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0月23日蜀中游之乐山大佛游记 |
[游记]10月23日蜀中游之乐山大佛游记 |
2007-11-27 live.com |
October 31 1023 本计划上峨嵋,但阴差阳错的转道乐山。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故事:乐山脚下是三江汇聚之处,总有山洪暴发,毁坏田地,倾覆舟船。唐朝的时候,乐山出家僧人海通,立志建佛镇妖,便四处筹集资金。数年后,当大佛开凿之日,当地官员前来勒索钱财,海通和尚宁失双目不失佛财,感动了当地人民,吓走了官吏。经过几代90年的努力,大佛终于建成。 进门处的影壁有大“佛”,苏轼题。朋友问,大佛和苏轼,到底谁借了谁的名气?我看,还是苏轼占了些便宜,既然如此,我也去占占! 拾级而上,山壁处处是题字,落款或是**居士,或是**官员,年代也早晚不一,唏嘘嗟呀。只记得这个同治年间的“回头是岸”,应该是个这 样的故事:游僧参拜完大佛下山,猛然回头,发现原来向佛心早已留在乐山上,于是毅然在乐山寺庙中作了常驻僧人,每日伴佛左右。“回头 是岸”是提醒那些即将离佛远去的人,及早醒悟。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通高71m,是世界第一大佛,据说过去可以攀爬大佛,三个人站在它的小指指甲上都没有问题。现在不能尝试了,只能把自己置身其中,衬出壮观。 大佛的两侧分别是凌云栈道和九曲栈道,一层下另一层上,寓意不走回头路。下去时碰到居士团,身着僧袍,口念经文,一位登高望住的老和 尚按顺序将每人的头发剪去一缕,整个法事历时半个小时,虔诚无比,引游客纷纷围观,更有甚者随之朝拜。抬头望,乐山大佛屹立于此,一 千多年了,它阅尽多少人间百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似海通般心旌不摇,似佛祖般肃穆慈祥。 附1: 10:38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5 | Send a message | View trackbacks 0 | Blog it Comments
|
转自:http://chenjiezazaza.spaces.live.com/blog/cns!14df7d1c5c1e14b0!666.entry5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