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游记 |
[游记]峨眉山游记 |
2007-07-16 cersp.com |
6 峨眉山游记 峨眉山,你实在是逼人太甚了。 ——题记 还在我是小孩的时候,峨眉山就矗立在我的心中。我知道它在四川,还知道那里是僧家道士、政人墨客云集的地方。 后来,我读了《毛泽东选集》,书上说,抗战的时候,“蒋介石躲在峨眉山”,等到抗战的果实成熟了,他就下山来采果实——这当然是形象的说法。这峨眉山,地处四川省,在抗战的时候,四川是大后方,峨眉山也就成了大后方的代名词了。 再后来,看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看到它巍峨高大得比逼人喘不过气来,就产生了有朝一日一览这么逼人的气势来。只是我生在中国东南海角,而峨眉山在中国西部,两地距离遥远,自己虽然很有前往的念头,然而到底囊中羞涩,所以这种愿望,就成了奢望。 这些有可能到峨眉山,心里自是高兴。 峨眉山在成都西南大约一百六十公里的地方。 之所以叫峨眉山,据说是因为其山“如螓首娥眉,细而长,美而绝”而得名。它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的地理人文都有其特色。其中的古代建筑,都是依山而建的。据说早在公元二世纪,山上已经有道教,然时至今日,属于道教方面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遍布于山中的建筑,都是佛教的杰作。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其建筑自然是闻名了。山中的报国寺、万年寺、清音阁、伏虎寺、供椿坪等,早就闻名遐迩。 以万年寺和清音阁比较,两处所在的山势各不相同,二建筑也各异。清音阁所处山势高峻,其建筑大有贴山而建之势,阁下砌石顶柱,阁中石阶甚陡,中有山涧经过,便依山涧而修桥;阁中为主殿,则紧贴山脊,甚是巍峨。万年寺所处地势较为平缓,其中建筑,为一进续着一进,从容不迫。其中还有花园、碑林之属,给人以舒缓的美感。在万年寺有一殿堂,其建筑特色可谓绝无仅有,都是如印度式的古建筑,殿堂无一木一梁,屋顶形如圆盖。殿中有一尊高达六米的如来佛祖骑着大象的铜像。大象被漆成白色,如来佛祖就坐在莲花之上,而莲花则置于大象之背,闪闪发出金色的光芒。看文字所记,该大象重达十二吨之多。如来佛祖安详平静,栩栩如生,可谓古代艺术之精品。 令人遗憾的,是我等只到海拔一千零二十米处,即逐渐下山。而峨眉山却是一座海拔高达三千零九十九米的大山。如此看来,我们到达的高度充其量也只是着座山的三分之一弱而已。听说要到达最高峰金顶,还要走四十多公里,来回就是九十公里了。时间有限,体力不支。高山仰止,许多人只好望而却步。后来才听说有客车可以直达峨眉山最高峰金顶,单程五十多公里,所以也不是一天所能顶事的。是故,山上的许多建筑,我们都无法问津。 峨眉山秀。这里处处山清水秀,由于山高,山上山中山下气候各不相同。山下生长着茂密的亚热带雨林,至于其他植被,则多得数不来,也叫不出名;山腰生长着热带森林,山上则生长着亚寒带高寒植物。远远望去,云雾之中,从青色到绿色,到黛色,层次分明。身处山中,有一种倚靠浓妆女子怀抱中的感觉。 峨眉山雄。峨眉山下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而峨眉山则是平地突兀,高高耸入云天。汽车沿着紧傍着山间流水的公路行驶,那直立的褐色石头或青色山崖,直向你逼来。身处两山之间,峨眉山如高首昂视之巨人,无时不在向你显示山之伟大,人之渺小。是的,峨眉山实在是太高傲了,高傲得使你仿佛在受着威压,逼得你偷不过气来,真想伸出拳头向峨眉山表示抗议。 峨眉山活。沿高山下泻的流水自不用说,那山里的精灵的猴子活泼可爱,与人极其友善。沿着峨眉山一线天行进,拾级而上,左边是山涧,右边是森林,但见猴群守路,山道旁、树林中、大石上,全是猴子。这里的猴子一点也不怕人,闪闪发亮的眼睛直瞪着游客,每有人递给它花生水果什么的,它就迅速地从人的手中抓了过去。这急噪的谗相,逗锝游人直乐。而有的猴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倒吊着身子挂在树上,眼睛滴溜溜地看人,时而伸出手臂,抓游人的东西吃。听人说,有的人为了逗猴子取乐,紧握食物不放,惹怒了猴子,忽地一声,猴子便把人的挂包抢走,挂在树上,令恶作剧的人无计可施。还听人说,公猴喜欢女孩子,尤其喜欢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见之总兴奋不已。所以到猴山的女孩子不宜穿红色服装,不知情穿了,就得十分注意防备它们的袭击。 峨眉山有了猴子,更显得充满生命力。 峨眉山水美。确实,峨眉山的水,美到你难以言及。车一进山,映入你眼帘的,是直垂下来的瀑布。洁白的水花,确是白得出格,要不是它飞泻动荡,真让你以为是仙女垂手于山间的白练。而置身于山间的清音阁,听淙淙而下的流水声,既清亮而又宏大。究其因,当是水流量大,加上山陡,使得下泻有力;更兼山两旁石崖高峻,形成强烈的回声,方使得水声如此美妙。人在清音阁闭目聆听,便会浮想联翩,获得心领神会又不可言传的启示。 峨眉山的水,清澈透明,绝无半点浑浊。人站在水边,俯视水面,水波粼粼,清澈见底,即便是在水深十余米处,也一样可以看到水底的石头细沙。所以站在水边,你必定流连忘返,禁不住把手伸进水里。这时,你先是感受到透心的冰凉,继而是感受到彻骨的冰冷,再之是感受到那心中不可名状的酸楚和怅然若失。 当你为这奇怪的感受而莫名时,你又会幡然醒悟,对了,是身边少了一个人,一个可以和你推心置腹的异性伴侣。这样,身体的寒流与心中的寒流汇合,便产生无限的怅恨,恨情感的被剥夺,恨相见以晚,恨不相逢未嫁时,恨……我曾见过郭沫若的书,知道他当年也曾游历峨眉山,也曾为清音阁的流水而激动不已,只不知道他是为何而动情? 唉! |
转自:http://blog.cersp.com/userlog18/45968/archives/2006/150685.shtml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