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眉山实习报告

[游记]峨眉山实习报告

2008-05-22    163.com

一)茅口组(Plm)该组岩性较单一,主要为一套厚度大的石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产丰富的珊瑚腕足,科化石,厚194.78—290.35米。与上覆二叠系下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假整合接触。茅口组为一套灰、深灰,局部灰黑色中厚—巨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泥灰岩及微晶灰岩,普遍含黑色燧石条带及结核。底部含泥较重,夹“眼球状灰岩”。该组化石丰富,茅口组岩性稳定,厚度略有变化,峨边,乐山一带,,底部“眼球状灰岩”稳定,产峨眉山隐头石燕,是栖霞组与茅口组的分界标志。
(二)宣威组(PZX)

该组在本区为一套陆相紫色,黄灰,灰绿,深灰等杂色高岭石粘土岩,砂泥岩,夹长石砂岩。下部夹铝土岩,铁质岩及煤层和煤线。以中部“脚板状”砂岩层为界,划分为上、下两段。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与上覆飞仙关组呈整合接触。
三、三叠系

分布于背山背斜两巽及峨眉山逆断层南东侧的高桥,柳溪、龙门场、龙池,大为等地。面积338.27平方公里,厚1722.61米。分上、中、下三个统。下、中统为连续沉积,上统假整合于中统之上。

(一)飞仙关组(TLF)

岩石为紫红色含砾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正向沉积旋回,属陆相平原河流向,与下、下地层均呈整合接触。按岩性及沉积相可划分为四个段(从新到老):第四段,紫红色厚~块状细~中粒复矿长石砂岩,夹泥岩。大型楔状层理发育。第三段,上部紫红、灰紫色页片~薄层状微一中粒石英质硬砂岩。下部灰紫色中厚~厚层状长石质砂岩。夹泥岩,含大量钙质结核。大型板状层理,楔形层理发育。第二段,猪肝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含钙质结核。第一段,紫红、灰紫色中厚~厚层状细~中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夹泥岩。底部为一层含砾砂岩。槽状层理,楔形层理发育。冲刷和充填构造发育。该组西部龙池硝水沟剖面四个段不易分开,含砾砂岩层不稳定矿物增多。东侧增厚,粒度变细,由陆相渐变为海相。沙湾铜街子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威远曹家坝为滨浅海相的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互层。往南至屏山三渡,雷渡西宁双沟口厚度增大,粒度变粗,基本上不见泥岩夹层。

二)嘉陵江组(TIJ)

该组岩层分四段:三、四段为碳酚盐岩,一、二段为紫红色碎屑岩夹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与上覆中统雷口坡组,下覆飞仙关呈整合接触。嘉陵江组加层主要由钙质粉砂岩组成,层面构造为泥裂现象、虫迹、印模和波痕,地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倒转,因压溶作用形放缝合线,灰岩具鲕状构造,因岩层产状的走向和调流流向一致,河流上游为下蚀作用,出了山口是侧蚀作用,岩性差异大,岩石搞蚀能力不同,而形成“石船”,河床主要由砂岩组成“K、K”构造比较发育。
(三)雷口坡组(T2l)

按岩性划分为四个段,属潮坪相沉积,厚348.48—483.50米,第四段,上部灰,深灰色泥质白云岩与白云质泥质类岩互层,夹三~四层溶角砾岩。下部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组成两个韵律。第三段,深灰,黑色厚层状泥灰岩,微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见较多的同生角砾岩。第二段,上部深灰,灰黑色中厚~厚层状泥质白云岩来白云质灰岩及膏溶角砾岩。下部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与灰绿,红色等色泥岩互层。第一段,灰,灰黄色薄—厚层状泥质白云岩,微晶白云岩。底部为浅黄绿色水之母粘土岩(绿豆岩)。该组厚度和岩性稳定,四个段清楚。底部的“粘土岩”是与嘉陵边组的分界线,厚数十厘米。峨眉柳溪梯了岩为灰白色的水云母粘土岩,含大量紫灰色石英砾。
(四)须家河组(T3xj)

该组是扬子区地史上的主要成煤时期,夹数层可采煤层,按其沉积旋回可以划分为五个岩性段,其中又认三段之底的含砾砂岩或厚度大的砂岩层,除其划分为上、下亚组。厚423.06—513.33米。1、须家河组按沉积旋回划分为五个岩性段。第一、二段为须家河下亚组,第三、四段为须家河下亚组。五段,灰色中厚一层状泥质细~中粒岩与灰黑,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长石石英粉岩组成两次正向沉积旋回。与上覆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呈假整合接触。四段,灰、灰黑色中厚~厚层状泥质长石石英粉砂岩恶夹黑色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及煤线和灰色泥质不等粒屑砂岩。底部为灰色厚~块状泥质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三段,灰黑、灰绿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长石,石荧粉砂岩夹灰白色厚层状泥质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及煤线。底部为黄灰色中厚~厚层状细~中粒泥质长石岩屑砂岩。二段,灰、灰黑色炭质页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夹数层煤层、煤线、顶部煤层为主采煤层。底部为浅黄色中厚—厚层状泥质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一段上部深灰、灰黑色粉砂质水云母粘土岩、页岩夹长石石英粉砂岩及煤线、普通含煤屑及黄铁矿结核。下部灰色厚层状泥含砾石等粒岩屑石英砂岩,往上渐变为岩屑石英砂岩。本组岩性、厚度稳定。往西至荣经石滓、风仪、斑鸠井及洄坪一带,上部为砂泥岩夹煤层,下部以砂岩为主夹泥页岩及煤层。往南至峨边新场,大宝等地仅有零星残留。
四、侏罗系,按岩性、生物特性、接触关系划分为上、中、下三统:

(一)下统:

珍珠冲组(Jizn)为一套黄灰、灰白、紫红等杂色岩屑砂岩。底部为一层含石英细砾砂岩与下伏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呈假整接触,上覆中下统自流井组呈整合接触。代表性部面以峨眉山川主剖面为例叙述如下:该组上部为黄灰、绿灰色中厚~厚层状铁质泥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与杂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正向沉积韵律结构。下部为灰白色厚~块状含石英细砾、铁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夹土黄、紫红等杂色粉砂岩和泥岩。底部为厚约25厘米的砾石层与下伏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呈假整合接触。

(二)中、下统:
自流井组(J1-22):该组按岩性可分为三段,从下面上为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和大安寨段。与下伏珍珠冲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中统下沙溪庙组呈假整合接触。该组区域上三分性明显,初步可分为三个岩性段:马鞍山段,紫红、灰黄色粉砂质钙质泥居夹灰色老姜状大儿光团块及泥岩薄层上部为紫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厚层状钙质泥质粉砂岩与下伏珍珠冲组呈整合接触。大安寨段,紫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底部90厘米黄灰色细粒岩屑砂岩。顶部夹黄灰色薄层灰岩。

(三)中统(一)
下沙溪庙组(J2xs):该组岩石为紫绿色岩屑长石砂岩与泥岩、粉砂岩组成正向沉积旋回。底部为~层厚20~22.58米的砂岩——“关口砂岩”与下伏自流井呈假整合接触。厚56.18—178.48米,代表性剖面人峨眉山川主剖面为例叙述如下:该组为紫红、灰绿色厚层状岩屑长石英砂岩与同色泥岩、粉砂岩组成正向沉积韵律。砂岩中大型锲状层理,板状层理及粒序层理发育。底部为灰白色厚~快状中粒岩屑长石砂——“郑砂岩”,与下伏自琉升组呈假整合接触。顶部为灰绿、灰黑色泥岩——“叶肢介层与上覆上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
(二)上沙溪庙组(J2SS)出露于川主一带,龙池西望山仅出露下部,上部被断层破坏,为一套河流相碎屑岩建造。厚398.27米,该组由下往上为紫灰、灰绿色钙质泥质中厚~层状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和紫红色砂质泥岩组成8—9个半韵律旋回,每个半韵律旋回厚度20—50厘米不等。上部含较多的钙质结核及泥灰岩团块,并夹泥灰岩薄层及透镜的。往南至沐川一带厚700余米、往东乐山~王通一带厚500余米,西延至天全罗坝厚872米。底部砂岩稳定,西部天全罗坝的为中一粗粒水云母岩屑石英砂岩,岩屑成分为变胁岩,各类碳酸岩、泥质岩。底部含半滚圆或菱角状泥砾、砂岩砾。

四)上统:由下往上划分为两个组,即遂宁组和蓬莱镇组。主要为一套红色碎屑岩建造。与下伏中统上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蓬白垩系上统夹关组呈假整合接触。厚359.54米。

(一)遂宁组(J3sn)该组为一套色泽鲜艳的砖红色泥岩、粉砂岩,属于河漫湖泊相。与下伏上沙溪庙组、上覆蓬莱镇组均呈整合接触。厚370.17米。该组为砖红色粉砂质泥岩夹灰绿色钙质粉砂岩,泥灰岩薄层,偶夹灰黄色中厚—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专红色钙质泥岩与下伏上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仅出露于峨眉山川主一带,区域上岩性教稳定,厚度略有变化。

(二)蓬莱镇组(J9p):该组岩层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局部积拟灰岩、含藻灰岩。与下伏穗宁组呈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垩系上统夹关组呈假整合接触。厚89.35米。该组岩性单一,主要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同色钙质泥质粉砂岩。泥岩中偶夹灰岩团块及含藻灰岩层。底部为40厘米厚紫色页岩与下伏遂宁组呈整合接触。岩性在区域上稳定,厚度略有变化,最小厚度89.35米,径南至牛建为塘坝~下渡驰河等地厚168—191米,夹数层泥灰岩,往来至乐山~五通一带厚150米。上述各地顶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蚀,与上覆夹关组导假整合接触。往西至天全罗坝发育完整,厚486190米,顶部与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呈整合接触。

转自:http://c254.blog.163.com/blog/static/417107212007919251326299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