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游记(页1)

[游记]峨眉山游记(页1)

2007-07-16    

峨眉山游记

(1) 要出发了

家里来客,是儿子女朋友的父母。上峨眉山观光,也是准亲家来访目的之一,丈夫工作脱不开身,由我和孩子们陪伴游览。

我们计划“一日游”。路线从峨眉市区乘公交车出发,在峨眉山脚报国寺换乘观光车到雷洞坪下车,步行经过猴区到接引殿,乘空中索道上金顶,从金顶乘高山单轨列车到3099米最高处——万佛顶。完毕,沿路返回。

头一天开始准备。每人必穿旅游鞋,各带一件毛衣,到超市里买的水果、午餐肉、面包和饼干,煮几个热乎乎的自家泡的盐蛋,灌几瓶晾冷的峨眉稀有的“老鹰茶”,装了两个背包。

晚上的一场雨,好大好大,又是打雷又是刮风,到早上六钟,雨还在不停地下。这个该死的天气预报,明明说的阴转晴,糟糕,去不成了。我们一大早起床准备出发,被雨挡在家里,有点扫兴了。

我咋忘了,峨眉山的气候特点,不就是晚上下雨白天晴吗?有农谚说“早雨暗(暗:指晚一会儿的意思)晴,暗雨一天淋”。可不,这会儿真的没有雨了,今天该不会是大晴天?我拿不准,准亲家远道而来,观光要选好天气,不行,我要问问有经验的人,帮我观观天气。

我欣然下楼,见人就请教,几个过路的本地人说:今天还要下雨,晴不了。一个老伯仰首向天,东看西望了好一阵,很有把握的说,今天不会再下雨,峨眉山上是晴日。

话是这么说,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又一口气跑到六楼的房顶上,再一次观天,见厚厚的云层在晨风的吹拂下,慢慢散开,天色明亮起来,好哇!今天一定有太阳,我高兴的转身下楼,进屋大声地说:天气没有问题,准备出发!

孩子们背行囊,我们兴高采烈出家门,在有名的清蒸小馆用早餐,牛肉汤锅大米饭,每人花3元钱,饱餐一顿,物美价廉。

(2) 初入山门

我们坐在市区开往去报国寺的公交车上,平视窗外金光灿灿的太阳光,蓝天白云下,绿色的田野,层层的村落,一直伸向清晰黛蓝的矗立天际的峨眉山,我的心里泛起柔软的涟漪,久违的峨眉山呵!你看见吗?我们放飞的心情随轰鸣的马达声,朝你走来,赴进你博大的胸怀。

到了报国寺“峨眉山客运中心”,售票窗口前没游人排队,立即买到去雷洞坪的车票。五一黄金周屈指可数,这几天的游人,可能是大假前的暂时“清淡”。记得四年前的五一节,我陪客人游山,人山人海的拥挤场面,这里的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感受最深是在接引殿等候缆车到金顶,整整排了三个小时的队。这次,把游山的时间选在五一前夕,可避开人流,方便出游。

9点发班,我们上车不到两分钟,观光车徐徐驶离车站,从报国寺前面人工修建的小瀑布绕过,进山路口处,一条巨幅横标“峨眉山欢迎您”,在阳光下鲜亮醒目,约1公里长的路,两边盛开着骄艳的蔷薇花,有深红的、粉色的,含着晶莹的露珠儿,朝我们深情的点点头、微微笑。

司机是个小伙儿,车开得非常平稳,也很健谈,他笑呵呵地告诉我们:如今进山的路修好了,每一条线,都是平坦的水泥路,为了保证游客的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峨眉山旅游管理公司早有规定,观光车限速行驶,我保证大家乘车愉快、舒适。我不由想起四年前的那次游山,也是走这条线,从来不晕车的我,破天荒的吐得翻肠倒肚,看来,我早有准备的晕车药,可能是用不上了。

我对峨眉山了解堪少,知道的东西肤浅,仅凭自己对峨眉山的一叶一枝,一粒土一滴水的理解,热情为准亲家讲述,我们一起观赏窗外的景色。一过黄湾乡,两山对峙,峡谷深溪,岩石直立高数丈的,是有名的龙门洞自然科学保护景点;两河口一段,溪流如织,瀑布挂在松柏葱绿的山崖上,像仙女的飘带一样;秀丽的山水,环抱着净水中学、龙洞小学;密密的林木,簇拥得只能闪现农家星星点点的青瓦屋顶。目不暇接的绿色,一个“秀”字了得,透过车窗玻璃,从我们眼前一路跃过。

经一个小时行驶,到零公里,该买进山票。我和两孩子有本地的身份证,能享受优惠,一个朋友为客人送来2张优惠单,可减免进山票价的一半。购买山门票,意味着真正进入峨眉山的大门。

(3) 盘山一路话杜鹃

观光车盘山而上,海拔慢慢高起来,进入了2000米以上的高寒区,刚才那些高高低低的山岭,像玉带一样飘逸的绿水,统统的落在了车后,见不到村落农舍,感觉人类活动的踪迹减少。车越往前开,感觉天上的云渐渐的吞没车轮下的山,窗外林深、树密、境幽,我们的视野更开阔。

最亮眼的是遍野盛开的杜鹃。多漂亮的花!车上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啧”惊喜的赞美声。我知道,这里的杜鹃花,不是低山区和人们一般所见的映山红,而是峨眉山特有的。有古人赞此花:“众葩共房,叶附花外,根不可徙,见伟兹世……”,根不可徙,指这种高山杜鹃,不能移到坝上种植,是一种娇洁的花树。

这些杜鹃树,有的高2丈余,每年4、5、6月开花,秋季逐渐凋谢,但枝叶常绿,经冬不凋,仍是一身挂绿。这个季节,正是高山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司机理解我们观花的心情,减速行速,让我们能清晰目睹满山的花。路旁悬崖边,只见有一棵开着大盘大盘的玖瑰色的杜鹃花,爬上高大的松杉树梢上,艳丽的花就像开在天上一样,美极了,透过车窗玻璃,我分不清是花的色,还是云的彩了。坐在车上,杜鹃花离我远了又近,近了又远,紫的、红的、白的、淡紫、淡红色的,七彩缤纷的,不断在我的眼前闪现,遗憾的是,司机不能把车停下来,只能在车上观。此时此刻,我的心呵,荡漾起花的海!如果能自己驾车,该有多好哇,我一定将车停下来,把这些争奇斗艳的杜鹃花欣赏够,把它们的风姿拉进我的照相机镜头。哎!这是不可能的,为了保障旅游通道畅通无阻,保证游人安全,旅游观光之路,早就不允许自驾车上山了,除非有特别的通行证。

司机加大油门,车加速行驶,我依依不舍望着窗外,许久,许久,满山的杜鹃花在脑海闪现,直到身边的儿子对我说:妈,雷洞坪到了,我才清醒的揉揉眼,应该下车了。 

(4) 山道弯弯观灵猴

刚下车,扑面而来的山风,清爽的带着几分寒意,这里海拔高度2430米,昨晚峨眉山电视台播出的天气预报,得知这里今日气温3至10度,我们赶快加上毛衣。

只见一排佩戴彩色飘带的礼仪小姐,热情的微笑着向游人们散发传单,我这才知道,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为了计划游览观光,我在售票处询问,最后一趟车从这里返回市区的时间是下午5点,现在是11点正,我们出发再返回这里,不能超过5个半小时。简单的休整,喝水、上厕所,我们出发去接引殿。

从这里到接引殿3华里。石梯筑成的弯弯山道,宽约为2米,我们沿阶而上。上行的游人较少,偶有导游带领的10来人的旅游小队以外,多数是像我们这样相约同行的散客,下行的游人多,大凡是晚宿金顶,早观日出后,下山的游人。

路的左边岩石奇险,设有褐色的水泥栏杆,栏杆印有花纹,咋眼一看,类似天然的树木,我将手放在上面,感觉和上过油漆的楼梯扶手一样的光滑。当我身依栏杆俯视其下,壁直如削,环若重城一般,一会儿,云驰雾卷,万丈深渊不见底。这使我想起,八十年代初年,听老人们说起过,这下面有七十二洞,常闻丰隆之声飞鸣其下,我翻阅过《峨眉山志》,有“常闻殷雷发自洞中”的记载。“雷洞坪”很早有庙,祀风雨雷电之神,是不是带有迷信的色彩呢,庙早已圯毁。由此可见,这里地形险要,专与“雷公”打交道,雷洞坪因此得名,沿用至今。崖下有七十二洞,崖边是密密的树林,道边灌木遍地,箭竹从生,青藤盘绕,林中满山的野果……天然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植被,正是短尾猴——峨眉山灵猴,繁延生息的天然乐园。

前面是密密麻麻的游人,把山道围得水泄不通,听热闹的喧哗声,吆喝声、吁嘘声、尖叫声,赶浪儿一般的向我们袭来。猴区到了,猴区到了哇!孩子们高兴的喊起来。

我兴奋地挤进人群里,啊!这些灵猴,我数不清有多少只。大大小小的,大者坐在地上有一米多高,一般的约七八十公分长,最小的可能只有三十厘米。它们神态各异,母猴儿端庄地坐在地上或者悬崖边的护栏柱上,用一双警觉的眼睛,时尔看着它的孩子们,时尔注视着人群;那些活泼得上窜下跃的猴儿,有的翻出护栏到树藤上打秋千,把林中的枝叶摇得晃来荡去的,有的顽皮的从铁丝网上翻过,到山道的人群中间讨吃的。

特别逗人喜爱的是,满身黄色茸毛的小猴,那双水灵的小眼,看人的时候不停地眨巴,好幼稚的。它们一会儿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一会儿在妈妈身上撒野地用小嘴咬毛;有时睡在妈妈的面前,园鼓鼓像个皮球,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有时用那小小的爪子搭在妈妈背上或者抓住腹部;还有几只在护栏网上打秋秋,顽皮地发出吱吱吱地嬉闹声音,可爱极了。悬崖边上的防护栏柱上,坐着一只大猴,它怀里搂着小小猴,背弓着,亲妮的用“手”在小小猴的头上拨来扰去。有人说在抓痒,有的说是梳头,还有人说大猴在调教不听话的小小猴,我说它们是“娘儿俩”,亲热说着悄悄话儿,多像妈妈在告诉心爱的宝宝,从小养成好习惯,待游人要礼貌!

我先后三次登金顶,前两次都没有见到猴的踪影,后来我才听人说,猴最活跃的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今天,我非常欣喜,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么多的灵猴。这里有专门出售猴食的小摊,游人们争相在摊前购买,把花生、瓜子、饼干、糖果糕点、矿泉水等,抛向猴群,猴儿们津津有味的山吃海喝,只见一对年青的夫妻,把果冻递到猴子“手”里,嘴里还念念有词:乖乖,别急,别急,慢慢吃,那猴儿用手麻利撕开果冻盖,把头往后一仰一仰的,像人一口口喝水伸脖子那样,一个接一个的吞下果冻,随手把空盒抛出好远,样子有趣极了。我由衷感慨,它们与人相近相亲,相戏索食,人与动物呵,多么和谐!我虽然带着相机,只顾宝眼福,错过了很多拍照机会,特别是那些不安份的猴,不愿意吃小摊特有的几种食物,竟然不讲礼的窜来跑去,抢夺人们手里提着的塑料袋,从里面获取它们觉得新奇的食物,胆小的人吓得哇哇大叫,逗得我们大笑不止。可是我,未能把这些有趣镜头拍下来。

再见吧,灵猴!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在此久留,我们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猴区。迎着太阳,沿道攀上,见“峨眉山核心景区”路标,延伸陡峻的阶梯,我们是手拉着护栏,气喘吁吁,蹬临接引殿。

原始链接:http://www.tengye.net/k/Article/xq/200605/1667.html
转自:2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