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四)—月晓风清 |
[游记]九寨沟游记(四)—月晓风清 |
2007-07-16 wuhan.net.cn |
人间瑶池——黄龙 从九寨沟到黄龙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不过,为了给阿坝州经济作点贡献,导游带着我们逛了三个店铺。卖牦牛肉产品的地方可以免费品尝,我们手拿牙签一溜儿从市场入口吃到出口,当然,吃饱了觉得不好意思白吃,都自觉地为当地经济做出了不少贡献。导游从市场管理人员那儿结完帐上车,脸上笑开了花。我们早上七点钟就出发,就这样一直走到中午才到达黄龙脚下吃午餐。 这里海拔3000多米,据说水在80度就沸腾了,所以这餐饭吃得不能谈质量只能管饱了。饭后我们的车开始向着海拔4000米的高度爬山。导游一路上引吭高歌,还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睡着了。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我觉得导游的声音越来越遥远,然后可能是渐渐适应了这个高度吧,突然耳朵轰地一声响,身边的各种声音都可以听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这些声响又再次遥远。这样走了没多久,在我们快要到达最高处时,导游指着远方的雪山那在阳光下泛着纯白圣洁的光芒的山顶,惊喜地告诉我们:“看!那是雪山宝顶!” 他说他带过好多团,往往上山时风和日丽,走到山上就风起云涌,看不清宝顶的面容了,今天能够在阳光下如此清晰地看到,可见我们都是德高之人。这其中恭唯的成份有多少不得而知,不过我觉得我们运气倒还是不错的。 进到黄龙景区,沿着石阶没走多远就可以在路边看到松藩邮局的一个小亭子,花两元钱在门票的附联(那是一张邮资明信片)上盖上四个戳,写上地址寄回家就是标准的极地明信片呀,集邮爱好者们哪肯放过这种机会,有的连九寨沟门票上的明信片也一并写上地址交给工作人员回寄。 六月的黄龙,山脚的池子里没有一点儿水,干干的,泛着白光,懒懒地晒着太阳。听说要到九月融化的雪水才能灌满山下大大小小的池子。我们一直走到半山以上,才看到池中有水。 每隔一百米,路边木牌上都会标明最近的风景名称以及到最高处(五彩池)的距离,而我的眼睛只盯着五彩池的距离,从3900、3800到2500到500、300、……,对沿途看过的风景名称都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从争艳池开始,就惊叹于她的美丽了,还有潋滟池那从浅蓝到碧绿到艳黄的一泓泓如调色盘一样的神奇之水。 这里好象是叫什么莲台,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象莲台,也许是无缘吧。 下面的几张照片,哪一幅是美丽的争艳池,哪一幅是神奇的潋滟池,已经分不清了。只有那梦幻般的色彩留在记忆里。 到达山中的黄龙前寺时,同行的任大姐虽然在途中吃过小贩上车来推销的抗高原反应的藏药,终于还是走不动了,我们每人吃了一块巧克力补充能量后,任大姐依然坚持在原地休息等待,看着我们三人继续向上。 这是黄龙后寺,路边的木牌显示寺后50米即是人间瑶池——五彩池!而同行的另一位同伴却因为高原反应无可奈何地在这里停住了脚步,她走进路边的治安休息室吸了一元一袋的氧气后,也原地休息了。 剩下我们两人继续向上走了大约一两百米后,终于看到了黄龙最美丽的人间瑶池——五彩池!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辛苦与期待,当五彩池那泛着银光的池埂围起一池池淡蓝、深蓝、浅绿、赭黄、……还有许多无法描述其色彩的琼浆玉液,呈现在我眼前时,我完全看呆了。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她的美丽,那简直不是人间的风景,而是天上的仙境。 下山沿途与等待的两位大姐会合后,她们一再叮嘱我们俩回去后要把五彩池的照片发到她们的邮箱,我说,真实的五彩池的美丽是那些照片无法表达的啊。 也许是爬黄龙累了的缘故,在沿原路返回重新到达海拔4000米高度时,车上终于有人吐了。虽然导游怂恿着大家唱歌并提醒我们千万别睡着了,还是有两人坚持不住趴下了。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从下午六点走到晚上十点半才到达茂县的宾馆,当夜色笼罩山岚,望着车窗前黑沉沉的山路,我紧张得一直大睁着眼睛不敢象车上的其他同伴一样睡着,而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回族司机,他从早上就带着我们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娴熟自如地穿行了一整天,此刻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车技和他对山路的熟悉。在第二天早上从茂县回成都的途中导游说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位阿坝的司机在成都街道上行驶时,突然被交警拦住了,成都交警对他敬了个礼,说,对不起,您闯红灯了。那位司机大哥委屈地回答道“没有哇,灯杆子那么高,我的车撞不到红灯呀”(四川话的“撞”和“闯”同一个音)。 我们的车在快到达都江堰时,车上的同伴们发现山下那条连接成都和九寨的山间小路上排起了长龙。当我们来到这条长龙面前,也加入进去成为了这连绵数千米的长龙的一部份时,我不禁紧张起来了,来时就听导游说过,因为上、下山都是这一条窄窄的仅两辆车宽度的山路,只要遇上有一辆车出故障就会发生堵车,有时一堵就是五、六个小时,而我已经买了当晚从成都回武汉的火车票呢。焦急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车幸运地作为这一批放行下山的最后一辆车通过了车祸现场,原来是一辆装满沥青的货车在上山时发生了侧翻,挡住了上行车道,上山和下山的车辆只能分批轮流从货车旁边的车道绕行。 同伴们望着与我们错身而过的上山的车辆,说,九寨、黄龙的风景确实美,就是路途太辛苦了,下次再也不想来了。我却说,不,下次我要带着家人在秋季一起来。 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武汉热线观点。 |
转自:http://blog.wuhan.net.cn/m/xiaoyue/archives/2006/12963.html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