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之坡(页1) 精彩游记 |
[游记]峨眉山之坡(页1) 精彩游记 |
2008-01-26 fdays.com |
峨眉山之坡" 峨眉天下秀",是由于山峦起伏,高低错落,千岭万壑,重崖叠翠。它也是众山坡之缘故。令跋徒者望而生畏。然而,无艰辛攀登,又何能领悟山之灵魂,秀之内涵,山坡之野趣呢? 峨眉山之坡,名入志书者,二十之余,便何况不知名的小山坡。就其名也让人思索半天。有佛理的"解脱"坡、"罗汉"坡;素朴通俗的"九十九倒拐"、"七里"坡;形象生动的"钻天"坡、"点心"坡;充满野趣的"猴子"坡、"蛇倒退"、"猢狲梯"。。。。。。。 解脱坡是徒步的第一山坡。山麓伏虎寺右行入山,即上登山之古道。行数里,两峡相会,山峰陡险,青秀翠绿中,几点金黄色的野花点缀。溪水奔流,巨石错落,溅珠飞玉,响声震憾山谷。妙筑一小桥,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过桥举头,万株古木夹着一条陡石梯,仿佛一直延伸于深林之中。这就是解脱坡。古人曰:"入此解脱尘凡,出此解脱险阻"。沿阶而上,一步一点头,先还谈笑风声,可没几时,就只能听到气喘吁吁之声了。养尊处优者更难。到坡顶,早已汗流满面。"解脱"之名真妙!然而,"解脱"二字,谈何容易,那是一种心境。得失不置于心,不滞留于物,凡事不从心中过,随意生活,随处解脱。 "拐弯九九似云梯,登山峰头望眼迷。万壑千岭蒙薄雾,风光到此出新题"。这是对九十九倒拐的描写。九十九倒拐在洪椿坪至仙峰寺之间。这一段是峨眉山风景最美的地方,也是其秀之精华。移步是景,美不暇接。行谷中,岩高百丈,峭拨险峻,磊落嶙峋,列次层叠,耸入云端。古树林荫,宁静清幽,满目苍翠,空气清新。溪水淙淙,藏于深邃岩洞,回响于峡谷之中。不觉已至九十九倒拐。是否确有其数,不可得知。然而,五里之长,近二千个台阶,确是实实在在的。坡陡路狭,曲折多弯,沿山势环绕而筑,时而在半崖之上,时而于绝壁之间,时而又逶迤于山梁。攀登其间,苦涩之味自知。然而,美丽的风景也千变万化。半崖之上,望群山游荡,若即若离,悠扬溪声,闻声不见影。绝壁之间,一素练挂在苍崖幽谷之间,清秀淡雅,分外迷人。山梁之上,山谷清新,似雨洗空山,苍翠如染,烟云缥缈于幽壑,清人心目,怡人情性。 钻天坡,听其名,就生畏几分。在莲花石至洗象池古寺之间。坡陡直上,石磴嶙峋,如登天梯,故名。坡长五里,一千五百个台阶。是呀!立莲花石抬头望去,陡坡壁立,仰不见顶,石级象悬挂在翠绿的山峰之上。无奈之下,也只能攀登。现为高山区了,不仅气喘,而且连吸气都难。其艰难之苦,可以想见。行之一半处,望一小亭,心喜,正遇欢呼。却见亭名"错欢喜"。因这里山势平缓了一些,谁知还有陡坡在后,是错欢喜了。哭笑不得,坐其亭中。见大小尖峰,如笋如鼎,有绿有翠,参差不齐,时而轻云绕岭,薄雾填峡,时而雾浓云重,千山成岛。美妙极了。当要攀登至顶时,突然发现攀沿跳跃的猴群。大青猴蹲坐在山坡之中,象山塞王似的,两旁树上十几个猴子,叫着,跳着。看来不留下"买路钱",无法通行了。 是呀!不经历艰辛之攀登,那能获得美之甘甜。人生也不过如此。懒散之人就是到峨眉,也不过"到此一游",骑"马"观花,最后,糊里糊途,叹息而归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峨眉山之坡
|
转自:http://bbs.fdays.com/archiver/tid-11744.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