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峨嵋山游记|成都游记攻略|四川游记攻略 |
[游记]峨嵋山游记|成都游记攻略|四川游记攻略 |
2008-06-10 9tour.cn |
岁月不饶人,趁还走得动时赶快去那些名山大川,于是今年五一我们决定上乐山、峨眉山一游,并立即着手准备这一次峨眉山之行。 计划坐车上到金顶,走路穿越峨嵋全山,然后下到报国寺。预计花四天时间游玩峨眉山。 这是我们第四次去成都,去年春节时发现了新南门汽车站,那里是散客集散中心,有发往各个旅游点的汽车,其中包括上乐山和峨眉山的车。我们提前10天在售票点买了K5,回程票也托人在成都买好,一切就绪,只待发车啦。 来到峨嵋山脚下 5月2日离开乐山直奔西南交大,下午4点住进西南交大招待所预定的标间,优惠价每晚140元。 洗了个澡,稍事休息步出校门,进“天下名山”牌坊,找了个街边饭店,吃了峨眉山特产苦笋肉片汤后,就在报国寺景区的街道上,信步闲游起来。此时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不时有拿着竹竿、拐杖的游人向下走来,我们走进旅游客运中心,购了明天上雷洞坪的车票(30元一张)和峨眉山门票(每张120元)。街道两旁停着许多的车,游人三三两两,客运中心不时有车出入,街边小店都在营业,但没有叫卖,没有噪杂,没有喧嚣,远山近水,绿树草坪,显得那样的和谐。 不久我们就进入迎宾广场,广场四周有仿金顶亭,亭上有仿米芾字“第一山”匾,人造“秀甲天下”山石瀑布墙,仿“九寨沟”瀑布两旁左有“震旦第一山”题词,右有康熙御笔“峨眉山”三个大字,旁有石径通幽,峨眉山游人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峨眉山博物馆就在花草绿树掩映中,这些虽是人造景观,但与环境相谐,给驻足峨嵋山下,第二天满怀期待准备上山的、或疲惫不堪的下山人一个漫步休憩的优美环境。踏上石阶西行我们看到不远处的红墙,那里就是报国寺,天已昏黑,我们没有进寺,带着满心的欢喜,回招待所休息去了。 乘车上金顶 票上开车的时间是5点,一夜多次醒来,生怕误了车,5月3日3点刚过就起床了。3点40离开招待所,走到客运中心,里面已经灯火通明,背包客们买票的买票进站的进站,团队的小旗在晃动,虽然人多车多,但一切都井然有序。我们进站时验了车票和门票,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了车。团队乘大巴,散客上中巴,上满就开。中巴是清一色的白车,“峨嵋天下秀”五个墨绿色大字格外醒目,我们的车4点20驶出车站。尽管是凌晨4点,外面黑黢黢的,车里播放着风光片“情系峨眉山”,看着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出客运中心,我们因如此壮观的场面而兴奋起来,竟然没有丝毫睡意,或许真的能在日出之前赶到金顶,观看峨嵋日出呢。到雷洞坪公路路标指示是50公里,从此汽车开始盘旋上爬,一些人歪着脑袋睡觉了。 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雷洞坪停车场,那里有大衣出租,每件10元,不押现金或证件,这是一种很薄的羽绒衣,许多人穿上了它。我们穿上了自带的毛衣,随着人流踏上石阶,走向金顶索道下站,这段路是1.5公里。人们兴冲冲地走着,路旁的售货台空空的,这时才5点50,还没有开张呢。 比较长时间地站在寒风中,那些穿短袖的、顽皮的孩子们再也耐受不住寒冷,纷纷跑去租大衣,我们觉得这儿的大衣比下面的干净些。突然有人欢呼起来,东方出现了红色,一轮红日从云层中露出了笑脸,许多人举起相机或摄像机拍摄,反正到不了金顶,就在这儿留下日出的瞬间吧。我也站在长廊的长凳上,拍下了红日出云层,霞光林间照的景象,就算是峨嵋日出吧。这日出和其它地方没什么两样,那种喷薄欲出的日出景象是很难寻觅的,我曾经在秦皇岛海滨疗养,每天早晨4点就到海边等待日出,守候了2周也没有看到,因为太阳总是从云层里出来。 从金顶到报国寺62公里的下山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寺院20余座,我们这次从金顶到报国寺经过了华藏寺、卧云庵、接引殿、洗象池、遇仙寺、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广福寺、中峰寺、圣水阁、纯阳殿、雷音寺、伏虎寺、报国寺等17座寺院;共有僧尼300多人,其中除圣水阁、纯阳殿、雷音寺、伏虎寺修行的是尼姑外,其他都是和尚,中峰寺还是乐山佛学院所在地,僧众班在中峰寺,尼众班在伏虎寺。 寺院依山面坡,各抱地势,或高踞峰巅,或深藏林中,在绿树掩映中现出红墙锡瓦,于深山老林里飘来袅袅梵音。寺院的山门开在高高的台阶上,山门口两个石蹲狮分列两旁,大多数为红砂岩石质,形如南狮,顽皮可爱,唯万年寺是汉白玉狮,颇有北狮的庄严威猛。站在阶下仰望寺院虔诚之心油然而生,令人产生敬畏之情,感到佛的庄严和法力无边。 除金顶外,大多数寺院建筑和西安的迥然不同,既不是硬山式结构,也不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屋脊上没有鸱吻,也没有脊兽,飞檐下没有斗拱,靠檩条支撑,是典型的川南庭院式民居建筑。大殿往往有2—3层,四周有庑廊,开间立柱由横梁支撑,横梁端头有垂花,紧隔密窗,通透明亮。由于寺院建筑都是木结构,所以是重点防火单位,不仅如此,这些寺院还是峨眉山旅游风景报警点,有报警电话。 大多数寺院的第一殿是弥勒殿,内供弥勒金像,报国寺的弥勒殿内的对联很有意思,说的是“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端坐中央,左文殊骑狮,右普贤骑象,十八罗汉分立两厢;内设香案供人朝拜,还有随缘箱供人布施,有僧人敲钟回应;外有香烛架、灯油池,焚香炉。大雄殿后有普贤殿,供奉普贤金像,各寺院的普贤金像虽然造型有异,但都是端坐三重莲台,身骑六牙白象,头顶金冠,双目微闭,指若兰花,披袈裟,执如意,其德无量无边一副拔苦予乐的慈悲像。 寺院设有客堂留客住宿,每人每晚费用在15—60元不等,双人间里配有电视,收视效果很好。一些大寺院如清音阁、万年寺、报国寺内还建有新楼,设有标准间。所有寺院都免费提供开水,有浴室可以热水淋浴,斋堂供应饭食,明码标价,早餐每份4—6元,稀饭馒头随便吃,午饭和晚饭炒菜由你点,一元的米饭可以随便添,每人每顿大约花10元钱就可以饱餐一顿。这些都由僧人主持管理,既方便了过往游客,又增加了寺院收入,僧人们勤谨做事,从此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云游四方化缘度日了。 金顶建筑群错落有致富丽堂皇,华藏寺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鸱吻脊兽,飞檐斗拱,最具北方寺院风格,建于华藏寺殿后最高处的普贤殿,矗立在摄身崖头,供奉普贤菩萨骑象铜像,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整个建筑用渗有黄金的青铜铸造,殿顶鎏金,故称金顶。金顶建筑曾毁于火,现在这座金顶铜殿是1990年按原样建成的,金顶金瓦金柱金窗。华藏寺大雄宝殿则是铜顶铜瓦铜柱铜窗,通体透出紫铜色。卧云庵始建于唐,是四方合院建筑,颇具川味,它锡瓦覆顶,银柱银瓦银窗,银装素裹,有人称之为银顶,它有客堂、斋堂,僧人游客留宿庵内卧云枕松,美若人间天上;华藏寺前通高48米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高高耸立,金光闪闪,慈悲庄严;高大的通信铁塔兀立山头,成为金顶的最高建筑,通信信号覆盖峨眉山整个景区。当我们走上金顶时,天空飘着几丝白云,阳光照在金顶建筑群上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人们纷纷拍照留影。由于金顶、银顶、华藏寺诸殿修缮还没有完工,游人不能进殿,所以在卧云庵下面搭了个临时大殿,称普贤愿海,里面供奉的普贤金像是金顶移来的,上山的人首先在这里进香拜佛。漫步在金顶之上,我们的心竟是如此的平静,无忧无虑、无悲无喜、无焦无燥,宛若和亲人们在一起,完全没有当年登上拔仙台时的激动,难道是在佛光普照下,佛赐予了我们祥和和安宁?眼望金顶金柱的金顶大殿,铜顶铜柱的华藏寺大雄宝殿,银顶银柱的卧云庵,面对高耸蓝天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我们心中暗暗祈祷,愿佛保佑儿孙们平安健康。 有保洁员清扫着一些纸片,说是西藏人撒下的,后来在崖边遇见几个藏民,其中一男子手提的塑料小袋里装有好几摞印有图案的纸,他把它们洒向空中,这些纸片随着上升的气流向上空飞扬,他们在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这位男子身着西便装,会汉话,我们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祈福,祈求平安吉祥万事如意。在藏传佛教中峨眉山是吉祥山,是“挺拔屹立的大象山”,他们相信金顶华藏寺面西而坐的普贤菩萨,会以他那无边的法力来庇佑西藏人民。 站在崖畔瞭望万佛顶,那里才是峨眉山顶峰,海拔3099米,只比金顶高20米。薄雾笼罩下的万佛顶上万佛殿隐约可见,山腰上的轻轨火车色彩艳丽,天空中飘着缕缕白云,和风熙阳,十分惬意,工作人员说今天云高,可能看不到云海了。虽然峨眉山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我们都无缘相见,但是内心已经很的满足了。9点半离开金顶,经过万佛顶小火车入口,踏着台阶下山了,一路走一路回望,峨眉山顶逐渐被浮云遮档,我们庆幸在早上天气好时游览了金顶,也许这是上苍对我们的恩赐吧。 从金顶(3079)到接引殿(2540)有6公里长,垂直下落540米,要走一个多钟头。途经太子坪时看到古老的高山杜鹃树,树上开着粉色的杜鹃花。接引殿是金顶索道的起点,自驾车可以开到那里,其大殿为近年所建,里面有斋堂,供应开水,我们往水壶里添满了水就继续走向雷洞坪。雷洞坪停车场把石阶割断,那里停满了各种车辆。雷洞坪以下的山路没有公路割断,下山无迷路之虞,我们找到路标,按指示方向走上通往洗象池的路。这是一条石阶路,绝大多数台阶不高,大约10公分左右,利于行走。这条石阶路翻山越岭,穿过绿色植物走廊,时而走在山脊上,时而盘在半山腰,时而落入谷底,时而爬上山巅,把各个寺院连接起来。起初路的一旁是悬崖峭壁,黑乎乎的深不见底,有人扔下一块石头,半天不见回声,这里是舍身崖的延续,是典型的玄武岩地貌。 从早上9:30离开金顶到遇仙寺6个小时走了21.5公里,遇仙寺距仙峰寺只有7.5公里,照这样的下山速度天黑前赶到仙峰寺是没有问题的,也许是早上3点就起床的缘故吧,到达遇仙寺后就不想再走了,在遇仙寺住了下来。 清音阁山清水秀是峨眉山最为清秀的地方,离五显岗停车场只有1.5公里,所以是旅行社一日游必选景点。清音阁生态猴区在浅山区和中山区交界处,那里河道变宽,山势趋缓,河上架有吊桥,游人渐多,在黑龙江栈道上不时地听到身后“滑杆,滑杆”的吆喝声,一个接一个的滑杆急匆匆擦肩而过,这一带的滑竿比全山陡坡地带还要多。黑龙江栈道现在是上下双行,游人在导游的率领下流进流出,川流不息,行色匆匆,像赶集一样。 牛心亭两侧有宋建石拱桥分跨黑白两龙江上,如李白诗云“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我们走上清音阁殿下高高的长阶,进入大殿一角,登记了一个木楼双人间,每人每晚30元。房间在2楼端头,宽敞整洁,有电视可看,收视效果比西安家里的要好。连日下了50公里的台阶,小腿肚子已经发痛,膝关节僵直了,虽然山林景色美不胜收,终因中午不能睡觉,一旦停了下来顿觉困乏,倒床便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是16点,在浴室洗了个澡,站在二楼回廊上凭栏俯瞰阶下,人头攒动,彩旗飘飘,忽听隆隆的雷声滚滚而来,云涌山头,豆大的雨点随即洒落下来,游人们忙挤到接王亭和亭下购物长廊里避雨。
|
转自:http://www.9tour.cn/TravelBlog/Blog_26_1/31922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