治水业绩之一。据《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山正当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沫水)三江汇流处,沫水自西而来,惊涛拍岸,水脉漂疾。为了分洪减煞水势,通正水道,李冰在凌云山和乌尤山连接处开凿麻浩溢洪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便使乌尤山成为水中孤岛,也就是“离堆”。也有人称为“青衣别岛”,并与普陀山相提并论。“乌尤”二字的由来,一说因山形似乌牛突出水中而被古人称作乌牛山。到宋朝时,诗人黄庭坚觉得不雅,便改名为乌尤山,取意此山竹树茂盛,墨绿尤甚。另一说称山中原有唐时铜铸观音菩萨的化身“面然”,也称“乌尤大士”的佛像,因名“乌尤”。
乌尤山总面积236.7亩,海拔444.24米。它与凌云山相对,相距约500米,由麻浩虹桥把两山相连为一体。诗人有“要与凌云分半座”之说。乌尤山四面环水,好似永远漂不去的绿堆,尤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翡翠,镶嵌在粼粼波光的岷江彩带之上。
登乌尤山,水陆两便。陆路可从凌云山经麻浩东汉崖墓,过虹桥登山;也可直接从乐山乘车抵乌尤山麓,再漫步登山。水路则可在乐山港或凌云山麓的篦子街码头乘船,先在水中观赏大佛、凌云和乌尤的胜景,再抵乌尤山麓,然后拾级而上。
由水路上岸,穿过山门,迎面有一块石碑,上刻“离堆”二字。沿石阶而上,空气非常清新,使人心怡神爽。行至半山,有止息亭。由止息亭向前,过普同塔,登完石阶,便到乌尤寺寺门了。寺门左侧数十步有一牌坊,上书“万松深处”四个大字。由牌坊前向左下行,半山处有化城亭,再往下便是虹桥,也就是同凌云山相通的陆路了。
乌尤山景色幽美,无论是三江春涨,还是烟雨秋波,都极富诗情画意。清人张船山有诗赞美:“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山上除干年名刹乌尤寺外,还有旷怡亭、尔雅台、景云亭、结茅亭、青衣精舍、轮珠台等名胜古迹。1980年,乌尤山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巨形睡佛”被发现,乌尤山被认为是“睡佛”头部。

【游玩时间】

2006年07月22日

【旅游费用】

成都新南门-乐山肖坝 车票 42.00元/人(每20分钟一班车;110分钟左右到达)

乐山大佛 门票 70.00元/人(学生半价;当地居民、军人等免票)

东方佛都 门票 35.00元/人(学生半价;当地居民、军人等免票)

观光游轮 船票 50.00元/人

【最佳时间】

避开元旦、“五一”、“十一”大假、周末以及寒暑假。(否则,将会有很多人排队等待下九曲栈道——从大佛头下到大佛脚,同时也会因为人多而影响与大佛头、在九曲栈道与大佛合影)

【游玩感受】

书刊、电视等对乐山大佛的介绍不计其数,但这最多不过是给人一个“数字上”的感觉,唯有亲临乐山大佛,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世界上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在乐山肖坝车站下车后,可以先去乐山大佛对面的滨江路观巨形睡佛。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特别当这一切再配上山体植被就更唯妙唯肖了,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真不知道1293年前的古人是否也洞察到了这个,才将乐山大佛刻于睡佛的“肩”、“胸”内,从而应对了佛教的“心即是佛”、“心中有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由于取消了渡江轮船,所以只能乘车前往对岸——也可以乘观光轮船在江上观赏乐山大佛。进入北大门后,沿着石阶慢慢爬上凌云山,沿途可以发觉山石风化很严重,在山石上一摸,满手都是细沙,从而也就不难想象很多佛像只剩下轮廓的原因了。来到山顶,发现早已有几百人排起长队等待下九曲栈道。由于对大部分都是旅游团,一般下午都要赶往峨眉山,所以,不必着急,可先看看其他景点。在山顶,眺望过去,可以发现乐山大佛位于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合之处,整个乐山城就在对岸——听人说,要是乐山大佛洗脚的话,整个乐山城也就没了。由于此时基本与大佛头部平行,所以可以近距离观赏大佛头部——眼、耳、鼻、嘴、眉、发髻都是那么逼真、细致,往下望去,可以看出乐山大佛是由一座山雕刻而成,这一切给人的震撼岂是一堆数字可以说明的?随着陡峭的九曲栈道慢慢下行,可以看到在石壁上有无数的小佛刻于其间,只可惜经过上千年的风吹,已经只剩下一些隐约可辨的轮廓。来到大佛脚底,抬头望去,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技艺和毅力!

让我佩服的是,在千年之前,雕刻这座世界之最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的建造者们,除了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技艺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其实,每个人真正的需要战胜的是自己,“山高人为峰”!——什么是神,神以前也是人,不过他做到了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成了神。

“历经磨难方得志,壮志凌云鬼难愁”!

转自:http://henryshieh.blog.163.com/blog/static/247575200672473456578/3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