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 1 2006年5月2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是本人二十三年零五个月又21天来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一千八百多公里之远,第一次强烈觉到自己长大了,哈哈。带着憧憬和兴奋我和米(同行的好友)乘上了前往九寨沟的飞机,晚上九点多我们到达了四川的绵阳机场。 当时我还没有从耳鸣的状态中解除出来,只见米拉着我径直向个举着春之旅旗帜的男子走去,我还纳闷眼前有四个地接导游,她怎么就那么肯定是那个男子,走近一看,谜底揭晓,原来那是个超级帅哥,呵呵! Day 2 虽然是到了绵阳,但是离九寨沟还有300多公里的路程,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天是深刻体会到了,让人痛苦的是这300多公里花了我们将近10个小时的车程,最让人痛苦的是这10多个小时都是在翻山越岭,感觉自己就是随着车子在不停的打转盘山,一天下来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不过沿途的景色还算是对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吧,帅哥导游告诉我们,大家已站在了青藏高原上。放眼望去,没有了城市高楼的林林总总,没有了城市交通的拥挤不堪,没有了城市生活的快速节奏,只有连绵起伏的山群,只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只有白云朵朵的蓝天,此刻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心中豁然开朗,感叹自己已真正融入了自然,是真正生活在自然中的生物了。 终于经过了一天的车上生活,我们于傍晚6点到达了九寨沟沟口的宾馆,当时下车的第一感觉是“我们穿越时空了,还是时间倒流了?”那里6点的天空就和上海下午3、4点的天空差不多。吃过晚饭,我和米看了下表,8点左右,好像太阳公公丝毫没有下山的意思,米讲了句:“完了,我的生活作息都乱了,让我怎么睡觉啊!”我们观察了一下,那边太阳落山的时间大概是在八点半,九点过后,天空才真正的暗下来。 Day 3 今天的安排就是游玩九寨沟,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学生朋友(工作了的也不要紧,只要你能装嫩,外形上允许)请一定带好学生证哦(研究生证不包括),凭学生证门票绝对可以便宜不少呢,我和马户每人在门票上节省的钱又给我们增添了额外的娱乐活动,呵呵! 九寨沟地处四川阿坝州自治区,因其有九个寨子而得名,不过现在只剩下三个寨子(原因不详),寨子的人主要是藏族人民,他们保持着原有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九寨沟呈现的是个Y字型,Y的树干部分是主干道,两个树杈部分分别到达原始森林和沟内最大的海子长海。九寨沟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池100多个,藏族人民将其称为海子,这是由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使他们看不到大海,而这些湖和池里富含镁、钙等元素,所以呈现出与海相同的颜色,因而他们认为这些湖和池就是海的孩子,取名为海子。 据帅哥导游说,整个阿坝州地区有两千多只熊猫,不过九寨沟内只有几只,粗略估计我们看到熊猫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导游说他带了这么多次团只看到过一次,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憨态可掬的熊猫的概率几乎是零,不过我们知道,熊猫们看到我们人类的几率是百分之百,哈哈(怎么感觉自己好像在被参观)! 九寨沟的这些海子色调主要是碧绿深蓝,给人以平静凝重的感觉。看过了这么多海子,喜欢熊猫海,喜欢它与周围树林和远处雪山交融的美;喜欢平静的镜海,平静时的他就像面镜子,能展现出万物最美的一面;喜欢长海,喜欢他的宽阔,喜欢他深蓝中泛着丝丝浅蓝;喜欢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瀑布,他们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叹造物主赋予了九寨这么自然纯洁的美,有些羡慕寨子里的人们,没有城市的喧嚣,完全沉浸在简单自然的生活之中。 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能够把中国所有少数民族的衣服都穿一次,如果有可能的话,能够买来做收藏(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等将来吧),所以这次九寨之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一定要穿戴他们的藏族服饰。早闻藏族的正式服饰都是极其雍容华贵的,身上的配饰更不用说了都价值连城,藏族男人将赚来的钱全部用在装点自己的老婆身上,如果遇上贼寇,他们只要抱上自己的老婆就等于带走了所有的家当,这个方法真的很实用,一举两得,我们汉族的男人啊,应该效仿一下哦!这次有幸穿了一次他们的服装(不是正式服装,没有那么名贵),不过我要说的是,在我和米的再三央求之下,那个藏族大姐终于把她的腰带借我们戴了戴,这是过足了瘾,腰带是纯银的,上面镶嵌着蓝色的绿松石和红色的玛瑙还有一些其他宝石(猜猜这样一根腰带价值多少,一般是想象不到的)。 这里提一下,九寨沟的最佳旅游季节是在九十月份,因为漫山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与碧绿深蓝的海子交相辉映,可以想象那是何其美妙的景色啊!(不过也要作好人山人海的思想准备哦) 这天晚上,我们还观赏了藏羌民族晚会,更加让我们领略了藏羌女人的妩媚动人,男人的飒爽帅气。晚会中有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节目,大家一起跳舞,我也上去献丑了一次,其实主要目的不是跳舞啦,就是想和帅哥们携手跳舞,结果我刚想牵其中两个帅哥的手,不知怎么的,被其他人牵上了手,几经挣扎都未能甩掉他们的手,懊悔呀,没有牵到帅哥,藏族的小伙还真是很帅的,想想浦巴甲,是不是对九寨又多了几分向往! Day 4 从九寨沟到黄龙还有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而且海拔还要再升高两千多米,这下我们将登上四千多米的高原,所谓“高处不胜寒”,越向顶峰靠近,越感冷意。到达顶峰后,由于大家都平生第一次看到雪山,所以司机同意让我们下车与雪山合影,在车上还好,一下车才知道原来外面如此的寒风刺骨,不过我也来了次自我挑战,拖下外套,穿着短袖体恤与雪山来了个亲密接触。。。 翻越此山,我们终于到达了黄龙,这里我想提醒大家,途中会经过氧气站,对于不能克服高原反应的人来说可以买瓶氧气以防万一。但以我自己亲身体验,我觉得自己是可以完全克服高原反应的,爬完黄龙回来的路上的确有一段时间头痛欲裂,不过睡一觉就完全好了,所以不用过于紧张高原反应,有些事情经历的过程可能很痛苦,但是咬牙挺过去了会发现原来不过如此,不经历风雨何来彩虹呢,这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嘛! 这次黄龙之行有点失望,没有看到它作为“人间瑶池”真实的一面,因为它正处于枯水期,零零星星就几个池子有水。不过也没算白来,我们徒步爬了4200米的距离到达了它的最高景点---五彩池,可能它离雪山比较近,所以五彩池里还是有水的。和九寨沟的海子相比较而言,黄龙的水蓝的更彻底,是近乎纯净透明的蓝,如果说海子是平静凝重,那么黄龙就是欢快跳跃,可能是性格与爱好的原因,我更喜欢黄龙的颜色,天蓝天蓝的,站在它面前,感觉全身心的放松,就像天空给人的感觉,宽大包容! Day 5 今天去了自费项目都江堰,是伟大的水利专家李冰的杰作。在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采取“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办法,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都江堰水利工程,保证了大约三百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他的“深淘滩低作堰”至今还为水利工程中所运用 ,虽然不是很懂其中的原理,不过看了实景,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毅力。 Day 6 这一天我和米总算这么多天来第一次睡了次懒觉,大概九点起的床,十点出的门,然后一天都在成都市区闲逛。 说到成都,不得不提到成都人民的休闲生活,这天是周五,照理大家应该都忙于在办公室里工作,就算是大街上应该也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不过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着装休闲,步履缓慢,俨然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米诧异的说:“难不成他们都不工作吗,难不成他们的上班时间是中午以后吗,难不成。。。果然很悠闲啊!”弄的我们都很想迁居此处了! 说到成都,还要提到的就是美女了,早闻川妹子个个白皙水灵,乍一看的确如此,但是看多了,我和米的感觉就是“化装好浓啊,名不副实,也就那样吧”(这只是我们女生的感觉,可能某些男生比较喜欢,毕竟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嘛)。 谈到成都,还要提下它的小吃,我和米一致认为它的龙抄手和钟水饺非常好吃,龙抄手味道鲜美、咸淡正好,钟水饺主要是它的沾酱味道独特(我喜欢);它的濑汤圆没有宁波汤团好吃,可能本人比较喜欢甜食的原因,对汤圆还是挺挑剔的;它有个什么面(不记得名字了)还是不错的,清爽可口;至于其他的小吃,一般般。不过所以小吃的价格绝对便宜,25元的套餐可以吃撑一个人~~~ 讲到成都,大家肯定会说火锅,我们也是冲着这点在临走前涮了顿火锅,58元的自助火锅,哎,感觉还是名不副实,四川火锅以麻辣著称,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我们还是比较喜欢香辣的味道。对了,这里教大家一个解辣的配方,就是在香油里加入适量的大蒜和醋,绝对解辣,如果不是这个方法,估计我们都要辣趴下了,呵呵! 回家 头一趟出远门,我还赶上了个红夜航班,其实乘晚上的飞机还是很紧张的,万一机长叔叔一个瞌睡,大家就要去见马克思了。 到此,我的九寨之行也算是结束了,感觉就是时间太短,有点留恋忘返,依依不舍啊,正所谓“九寨归来不看水”,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欣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