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麻浩崖墓及乌尤寺游记 |
[游记]麻浩崖墓及乌尤寺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乐山大佛景区的游记还没有写完,我就消失了。 昨天下午5点半到广州白云机场,我,又回来了。 打开博客,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半途而废,还是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并把它记录下来,所以继续8月初四川之行的游记吧。 在到达乐山大佛的脚下后,拍照。随着人流从大佛右侧隧道一样的继续爬上山。由于这一路走的太急或是之前几个小时太多的人在喧哗。上了山,虽然还是在凌云山,已是正午,但是感觉整个人都轻快安静了很多。 凌云山后山,很清幽。我喜欢这样的地方。很多游客一般比较赶时间,看完大佛就匆匆走了。 这里叫做“碑林”,名字很雅致,但其实是吃饭的地方,很少人,在门口石台上歇了一会,继续向前走,去寻找麻浩崖墓及乌尤寺。一路上遇到山里的山民,上前打听到乌尤寺还有一个多小时路程,反正来啦就一定要去看看,出来玩从来不跟团就是讨厌一个景一个景的被摧着,赶集似的不自由。 在去往乌尤寺的山路上有很多当地的山民在吆喝着卖东西,并且拉游客去他们的家里吃饭,一个山民大伯拉我们去吃当地的豆花饭,我们肚子有一点点饿了,看起来大伯也是一脸诚恳,反正也是顺路,就没有忍心拒绝他,跟着走。来到他所说的渔村,这里虽然叫做渔村,当时已经完全商业化了,一个横匾上写着烫金的“渔村" 院子的一角,下面就是三江的江水,听大伯说,山民虽然靠旅游做生意,但是打鱼仍然是他们的谋生的方式。 旁边食店院子的两个老外带着一个中国姑娘,老是用眼睛望我们这里瞄,本小姐就对他们不客气啦,拍照留念。 原来豆花饭就一种很简单的食物,一碗豆花,一分米饭,就着吃。我尝了一下,豆花做的是又辣又咸,故很容易下饭。这也是它之所以很流传的原因吧。很后悔当时只顾着惊奇和吃了还有拍老外,没有拍豆花照。 吃完饭,继续赶路,终于来到了麻浩崖墓博物馆了。 先介绍一下它的地理位置,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 为什么叫做麻浩崖墓呢?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于四川乐山的凿山为墓的墓葬形式。 一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的画像石棺,图像雕刻精美。 崖洞墓穴展厅,往里面走黑漆漆,阴深深的,怪吓人的,我壮着胆子,隔着崖洞的围栏,拍的墓室照片。打了闪光灯,照出来的效果亮了很多。 墓中保存着许多汉代建筑、车马伎乐、鸟兽虫鱼图形,还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画像石棺、书法题刻等。 出了博物馆,继续走,过了一铁索桥,来到了乌尤山脚下。 介绍一下乌尤山的来历给大家:乌尤山四面环水,孤蜂兀立。当年乌尤山原与大佛所在的凌云山相连,后因李冰治理沫水,开凿江道,引部分江水绕乌尤山而下,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现山上有“离堆”石碑,离堆就是离岸的意思。 而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乌尤山的得名确是由寺而得,因为寺里供着乌尤神,有了乌尤寺,“离堆”才变成了乌尤山。而乌尤为印度梵语音译,意为“面然”,是观音菩萨化现的忿怒身相。 上了山顶,看到红墙的寺院,映着山上的绿荫,显得竟然是非常的瑰丽。 乌尤寺寺门正中黑漆金色书写“乌尤寺”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为:寺门高开洞庭野,苍崖半入云涛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14e6b01000a4z.html4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