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乐山大佛游记

[游记]乐山大佛游记

2007-10-30    sina.com.cn

题记 峨嵋山——乐山大佛1982年2月24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个很值得游览的地方。

(一)引子

如果你去了成都,朋友可能会问:“你看过乐山大佛吗?”

前些年因为参加一个由德国爱伯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西部地区战略发展学术研讨会”,有机会拜谒了乐山大佛。

导游小姐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接我们。她很活跃,她说她愿意给广东人当导游,不愿意给山东人当导游。我们问其故,她说:“这还用问呀?谁不知道我们四川是‘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尺高’呀,我若在广东人中间是高个子,在你们山东人中间是矮个子呀。”此言一出,引出满车笑声。

导游小姐话语一转:“不过,我们四川姑娘好哇,勤劳、善良、热情,往往让你见一面就忘不掉,在一起相处几天就不想离开,离开时就难舍难分。有位画家到我们这儿来采风,看中了一位姑娘,他给她画了一张像,在上面题了四句诗表示爱慕之情:‘爱你爱你我爱你,找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上,日日夜夜陪伴你。’岂知那姑娘不爱那画家。画家爱浓生怨,又写了四句诗:‘恨你恨你我恨你,找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画板上,千刀万剐刮死你。’”这时,有人冒出一句:“四川姑娘好好狠心哟。”在场的人不由得哈哈大笑。

(二)乐山大佛——世界第一大佛

乐山市地处四川西南部,距成都162公里。乐山大佛坐落在凌云山栖鸾峰临江丹岩峭壁上,他三面环山,背倚凌云,面向峨眉,脚踏三江(大佛前面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1021个,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他的耳长7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肩宽28米,手中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长11米,一只脚背可横放5辆解放牌汽车,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几与山齐,诗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一点也不夸张。

乐山大佛真是大得惊人。它比世界第二大佛——阿富汗巴米羊的53米大佛,还要高出18米,是世界第一大佛。

站在大佛肩部的水平位置,俯视大佛脚下的游人,似乎一个个变成了小矮人,难怪大佛的耳窝中还能容下两个大人。先人们是如何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依山傍水修建如此庞大而又栩栩如生的佛像?真让人不可思议。

(三)乐山大佛的建造缘由及过程

发起修造大佛的是海通法师。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修建大佛,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便到江淮一带化缘,向老百姓反复讲述造佛功德的种种好处。历经几年艰辛,终于筹集了一大笔“佛财”。

在海通法师的主持下,大佛修造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动工。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

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于是,人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不数载而圣容俨然……如现大身。”这时至少大佛头部、胸部已雕成。可惜“全身未毕,禅师去世”。海通死后,由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持俸钱二十万,以济其费。开元中,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建”。至公元803年全部完工。一座“如从天降,如从地涌”的巍巍大佛,就突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了。

大佛建造前后共计90年时间,实际动工40年时间,“其费亿万金”,工程之浩大可谓空前绝后。

(四)目睹大佛圣容,感受佛之尊严

沿着大佛右侧岩壁上人工凿成的九曲栈道,从山顶往下行,最先看到的是大佛头部、胸部,进而全身。俯视、仰望乐山大佛,他给人以慈祥中有威严、凝思中含智慧的感觉。但见他耳长埵轮,眉如初月,二目微睁,鼻直口阔,双手抚膝,足踏莲花,伟岸之躯端坐于金刚坐上。大佛形象除了按照佛典规定以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具有了许多“中国化”、“南方化”的特色。从大佛的头部造型看,有着以中国南方人为摹本来建造的明显痕迹。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坐游轮在岷江上抬头仰望高耸的大佛、泰然的大佛,其气势宏伟壮观,令人感慨万千。精湛的雕刻工艺、完美的造型、背山面水的巧妙选址,真乃世界佛教建筑艺术之瑰宝,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游人如织,人们抢着与大佛合影,大佛的胜景令人留连忘返。导游说:“游人摸到大佛的耳朵能得福,摸到大佛的鼻子能发财,摸到大佛的天灵(头顶)能升官。”我这个人生性愚笨,对升官之类没有兴趣,只摸了大佛的耳朵和鼻子,祈求佛主保佑衣食无忧,生活幸福吧!下面的两张照片就是当时拍摄的。

(五)大佛引发的思考

悠悠千载,面对这举世无双的弥勒大佛,我又一次在心中追问自己:到乐山看大佛,大佛告诉了你什么?大佛本身象征着什么?

今天我观乐山大佛,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历史上看,大佛是宗教的产物,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产物。修建乐山大佛时,正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时期,没有当时蓬勃发展的佛教文化的大背景,如此巨大的大佛摹崖造像是难以修建成功的。

大佛作为一件中唐时期的宗教雕刻艺术,距今1000多年,这种时间距离赋予我们以历史审美价值。虽然海通法师当初修造大佛的主旨是弘扬佛法,显其无边法力,但佛像修成后,大佛就从佛教的小圈子走向了大文化圈,开始与文学艺术、与景观及旅游相融合,不断进行文化的积淀与整合。人文与景观的水乳交融,使大佛为山河壮色,山河为大佛增雄。以至后来,大佛甚至成为乐山的代名词,这是文化传播使然。

每年都有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可有谁仅仅是为了来看一眼乐山大佛的形体容貌呢?来到乐山,他怎能不接受“大佛文化”的熏陶?怎能不感受乐山传统文化的魅力?怎能不感受外来佛教文化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化、改造、融合,进而变成自己的文化中的一部分,这种民族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呢?

天南海北的游客千里迢迢来到乐山,是淡于宗教,浓于文化的。

(六)结束语

游完了乐山的主要景点已近黄昏。夕阳映衬下的大佛更显安详,仿佛在品味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伴着平缓悠扬的诵经晚唱,我在心中默默的祈祷:愿大佛永远降福人间,愿大佛保佑我们国泰民安,愿祖国的繁荣昌盛令大佛永展笑颜。

附:乐山巨型睡佛

据新华社1990年报道,在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一尊全身长达4000余米,有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这尊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犹如天造地设,毫无人工刀迹斧痕。现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下面的照片,我身后就是“巨型睡佛”,不知你能否看出来?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a240e101000d8z4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