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凌云山游记 |
[游记]凌云山游记 |
2007-07-21 oklink.net |
凌云山游记 ——妞妞 古人云:“天下山水之观曰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当我来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合处的文化古城乐山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游天下闻名的凌云山。 十二月十二日的早晨,我愉快地踏上了从乐山港开往大佛寺的汽轮。汽轮离开码头,横渡岷江。我站在船头凭栏眺望:晨雾给大地批上了一层轻纱,凌云山笼罩在这朦胧的迷雾之中,更添神秘色彩。 越是神秘,就越使人神往。离开汽轮,我直奔凌云而去。 凌云山位于三江之口,岷江东岸,和乐山市隔江相望。当我蹬上集凤峰进入凌云禅院,雾已渐渐飘散。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她的光辉撒向大地:她在树叶上闪耀,林间也有她那斑斑点点的细碎日影。我沿着绿树浓荫的山道向上攀登,当我踏过最后一个阶梯,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地。这上面各种服务部应有尽有,几行大树参天而立,通往天王殿的道路两边,矗立着四个巨石碑文。进入天王殿,四大天王分立两旁,他们怒目圆睁,疾恶如仇。出了天王殿,十八罗汉排成两行,中间供着几尊神像。转过去是正殿,观音菩萨端座正中,两边各有一尊神像。这些神像各具姿态,神情逼真,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穿过正殿,我来到了栖鸾峰,世界第一石刻弥勒佛坐像就坐落在这里。从峰顶通往大佛脚底的曲折山道上,游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都想去看看雄伟壮观的大佛。我随人流来到了大佛脚下,仰首一望:“啊,好险!”九道拐的石阶小道全都悬在峭崖上,这么险峻陡峭的道路,不知当初是怎样一锤一錾地开辟的。大佛座东向西,背负九顶,脚踏三江,依山而坐,雄伟高峻,真不愧为世界第一大坐佛。他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脚指长八点三米,脚背可坐一百余人。这样高大雄伟,体态庄严,比例匀称的石刻像,在当时科学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精确的计算;在九十年的建造过程中,不知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血汗,也不知经过了几代人的合作努力。而这样的合作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整个大佛如出一人之手,真可谓巧夺天工。大佛建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至今依然栩栩如生,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万古流芳,闻名中外的大佛,您无与伦比的精湛工艺,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您镇三江,造民福,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您雄伟高峻,气势磅礴,高度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离开大佛,我到了“绿影一堆漂不去,松涛竹韵水中央”的乌尤山。乌尤山与凌云山本是一脉,公元二百五十年蜀守李冰为避沫水之患,中开水道,乌尤便卓立江中,独成一峰。乌尤山满山松竹苍翠欲滴,亭台楼阁宛如绿海中的孤岛,使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碧水丹山留不得,风帆回首别乌尤” 。我怀着无限的眷恋登上了乌尤到乐山的汽轮。夕阳、江水、峰影交相辉映,水天一色,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夕照图,图的背景是峰峦叠秀的凌云山和林深竹翠的乌尤山。这多娇的山峰,秀美的江水,不正是祖国山水长廊的一幅吗?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为祖国的锦绣河山而血溅沙场!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多娇的江山呕心沥血!今天,还有多少人在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不息!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更懂得怎样让努力学习,为祖国秀丽多姿的山水长廊增辉添艳。 |
转自:http://www.oklink.net/online/tougao/98554/185971.htm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