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沟游记-TheTibetanValleyDiaries |
[游记]九寨沟游记-TheTibetanValleyDiaries |
2007-07-18 live.com |
九寨沟游记 - The TibetanValley Diaries 第四天 第四天早上5点50又得起床了,昨晚睡得很晚,早上起来洗了个头感觉精神多了。今天去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景点:黄龙。听李奕说起过黄龙的五彩池很漂亮,但需要在山顶才能看见。没想到车子只是开到了海拔2000米左右的门口就停下,接着必须徒步攀爬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才能看到五彩池。来回的路程有七八公里的山路。 从昨天开始因为天气的关系大家都穿上了厚实的裤子和秋冬季的外套,在昨天稍稍觉得有点儿冷,但今天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天气,穿了件T恤和牛仔裤就上了车。看来前两个月膘没白养,一路上都没冻着。 小周今天穿着白色的长袖毛衣,一条藏青色的牛仔裤和一件小小的牛仔背心。今天一早由九寨沟口的宾馆开往黄龙所在的山里,途经几个当地政府制定的购物点,在下午饭后到达黄龙景区,而晚上在茂县留宿。在小周简短的介绍了行程之后,她又给大家唱了一首歌,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将这首歌献给了王剑秋,昨天我们团唯一一个上台参加藏族征婚游戏的昆山小伙子。歌的大致是带着嫁妆送姐姐上婆家的意思,有点儿王洛宾‘带着你的嫁妆. 带着你的妹妹. 坐着马车来’那种少数民族情歌的味道。唱完了小周开玩笑的说自己刚好有个姐姐芳龄40,就看王剑秋介不介意了,大家都乐了。 第一个购物点是水晶的精品店。藏水晶来自高山,水晶本身的价值不高,但由于是高山上开采的,价值就高了。当地政府在六十年代曾将高山水晶开采权以一万人民币一年的价钱全权转让给日本人,虽然只是一万,在当时的山里面是个天文数字。不过日本人占了矿石两年就又被当地政府请走了,中科院发现了这批水晶的价值,于是中国人开始开采和艺术品,饰品的制作。 藏水晶有三种颜色:白,黄,紫。白者廉而紫者贵,黄色水晶则最受欢迎,因为它有招财进宝的法力。所以在店里最多的就是以黄色水晶制作的摇钱树和手镯项链。用水晶制作的眼镜也价值不菲,由于高山水晶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形成,对高山紫外线的侵蚀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用高山水晶做成的眼镜有很好的防晒护眼的功效。店里所有的水晶制品都很昂贵,我们也只能走马观花看看罢了。Bob这时候正在给他扬州的朋友找个小礼品作生日礼物,看了这些水晶的价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 九寨沟附近的居民靠旅游翻了身,一路上许多个希望小学和普通学校就是用旅游业的利润盖起来的,沟内的藏民比沟外的要富得多,得益于每天一万名游客的消费。来九寨沟一趟,看看风土人情,也同时可以给贫困的山里人做点贡献,当然也得给导游和当地政府的荷包里揣上一把。 想到花钱能推动地方经济的时候,购物心理多了个堂而皇之的幌子,于是在下一站牦牛肉食品中心我开始了采购。这儿是个可以免费品尝各类牦牛肉制成的牛肉干的地方,价格比外面贵的多,外面25一斤的牦牛肉这儿卖60,加工后的肉干可以卖到98。不过一来图个正规放心,二来之前也都没出去买(除了小胖家),所以在这儿都多多少少买了一点。因为免费品尝,大厅里挤满了旅客,寸步难行。随波逐流的挤了一会儿我就提着东西出来了,买了两包牦牛肉干(咖喱和五香的)加上两包高山野果打算回家进贡。这儿买满100元赠送一瓶青稞酒,车上有个大叔居然买了两百多块的肉干,真是有钱呐。 等所有人回到车上已经快11点了,车继续开向下一站午餐的地点。虽然小周一再强调可能是这两天最差的饭菜,我觉得还行,其实比我只前预料的要好多了。我带了一大包吃的,现在还满满的到处背来背去。吃饭前我在饭店外面看到了一头洁白的牦牛,花了五块大洋和它合影。第一次坐在牦牛背上,好壮实,比马背稳重多了。我摆了几个红军长征的姿势,感觉还颇有效果。 午饭后大家坐车前往黄龙。从午餐的地方到黄龙需要翻过一座海拔4000的高山,到达2000米左右的大门,然后开始爬山。尽管早上起的很早,到黄龙的时候已经是一点了。小周把童话假期的旗子交给我,让我带团往门口走,然后一路小跑去买票了。我现在已经成了她的翻译加助理,看来以后没饭吃的话可以搞一搞旅游也。今天老外还跟我走,但愿他路上节约点体力少说点话,不然四点之前是不可能走个来回了。 只有三个半小时给我们攀登并返回,路程有小8公里。踏上上山的栈道,我发现了这个指标的高难度,上山的人比九寨沟还多!横着并排能站3个人宽的栈道上挤满了旅客,两边都没有护栏,队伍走的速度与乌龟爬行等同。再加上到处停留拍照,我们几乎是走一步停一步。唯一以小兔子赛跑速度前进的是挑着游客的‘滑竿儿’,山里人的身体好啊,扛着人在海拔两三千的山上跟没事人的跑。他们上山一趟收费两百二,下山一样,看来我是没戏享受这种七品芝麻官的待遇了,就老老实实的自力更生吧。 今天老洋显然没有到顶的意思,一样一如既往的边走边聊一刻不停。第一次休息后他说:我要少说话了,不然爬不动。但是五分钟后他又开始说话了,我一个哭笑不得阿那是。好在他打算看到几个景点就下山,不然我没希望登顶了。Bob掉头的地方是半山腰里海拔800米左右的地方,山路旁边伸展出去的亭子里可以观望奔流而下的山泉,经过阶梯似的山石形成湍急的溪流。从左边上山道到右边的山脉之间大概几十米的跨度,气势磅礴。好在昨天九寨沟里已经见过类似的景色,我就没有浪费时间和胶卷。 看看时针已经知道了三点,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供我登顶并返回了。我决定用30到40分钟时间登上五彩湖,10到20分钟摄影,最后用40分钟左右时间跟着滑竿儿下山。之前两个多小时走了才两公里,接下来都得用跑的了。 我居然做到了,我跟在了一个滑竿儿后面,由他们开道向前加速上山。到顶部的时候3点35,居然路上一个同行的都没看见,不知道是我慢了还是他们慢了。这时候我已经是汗流浃背了,身上的T恤都可以拧出水来了。看着很多身边的游客都好整无暇的穿着厚厚的夹克,甚至围着围巾,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只能说人是不一样的吧。山上的风很大,天也有点阴了起来,听说这儿一年365天里300天都下雨(注:我所谓的‘听说’,‘据说’和‘传说’都来自导游小周的解说)每次雨过天晴就有彩虹,今天没准也能看上。耸了耸发酸的左肩,我把一路上左手抓着的外套和雨伞换到了右手。 其实这儿才到山腰,最高的山峰有5000多米高,在我立足的地方已经能看到,堆积着白雪。这儿是攀登的顶点,因为有个五彩湖,也或许有安全因素的考虑。据说很多人到了山下或者还在山上的时候就会有高山反应,比如头昏头痛留鼻血呕吐等等。我这时候刚到,喘得厉害,也不知道能不能幸免于高山反应。围着五光十色的湖绕着山搭建了几座瞭望台,供游客鸟瞰和摄影。紧贴着五彩湖的一圈儿走道已经被游客们挤满,近距离的欣赏由浅到深五种颜色的湖水。因为是夏季,一路上看到的颜色以绿蓝为主,比较单调。这儿的湖水一部分是深黄色的,显得比较特别,不过其他的颜色还是绿蓝和浅绿浅蓝,五彩湖的五彩显得牵强了点儿,不知道不同季节或者时间会不会有不同颜色的湖水。 好在湖的下方有个很大的寺庙,给照片增加了一点风景。加上远处的山峦重重蓝天白云,五彩湖的照片挺有效果。爬到眺望台上,我又拍了几张全景。不过因为湖大眺望台低,照片总是差一个角才能覆盖整个湖。几个略通摄影的大叔们都只能把相机举过头顶拍,其实从这儿到湖划条直线的话,他们胳膊增加的高度也就能把它向上提个零点几度吧。我想网上的照片应该是爬到更高出拍的,时节也可能是深秋。 原计划里只给拍照留了二十分钟,好有四十分钟到大门口。但好不容易到了这儿,忍不住多呆了会儿,多按了十几下快门。四点零五的时候,看看天上乌云密布,我结束了这短暂的逗留,又找了个滑竿儿开始屁颠儿屁颠儿的往山下跑。下山容易上山难,地心引力让我健步如飞,一直跟在山里小哥的后面。不时地有游客从两边插进来把我往后挤,然后我又挤回去,一会儿又有人挤进来,不停的重复着好像跟着小哥去采矿发财似的乐此不疲。到了跟Bob分手的地方已经四点二十了,眼看四点半回巴士是不可能的了,我就索性停下来休息顺便给小周发个短信给自己完成任务加上十分钟的宽限。感觉就像红军打完山贼要回大部队集合一样,我有一种急切的回去的使命感。这时候滑竿儿也都歇了,下面半程的路比较好走,大多数人都从下山道徒步下山。我挑了上山道往下走,就是来的时候那条栈道,几乎没有上山的人,空得很。一路小跑下去,居然还是没见到一个同行的人。刚才还在山顶见到那对南昌的小夫妇,怎么又不见了,我怕自己拖大部队的后腿,于是加快脚步飞奔下去。 一出山门,看到小周在外面等着,大概看人没回来着急了。原来我还是回来比较早的,也可能是最早的。后面有五个人还没下来。我送了口气,总算任务完成没有辜负组织上的期望。没登顶的客人们都在车里坐着,看看时间还早,我去山门旁的游客中心洗了把脸买了瓶儿水。回来的时候小周已经回到车上她门口的小座儿上坐下等了,看来短时间内那几个是回不来了。我的背后还是湿透的一片,就没进去靠着门站着吹吹风顺便跟小周凤师傅聊聊天。我一直坐在他们后面的第一排,之前也没怎么说过话,正好趁这个机会交流交流。冯师傅话不多,开车时候大大咧咧的人其实很和蔼,小周也很亲切,一点儿导游的老油调子都没有,也许是毕业不久才入行的关系吧。她才二十二,跟我差不多大所以一句一搭的跟我说的挺来劲儿。这时候太阳开始下山,浅金色的阳光懒洋洋的爬到了我们身上,加上徐徐的山风,非常舒服。一路上第一次能这样吹吹风晒晒太阳唠唠嗑,所以他们五个回来的时候我才不情愿的回到了座位上。 小周等的是有点急了,晚上毕竟还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她说了几句迟到的游客车子就开动了,前往我们晚上留宿的茂县。赤道的人里面三个就是小胖他家,无锡人,一对母子加上一个侄子。母子俩登上了五彩湖,侄子却在半道上登了她们一下午。这样算来上了五彩湖的我们车子上也就7个,上去的都很好,几个半山腰下来的却有高山反应,头晕留鼻血的。小胖(吴俊奎)昨天就小有反应,所以今天没上去,不过后来车上还是有点晕。 回到茂县又得先跨过来时的高山,一路上是曲折的山路,没什么大树遮荫。车上后面的都拉起了帘子睡觉,唯独小周那个门口的座位没有遮阳的东西。可怜的她只能蜷缩在牛仔外套里。这时候我可能是刚大量运动的关系,没有平静下来,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和隔条过道坐我右手边的刘懿聊天。刘懿小姑娘刚从大桥毕业是我的校友,她妈妈又是我爸的同事,怎一个巧字了得。刘懿小姑娘还是我连元街的小学校友,还是大队部的,所以话题多的不得了。大约是有缘吧,我以为要一个光杆司令度过的孤独五天,居然进来了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而且变得很愉快。我原本打算大四前出来放松放松,压抑了好久出来呼吸一下中国的空气再整理一下思路,准备大四拼搏一下。没想到放松之余会有这么多的交流,让我散了心又学到了东西,这些都是我始料未及,也是刻意求不来的。 当然和刘懿小姑娘聊天还是乐子多过思想交流,后来小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漆黑的夜晚时分了。他在翻山的时候吐了,后来一路都睡着。夜路漫漫还有很多要走,我们又开始聊了起来。他是宜兴的一个高官子弟,但除了砍价时候的老辣之外没有一点高官子弟的样子。所以我们很谈的来。他刚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也在相亲,前途计划的很好。我们谈谈上学工作女孩子百无禁忌,这些我会分一章节另外记录。 聊了整整一路,在10点多我们到了茂县的下榻宾馆。今天没有这么幸运,我被分到了已经有人住的610号房。屋里住的是个一脸不爽的广东人,这是一天里最不愉快的时候了,好在我和小胖他们要出去逛街,不用看他的臭脸,回来洗澡刷牙倒头就睡。明天就要回成都了,想想过去的四天,伴着广东佬的呼噜,我好久才睡着。 |
转自:http://sunkaisg.spaces.live.com/Blog/cns!3EF5630BEAD495D9!343.entry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