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之行(三) 小 兵 再见了,Welcome to China!告别了外国朋友,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登山。可以轻松地两人并行的石板路,可能因为常有人走的原因湿而不滑。山势陡峭,石梯也依着山势又高又陡,幸好每级石梯并不高。本来刚下车时还感觉寒气逼人,走不多远却气喘嘘嘘,浑身冒汗。路旁的松林高大笔直,有一棵老树树干都空了还生机盎然。路边意外地跳出了一只小松鼠,两个小妹妹用数码相机去追不知道照进去没有。 越向上走感觉越累,路边供游人休息的亭子也不敢停留,我知道登山就要一鼓作气。先前还有说有笑的我此时只有喘气的份了,这段陡峭的山路还没有见到头我的身体极限就出现了。我咬牙坚持着,宁可慢行也不肯停下来。渐渐地身体极限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地和两个小妹妹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六公里的路我们走到一半时,山势缓和了许多,路边的雪也多了起来。太阳也出来了,映照在雪面上白茫茫的一片,一扫山下阴郁的气氛,人也顿时精神了许多。雪见得多了,也就不会再让我感到有多么兴奋。但是当我们第二天回到成都,在华南都市报上得知我们见到的雪是峨眉山2004年的第一场雪时,仍然有一种意外的惊喜。雪是从十日凌晨下到上午十一时才停的,而我们是下午上山的,那时候已经是雪过天晴。 快到山顶了,我们兴奋地加快了步伐。我们终于上来了,见到了峨眉山阳光普照的金顶。山顶上游人并不是太多,三三两两地不是在照相就是在晒太阳。我们围着山顶转了一圈,感觉比西岭雪山宽敞多了。山下白云翻滚云海茫茫,感觉好像是在做梦一样,一幅完美的人间仙景。来到了舍身岩边,向下望去深不见底。有多少人从这里飘然而下不得而知,但是要在这里腾云驾雾了却此生,也该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其实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了,这世上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迈不过的沟坎和心理路程呢。 小妹妹跑到崖边兴奋地大叫起来,涨红着脸转过身来,双手高举好像《黄河绝恋》中的女主角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边一样的美丽动人。她头顶是金色的阳光,身下是万丈的舍身岩,身后是茫茫的云海,我不由自主地按下了快门。 一对巨大的同心锁雕像立在路中央,四周悬崖边的铁链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同心锁,尉为壮观。仿佛看到了众多的男女,在锁上打上他们的名字,为了锁住他们认为能够锁住的爱情,然后将闪亮的钥匙抛下万丈深渊。看来山谷里的灵魂并不孤独,但是我仍不敢想象山谷下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也许是惨烈也许是悲壮。 金顶上有三星级的酒店,有卧云庵、有华藏寺,有金顶观光列车……。因为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早已将电视差转台搬走了。金顶的寺庙是七十年代后重建的,那是一次因发电机故障意外燃起的一场大火,山顶上当时没有水,更没有防火设施。眼睁睁看着它化为灰烬,最可惜的是还葬送了一整套孤本的经书。 太阳渐渐西下,我们身上衣着单薄,寒意四起。躲进旅馆里还是冷不堪言,只好打开电热毯钻进被窝里。吃过晚饭本想看一会电视,不想这电视只能收一个山东台。想着明天早晨的日出,还是早点睡一觉养足了精神好。 第二天早晨七点不到,服务员就来叫我们,但是最后说了一句让我们都觉得丧气的话:如果不想起来的就继续睡吧。起来一看果然一片雾都茫茫,四川的气候就是这样,前一天出太阳第二天就可能是一场大雾。坐船和坐飞机的人都知道这讨厌的大雾天气,有时候雾大得来高速公路也要关闭。显然看日出无望,山上又起风了,我们只好到庙宇里去避风。在和寺庙里的和尚师傅闲聊中得知,昨天早晨就能看见日出,前一天日出和佛光都能见到。这还不像天气一样能预报,全凭自己的运气,全凭与佛的缘分。 佛光又叫金顶祥光,每当舍身岩畔云雾弥漫,云层中幻出一道七色光环,人面对光环,光环就能映出自己的身影,宛若置身于仙景。来到寺庙总得跟菩萨打个招呼吧,和尚师傅又教我们行叩拜礼。如何双手合十,如何五体投地,师傅口中还念念有词,特别提醒我们心诚则灵。 大雄宝殿上一尊度金的观音,两旁是点燃了无数小灯组成的灯塔,前面有蜡烛香火。在三声轻脆的锣声和师傅的经文中,我虔诚地完成了三次五体投地。起身后才想起只顾心诚去了,还没有跟观音许愿啊。也许凡人只所以是凡人,就是欲望太多欲念太杂。佛学可是一门高深而悬妙的学问,我等凡人学是学不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