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乐山大佛(七月) |
[游记]乐山大佛(七月) |
2008-06-27 sina.com.cn |
介绍: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下,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大佛依山面水,雍容大度,气势磅礴,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十人,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佛像建造工艺高超,比例均匀,造型端庄。为了有效地而保护大佛,古人还在大佛身上巧妙地设立了富含科学原理的排水系统,保证了大佛历经千年风雨留存至今。乐山大佛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尤为奇特的是,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资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游记: 我们一行四个人,除了我和菠萝外,还有他的姐姐和弟弟。我们通过菠萝的姑姑的关系,省下了昂贵的门票前,免费的进入了景区。由于是靠关系,我们当然还是走了后门,只是在景区的正门处合了张影。 进入了景区,在菠萝弟弟的带领下,我们向着大佛走去。在爬大佛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外国人,看样子可能是印度的吧,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我们问路,我也只能用那蹩脚的英语给她指路(其实我也不知道路)。还是菠萝的姐姐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把那个老外给摆平了。 一路上没有地图,我完全是昏的。反正进去不久就开始爬大佛,仅仅70米高的地方一上一下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接踵磨肩,像一个千层汉堡在慢慢的蠕动。走在攀登的阶梯上,右手边就是汹涌的岷江,面前就是雄伟的大佛。快爬到大佛的耳朵处,发现人已经走不动了,很多人火速占据有利地形,纷纷的和大佛合影,当然我也不例外,一会抢这一块地盘,一会抢那一快,活象共产党员打游击。当然照出的效果也很不错。 这里不得不说说那雄伟的大佛。其实前一天在船上看那大佛还没有那么震撼的感觉,今天和他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我们的先辈是多么的伟大。一尊硕大的佛像,竟然雕刻的这么栩栩如生。惺忪的睡眼,正襟危坐的坐姿,耷拉的耳垂,还有那地方包围中央的秃顶,把一个大佛刻画的栩栩如生。尽管他不帅,尽管他不阳光,像麦迪那样给我们一种睡不醒的感觉,但的的确确地刻画出了一个大佛应有的神态,真不愧为天工开物啊!一个如此巨大的佛像能够刻画成这样,真是对我们的先辈们佩服不已,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 欣赏完大佛,我们便继续前进,在下山的途中,我不免欣赏这波涛汹涌的岷江。突然,我对三江的交汇处的那个小岛颇感兴趣。我想,以后生活在这个岛上,有自己的汽艇,有自己的汽车,天天这样,多拉风啊!可惜,也只能想想,毕竟,住在这个岛上还是比较危险的。 在大佛脚下,我们拜了拜大佛,祈求他能保佑我考研成功和能找到一个漂亮而又懂事的女朋友,便登上凌云栈道,再次上山去了。 到了山上,我也基本上迷了路,只是跟着他们这看看,那看看,只要是景点,就走进去瞅瞅。鬼都不知道我进去的是什么地方。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宝塔——灵宝塔。这个塔可是象征着睡佛的阳刚之气。可惜里面没有开,是封闭的,只好饶着塔周围看了看,坐在塔脚下聊了会天,就继续前进。然后,我们好象到了东坡楼,是纪念宋朝第一大才子苏东坡的地方,里面一个东坡像,他标志型的坐在那里。园子设计挺匀称的,显示着一种对称之美。再次,我们好象就到了佛国天堂,其实这里也就是一个个宝殿,里面供奉着各式各样的佛祖而已。我一向不信佛,所以随便看了看便走了,只是在我最钟爱的弥勒佛面前虔诚的拜了三拜,保佑我天天像他那样,笑口常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ee6e101000bv7.html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