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四川乐山大佛介绍 |
[游记]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四川乐山大佛介绍 |
2007-10-30 likefar.com |
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下江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山上繁花似锦、茂林修竹、朱楼画檐、丹崖峭壁。有世界最大摩崖石刻弥勒坐像——乐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观——“巨型睡佛”、青衣别岛——乌尤寺、东汉麻浩崖墓、佛教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古战场遗址——三龟九顶城、水上游江观佛诸壮景。此外,尚有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和景点,历代名士墨迹众多,佛教文化底蕴深厚。 景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恰似天然画卷,美不胜收。或拾阶登临,或游江观瞻,荡漾于青山绿水间、浸润于诗情画意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景点信息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东郊 旅游小贴士 省钱妙招 乐山大佛地图 乐山大佛交通地图 乐山大佛游览示意图 景点相关资料 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是东山最著名的景观。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大佛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人们观赏这尊世界第一大佛,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 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 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后来被毁。 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称的大佛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 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中国政府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它那端庄清秀的真容才重见天日,以后大佛又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内外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这座屹立了 1200多年的世界大佛的进一步维修保护工作,正在有步骤地展开。 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使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凌云山 凌云山周围还有东坡楼、竞秀亭等亭台楼阁。东坡楼也叫东坡读书楼。山上还有很多汉崖墓,有的悬崖深达十多米,周围有精细的雕塑,里面还有陶佣之类的陪葬品,这是四川特有的古迹。 麻浩岩墓 麻浩崖墓是乐山崖墓群中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在长约200米、宽约25米的范围内有崖墓544座,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 墓内石刻图像丰富,墓门刻有飞檐、瓦当、斗拱。墓门楣上左右各刻一羊,同列的还有浮雕人像3个,左墓门飞檐上刻一虎、豹形动物。享堂三方都刻有檐、瓦当,瓦当数十,花纹雕刻精细,式样不同。享堂壁上凿浮雕图像有车辇图、牧马图、宴乐图、荆打刺秦王图等。墓道口外门枋上,刻浮雕佛像一尊,高 37厘米,结跏跌坐,头为高向髻,有背顶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放膝上执一襟带状物,身躯突出,是我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崖墓图像雕刻精美,出土文物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该汉代墓群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4元 乌尤山 “乌尤”二字的由来,一说因山形似乌牛突出水中而被古人称作乌牛山,到宋朝时,诗人黄庭坚觉得“乌牛”二字不雅,遂改名为乌尤山,取意此山竹树茂盛,墨绿犹甚。另一说称山中存有唐代铜铸观音菩萨的化身“面然”,也称“乌尤大士”,因名“乌尤”。此说多被佛界人士采信。 乌尤山景色优美,无论是三江春涨,还是烟雨秋波,皆清秀俊美,四时滴翠,极富诗情画意。清人张船山有诗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廊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山上除千年名刹乌尤寺外,还有旷怡亭、尔雅台、景云亭、结茅亭等名胜古迹。1980年乌尤山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巨型睡佛”被发现,乌尤山恰好是睡佛的头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乐山大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尤寺门票:8元/人 巨形卧佛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贴士:观赏“巨佛”的最佳位置是在乐山城东乐山港码头一带,在此处望南眺望,但见碧水云天之处,巨大的佛体横空出世,安详自如平卧江面,雄姿健影妙趣天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景点图片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佛手近景 乐山大佛——脚趾 在岷江上远眺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睡佛 远眺乐山市 乐山大佛——乌尤山 乐山大佛——麻浩岩墓 乐山大佛——凌云山 该文标签为:四川 乐山 乐山大佛 |
转自:http://www.likefar.com/thread-3035.html11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