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4日,单人单车驾驶nyg2.4从北京出发途经冀、晋、陕、川、甘五省,到达了九寨沟和黄龙,于10月30日安全返回北京,全程行驶4860公里,总共历时7天,详情汇报如下: 一、计划篇 也许猴年注定就是个“动感地带“,嘿嘿,反正自从上次(今年5月中旬)自驾走过辽东半岛之后,虽然其间也曾去了五台山等地(已经发布了路书和游记)但总觉得“近水解不了远渴”,心中总是蠢蠢欲动的预谋着再创辉煌,再有个突破。想来在tz里偶虽然称不上是绝对的dx,但这两年热衷自驾之余好歹也跑遍了小半个中国(惭愧,惭愧,但愿没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呵呵),若想再创辉煌,小打小闹的还真得就挺难了。也看到过,常有dx走青藏,不过在偶看来那着实是个终极目标了,嘿嘿,向往之余偶还算是个比较现实主义的人,冲动的火花常会被脚踏实地,亦步亦趋的性格所束缚,总觉得还少些必要的量的积累,况且所剩的年假也只有7天了。唉,如此,还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不知道路在何方的感觉了,只有成堆的地图夜夜伴随在枕边,夜夜伴偶入睡。 去九寨沟的打算也不知道怎么就蹦出来了,而且从萌发到决定就是个瞬间的事,一下子就像上满了弦,于是马上就开始在tz里面查路书,发贴子。很快近一个月过去了,虽然也查到些相关的内容,但总是东鳞西爪,回帖也是寥寥无几,总结起来无外乎两条路:都是第一天先到宝鸡后,第二天要不翻秦岭到广元下榻,转天再到九寨(其实这就是去成都的路线),要不就直接西去甘肃天水到武都再到文县则可当天到九寨沟。路程虽然明确,可关键问题是众说不一,特别是第二条路线,能够节约一天时间,按理说极具诱惑力,不过线索也只是楼下的dx路遇驴友听说而已,而自己也是从宝鸡出发用了两天的时间翻越的秦岭。就算是比较清晰的第一条路,多数dx也都是到过成都而没有直接去过九寨,所以说起翻越秦岭后直插九寨的路,特别是最近的路况,真是有点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感觉,有说正修水坝的,有说修水坝是解放前的事情,现在早成坦途的;有说一路畅通的,也有说回来要以大修车辆为代价的(偶晕啊)。总感觉所持观点不排除盲人摸象,各执一词之嫌。在此行剑拔弩张之时,如何决断呢?发出的贴子已经越来越少有进展了,甚至越发有灌水之嫌了。其实,前年我曾驾车去过西安,并且到过扶风县法门寺,那里距离宝鸡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实际上这次真正没底的也就是从西安或者宝鸡接下去怎么走了,这既便是在西北车友论坛也未能得到详尽的回答。也曾被逼无奈突发奇想,起了个plmm的名字登陆到西安的聊天网站,找到名字和车有关的gg,想用“美人计”得到些收获,gg们虽然都有“怜香惜玉“般热情,但怎奈实在是不知道,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日子一天天过去,休假的最佳时机也马上就要来到了,看来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只能如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吧。 终于到了周五(10月22号)才决定了周日10月24号出发,这不仅取决于我的工作安排,还有就是一直在观察的天气形势(包括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综合的情况),那几天正好是大雾散去,新的冷空气又还没有来,整个全国几乎都是一片晴空区,嘿嘿,事后觉得这种对天气的担心和了解是很必要的,才使得我一路上都没有吃气候变化的亏,也是顺利的主要原因,后面会详细道来。 由于出发前对路况仍然局限于tz里面热心驴友回帖的程度,还是一头雾水,所以周五一上班只能作最后一“搏”了,抱起电话给驴友回帖中线索所涉及的地方打电话咨询(往哪打?旅游局或交通局呗,怎么打?先查区号然后加114问呗。路虽不熟,但中国这套行政机构建制咱可熟得很,哈哈,大胆地打,大胆地问吧),其实此刻我关心的重点就是从宝鸡经天水到武都的路况。还真不错,电话打得都很顺利,不过也许是由于周五的原因,虽然武都和文县包括天水的交通局电话都接通了,但是始终没人接听,只联系到了陕西宝鸡的旅游局和甘肃礼县的交通局,对了最后还给四川九寨沟管理局打通了电话,不过各处回答得虽然都很详尽热情,却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收获。宝鸡旅游局的人说宝鸡的旅行社去九寨沟都是先飞到成都再坐汽车,好像曾经有人开车去过也是翻秦岭,至于甘肃那边的情况实在不知道。九寨沟管理局的人说,现在川主寺到九寨沟的路已经全线贯通了(tz里dx说正在修路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喽),他们的游客几乎都是从成都来的,甘肃那边的情况也不清楚,好像要先到甘肃的文县(这还用他说我早就几道了),还说他们有个副局长前两天到宝鸡去了,就是为了从宝鸡到九寨沟修高速公路的事情,不过现在还没有动工(若真如此,以后可就方便多喽)。最有收获的就算是礼县交通局的人说,天水到武都的路通,路况还行吧,就是有一段在修路。激动ing,听这消息就像找到了深山里的游击队,虽然很不具体,但我一下子就拿定主意从宝鸡经天水直接去九寨了。 行前准备: 20升油桶(北京驴友借用,感谢)(实际没用上) 长筒丝袜(从油桶灌油过滤用,很关键) 羽绒服(没怎么用) 车用冷暖箱(对本人很有用,解决了午饭加热问题,节省就餐时间) 警用车顶警灯(出了北京随便使,特别是在山区很有用) 两大可乐瓶纯净水以及足够的玻璃水(跑长途必需品) 灭火器(如带备用油桶最好准备) 带胎压表的打气泵(必备) 拖车绳子(预备) 应急补胎液(超市有卖,美国产) 二、出发篇(北京到宝鸡) 因前年去西安时曾经走的是京石高速出京,此条线路车多路况差,而且并不是全程高速(在郑州路段有几十公里的国道,十分拥堵),前些天在tz里得知有dx从西安回京走过大运高速,已经全线通车了,偶也曾在今年8月底去五台山时走过一段大运高速,感觉良好,所以此次打算走这条没走过的路(虽然比起直接南下走京石可能要绕道100多公里,但比起全部的总里程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况且陌生总会带来些新鲜感和挑战欲),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明智的。 10月24日(周日)早7点从北京西三环出发,经北三环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公路,7点30分领卡顺利地通过清河收费主站,出京道路通畅无比,但刚过八达岭,就发现进京方向变成了大停车场,我的天,从来没见过这阵势,进京方向道路上几条车道全部塞满了大货车,偶尔会见到有零星小车被包围在其间,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了,这长蛇阵一眼望不到头,车辆纹丝不动不说,路面上还站满了人,多数应该是司机,还有很多推着自行车卖方便面矿泉水的小贩,看这架势堵了一宿都打不住啊。我的车仍保持在100公里左右速度向出京方向奔去,此场景在我左侧的余光中保持了足足有10多分钟,看来这条长龙足足有20-30公里,太恐怖了(出发前就曾在报纸上看到过相关报道,但还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到达前方收费站的时候,担心回京会同样遭此厄运,询问了收费员,收费员见多不怪地和我说都堵了一个多月了,只能选择每天下午4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进京,憋了一整夜的大车才会基本被放完,会好得多,不过还要看运气。我的天,这简直是鬼门关,好在堵不堵都是一周后的事情了,现在的目的地是宝鸡,呵呵 出了京张(北京-张家口)高速公路无缝连接着的就是京大高速(也称宣大高速宣化-大同,其实从北京马甸桥一直到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风陵渡都是完整的一条高速公路,全程近千公里)车很少,基本可以保持在150公里的时速,过了宣化的收费站(收费站上方有很大的河北两个字),就进入了山西的地盘了,哈哈,我对山西的高速公路印象一直很好,全省的高速路收费实现了电脑联网,只需领一张ic卡,而不是一张破纸条,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只要是在省内就能够点到点的行驶而无需再有其他收费站了,所以从晋北的阳原进入山西,到晋南的风陵渡驶出山西,全程近800公里的路程没有再遇到任何收费站的阻拦(这很重要哦,如果在山西境内走高速,发现没到目的地就有收费站了,那八成是走错了)。 马上要到大同市的时候从一立交桥盘桥南下,有明显的路标指示大运高速去往运城太原方向,路况变得更加好了(或许是因为大运高速很新的缘故),多数路段都是双向6车道,车很少,路面很平整,设施很完备(包括提示牌,停车港湾,紧急停车带一应俱全,国际标准啊)。车速很快巡航定速到了160公里,路况极佳,一点都没不危险,也丝毫没有赶路的感觉,建议飚车或者拉高速的dx都到这里来,不用担心超度,偶曾经超过好几辆高速公路巡查车,开始还下意识的减速,怕找麻烦,但后来就熟视无睹了,我走我的,他巡他的,哈哈。很快就到了雁门关隧道,因为上次去五台山的时候曾经经过过这个路段,所以对这里比较了解,雁门关隧道全长5650米,我想也许是华北地区最长的隧道了吧,反正在隧道里面高速行驶了5,6分钟吧,值得注意的是出了隧道也许是由于山区地势原因,突遇大雾弥漫(上次路过也是这样),或许此路段是终年多雾地区(一定要小心),打开雾灯,放慢速度,行驶了大概几十公里后,到了忻州附近雾的情况慢慢缓解了,速度又定到了160。中午11:00,进入距离太原还有110公里的大营服务区第一次停车休息,加满油97号51.25升,单价4.00元。中午12:30到达太原,继续沿大运高速公路绕城而过,下午15:15进入运城服务区第二次停车休息,此时总行驶里程已达1100多公里,加油93号54.08升,单价3.70元。接下来就按路标指示经过一座立交桥右转弯上了运风高速公路(运城-风陵渡),运风高速全程只有大概八九十公里,16:20到达风陵渡收费站,这是过河北宣化领卡进入山西后第一次停车交费,也意味着即将驶离山西进入陕西。过了风陵渡经过一段几公里长的全封闭的高速联络线后就看到了黄河大桥的收费站,过了黄河大桥马上左转弯就上了西潼(西安-潼关)高速公路,踏上了陕西的土地,17:30到达陕西临潼收费站,一路通畅,不到晚上六点即到达了西安灞桥收费站,此时因为马上要进入西安市区车开始渐渐多了起来,因为2年前曾经开车到过西安,所以过了灞桥收费站并没有按照去往宝鸡路标的指示走西安绕城高速(可以节约不少银子,个人认为那路标都是为过境的大车准备的),而是继续直行向市内径直驶去,并按照二环路的指示牌,沿东二环,北二环,到西二环,顺利地绕城半周(西安北二环路刚刚改造完成,建立了好多高架桥,好走得很,看到了一处正在建设的收费站,不过还没有启用),很快18:20分便从西二环右转,一直向西驶入了西宝高速公路(注意从西安市区西二环按照去咸阳的路标就可以上西宝高速到达宝鸡,很少有宝鸡的路标),继续行驶150多公里,不到晚上八点便进入了宝鸡市区,并下榻到了高速公路延长线旁边的一家宾馆。安顿好后,马上就向一位同样住宾馆的开陕西牌照车子的司机师傅打听去九寨沟的路,他似乎很惊奇我会开车去那里,并且只知道要翻秦岭过汉中才能到四川,自始至终一个劲地说那可全是大山啊,可不好走了,你怎么去那里啊(我的天,这盆冷水泼的)。无奈,睡觉休息,天亮再说。 三、秦岭篇(宝鸡到九寨沟) 第二天(10月25日)早7点起床,准备按照既定方案先直奔天水然后再摸索着去九寨沟,估计当天应该能够到达。只是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于是开车前又找到了宾馆门口发动着的一辆陕西牌照的车,可巧的是车里的司机就是昨天晚上向他问路的那位dg,这次他严重阻止我,并说甘肃那边可不好走了,山高得很,路烂得很,那大山里面,要是遇到个劫道的,那可太危险了,并劝我还是翻秦岭,路还算好走,安全,不过到广元最快也要晚上了,他去年开车去过。 听人劝吃饱饭,得,两天就两天吧,反正秦岭俺也没走过,况且从地图上看并不遥远,也没准当天晚点也能到九寨呢,先直奔广元再说吧。 由于住在了宝鸡市内,所以并没有按照tz里dx所说,再折回西宝高速走太白,而是上了宝鸡市内所指示的去汉中的路线(反正都得先到汉中),九点整,先在宝鸡市人防隧道(是一条横跨渭河的地下隧道)入口对面路口里一加油站(据当地人讲是石油公司的,油质没问题),加满油93# 41.1升,单价3.65元,然后穿过宝鸡的人防隧道,有很醒目的路牌指引,很快就进入了秦岭山区,向汉中方向驶去。感觉上秦岭不像想象中的险峻,走的这条公路还算平整,大车并不多,路况良好,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深秋的秦岭山区景色十分美丽,漫山遍野的红叶,个人感觉比香山红叶要强百倍,dx们不妨都到这里来赏秋好了。11:10到达凤县县城,刚出县城不久有一段破损的很厉害的路面,不过只有不到1公里的样子,走过之后,路况又变得良好,开始进入秦岭的深山区了,过了一处叫“酒奠梁”的转弯(此处有石碑和亭子)开始有一5公里长的下坡路,此处驾驶要十分小心,每隔几百米就土造的减速墩,方法就是用水泥和石子把路面垫起至少30公分高10几米长的平台,估计小车速度稍快就会拖底,严重提醒!过了潘家湾大桥,就要到达汉中市的时候(大概还有10多公里,一路上都有汉中的路标)有一处叫褒河镇的地方,此处有一很不起眼的丁字路口,路口周边停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车辆,有一木材检查站,但路口前方没有发现任何路标,这个地方就该右转弯去勉县了否则直行就进了汉中市,再前行不久就上了一条双向6车道的二级公路,一路通畅到达勉县,进入勉县县城道路的左手边有一个干部疗养院,旁边有一个路口,同样没有看到路标,也没有任何提示,在这里左转继续前行7公里,便进入了西汉高速公路,剩下在陕西境内便全部是高速路段了,上了高速路过了棋盘关收费站便离开陕西进入四川省境内,道路虽然变成了双向行驶的二级公路,但却仍旧是全封闭的,路况极佳,不久便可进入广绵(广元-绵阳)高速,一路疾驰到达广元已经是下午5点钟了,真没想到从宝鸡到广元这么顺也走了近7个小时。虽然从地图上看到九寨沟只剩200多公里了,但天快黑了,剩下这段进山的路又是最不熟悉和了解的一段(主要还是想起了tz里有dx说,早晨从广元出发,下午5点才到文县,不敢不信)。稳妥起见今晚只好住在广元了。由于时间尚早,开车在广元市内游荡了一番,并在石油公司旁边的加油站加满油93# (有97#) 42升,单价3.81元,然后入住了市中心的一家宾馆,安顿好后,马上到大街上借买香烟之机向当地土著摊主打听路况,摊主倒算热情,说广元到文县的路很难走,一路上都在修水电站,不是一处,而是好几处,基本都是沙石路面,坑洼不平不说,还都是大坑(这下我终于知道要用一天时间从广元到文县是怎么回事了),摊主建议我走广绵高速,从江油北出口出去先到江油,然后再从江油到平武,就上了从成都去九寨沟的九环线,这样虽然要多走200多公里,但要省去很多时间,而且路况很好。他还说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有很多从西安和宝鸡自驾车去九寨沟的人,都是住在广元,第二天走这条路到的九寨沟,并且回来的时候还是按原路经过了广元。听了这番话,这一晚上就没离开地图,综合出发前在tz里看到的信息,我当然要相信摊主说的话,可是江油距离成都只有100多公里的高速路了,我做梦也没想到此行会被逼上梁山似的赶到了成都,哈哈,只好苦笑一番。也曾想过,既然如此,明天干脆直接先到成都算了,然后再去九寨沟,可惜行程只计划了七天,时间不够,准备不足,最主要还是怕被诱人的小吃俘虏后而乐不思京,明天还是按刚刚问的路尽快赶到沟口吧,这么走已经耽误了一天的时间和多走了N多公里的路了。 10月26日早8点从广元出发再次上了广绵高速公路(有路标指示到成都仅有200多公里),10点钟出江油北出口,顺利进入江油县城,在县城笔直宽敞的大马路上终于看到了巨幅九寨沟的路标(可算找到组织了,狂喜),距离九寨沟还有285公里,按路标指示右转弯,开始沿山路向平武方向继续行驶,车不多,路况也不错,不断能够看到九寨沟的路标,另外就是限速的标志。其实九环线远不及想象中的艰险,至少我现在走的东线是这样,是车就能走不说(途中见到了n多辆小面,拓拓之类的车),而且道路设施十分完备,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以及路旁不间断的高速路护栏,对了还有不断出现的很大规模的中国石油加油站(93,97油品很全),在这种条件下,即便是山路,也很难使车速低于60公里,限速提醒极易行同虚设,终于在中午1点钟就要到达平武县的时候,很正常未能逃过路边检查超速的jsss,好在鉴于京牌车的千里迢迢和俺的良好态度,JSSS最终只是语重心长了一番,并说反复告诫前面平武路段很危险的啊,一定小心,前些天还有大客车出事了呢(新闻联播都报了,当然及到)。车本完璧归赵后,有惊无险,再次上路,刚过平武果然路变得狭窄起来,路况也变差了,基本上都是沿江走向的盘山公路。路过日前重庆客车翻车的路段,K,一点也不险啊,这么好的路闭着眼都能走,怎么会冲开护栏掉到江中呢?不理解,实在是不理解,看着被撞毁很长一段护栏,真为牺牲的同志感到惋惜,哎。虽着海拔高度不断攀升,路旁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沿途山上大片的植被从绿色变成了金黄,又从金黄变成了火红,总之颜色越来越绚丽,色彩越来越斑斓,而且越来越多的藏民和经幡出现在视野中。下午3点多钟距离九寨沟还有100多公里的时候,爬升到海拔3000多米,此时公路两旁的植被上已经出现了白白的积雪,不远处的山上更是白雪皑皑,翻过黄土梁后(九环东线必翻的一座雪山),开始驶入下山的路段(此处因为终年积雪而且连续转弯和下坡极多需要备加小心),终于在下午5点到达了九寨沟县城,县城里新修的马路几乎比长安街还要宽,路标指示距离九寨沟景区还有40公里,接下来的路就很好走了,都是刚刚铺过的柏油路,黑亮黑亮的,速度可以保持在90公里,美中不足的是途中有好几处还都在修水电站,偶尔会有坑洼路面,以接近沟口的2,3公里路最为严重,几乎全部都是沙石路面,不过据观察很快都会完工。不到晚上6点终于抵达九寨沟景区,从北京出发行驶了2400多公里,用时3天。 10月27日全天游览九寨沟,车辆未动。 10月28日早8点启程前往黄龙景区,在九寨沟沟口附近的中国石油加油站加满油93# 43.88升 单价4.33元(真tm贵,不过据说油料都是从山下运来的)。九寨沟到黄龙全程不到200公里,现在路已经完全修好,路况很好,基本可以达到2级公路标准,沿途风景绝佳(特别在秋季,尤以九道拐的地段为最),有n多处都可停车拍照(胶卷一定要代够,这条线路堪称是对胶卷的一级谋杀地)。九寨沟沟口处海拔2000多米,去黄龙的话先要到达川主寺镇,这段路10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一座很高的雪山(雪宝顶),海拔4000多米,在海拔3800多米的地方有一段路叫“弓杠岭”(有路牌指示),大概是地势的原因,浓雾弥漫,能见度极差,此处为高山草甸地区,不时会有牧民的牦牛和羊群穿行公路,一定要放慢速度谨慎驾驶。过了川主寺镇,能见度就恢复了正常,而且还露出了刺眼的日光,继续往黄龙方向行驶,海拔高度持续在3000米以上,路况依然良好,有很多九寨沟当地的出租车(捷达,夏利之类车型)来往于此,如屡平川。快到黄龙的时候,在盘山公路旁就会看到激动人心的大片云海,还有冒出云海的一座座雪山,头顶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空,那景色着实动人,为此我停车n次,拍照无数。 从黄龙返回的时候是下午5点,天空变得乌云密布,与来时的艳阳高照相比,高原地区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仍然选择原路返回,不过下山的时候云海已经不见了,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大坑般的深深的山坳(看来想看到云海还是需要一定运气的),比起来时的腾云驾雾,此刻反而到恐怖了很多,不过有惊无险只要集中精力看清道路,还是很安全的。保持着80公里的时速,两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沟口的住处,因为第二天一早准备返程,所以直接回到早上的加油站加满油93# 20.79升 单价4.33元。 好了,此时就剩下似箭的归心了,回到住处,连忙和酒店的lb攀谈起返程的路线(此路上未见到一辆甘牌照车辆,也未见京牌照车辆,不觉得心虚),lb建议我从成都返回(什么???还要三天??),在我说明情况和坚定的态度面前,他只好引领我找到另外一个当地人,据那人说九寨沟到文县的路还可以(文县到广元是公认的烂路),不过文县到武都要翻越高楼山,山高路险,还是泥石流常发区,去年他走过那条路,亲眼看到有一辆大车被泥石流冲到山下去了(我的天,心凉了半截)。难道真的要按原路返回?怎么现在感觉离家那么那么遥远呢。天黑了,只身游走在九寨沟酒店如织,灯红酒绿的大街上,寄希望于能够找到一辆甘肃牌照的车辆,以探虚实,但始终一无所获。突然眼前一亮,有一辆陕A牌照的霸道停在了一个宾馆的门口,这应该是西安的车子,马上冲上前去,拦住司机,说明来意,从口气分析那司机俨然也不是从甘肃过来的,不过他说自己经常从西安开车去甘肃办事,天水到成县都是高速路,好着呢,没问题。不管这话是真是假,总之是燃起了我的信心。就按计划走吧,反正地图上有路,至于泥石流,这个季节应该不会发生吧,明天一定要到宝鸡,后天就可以到达北京了。 临睡前看了电视中的天气预报,一股冷空气已经到达了新疆西北部,联想到下午突变的天气,心中不免新增几分担忧,不过更多的是庆幸,只要明天早早的翻过了高楼山,等到了天水,什么天气就都不怕了,感觉这条甘肃的路真像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鬼门关。 四、回程篇(九寨沟-天水-宝鸡-北京) 10月29日早8点终于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先从沟口按原路过了九寨沟县城到达双河镇,很容易按路标指示就上了去往文县的路,这仍然是一条沿江(好像是白水江)的公路,前行大概几十公里便进入了甘肃省境内,路况明显要比多数人走的九环线差了很多,沿途有很多地方都在施工,不过因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路也就还算凑合了。1个多小时后,在就要到文县的时候,看到了去往武都的路标,路口左转弯后开始翻越高楼山,虽然一直想象着艰难,但接下来的路况之差还是让我始料不及,从这个上山的岔路口开始(后来知道是212国道)一直到武都县城近200公里的盘山公路(中途还要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楼山顶),山势和陡峭程度都很一般,很平常,关键是只有不到1/10的相对好路还是破损柏油路面,其余的路段不是正在施工,就干脆是无人管的碎石路面(估计是泥石流造成),严重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地方都要想方设法从大车走过后的车轮深沟的突起部分小心通过,否则托底在所难免。由于根本没什么养护措施,落石时有发生,路面上经常会发现旁边山体滚落下来的碎石,最危险的是在武都附近的一处半山腰见到一块直径足有一米多的大石头,几乎占据了大半的车道,据分析是刚刚滚落的,因为刚才我对面一直有来车,而且双方向被堵的大车也还只有一两辆,好在我的车身刚刚可以从石头和山的夹缝中勉强通过,如果石头再大一点,我看不是在这里等三天,就是按原路返回了。此刻,我方知道为什么tz里有人说千万不要走这段国道了。好不容易蹭到武都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经过了一处收费站后,向成县方向继续前进,此时路况终于有了改善,速度勉强可以达到了80公里,但好景不长,也就是几十公里后,施工的路段再次出现,且翻浆的路面比比皆是,路越走越窄,最窄的时候只有几米的宽度,就这样小心谨慎+颠簸,下午3点过后总算到晃悠到了成县县城,这里距离天水200多公里,至少是有盼头了。此后路况稳定了下来,但也只能算是破损比较少的普通公路而已(才知道这就是昨天陕西dg说起的所谓“高速公路”,看来路的标准在人们心目中的差距太大了),就这样下午5点多,终于进入了天水市区,距离宝鸡还有整整200公里。天水市区的道路还真的是不错,毕竟是“大”城市嘛,路边停车加满油97# 45.97升 单价3.85元,不敢耽搁,按路标指引,一路西行,天水市内的这条干线大路,修的笔直平坦,据说这是310国道,直通宝鸡,原以为为照此路况2小时后便可到达宝鸡,并且急切盼望着高速公路的出现(地图上明明写着有天宝高速的,可我问谁谁也不知道,都说一直向西走国道),谁料到刚刚出了天水市,道路就沿着渭河变成了盘山公路,而且路面也再次变成了碎石路,期待中的高速公路顿时成了泡影,绝望中疲劳程度已到了极点,天慢慢的完全黑了下来,眼前除了对面无数大车耀眼的灯光,就是时刻要紧盯着的坑洼不平的路面,而自己已经完全麻木了。不知道就这样过了多久,突然看到了路边一块指示牌,写着“陕西界”,说来也怪,刚刚驶过了这个牌子,碎石路立刻就不见了,车身再也没有了剧烈的摇摆,道路就变得平坦通畅了,才知道中国的地域管辖观念是这么的利害,此时距离宝鸡还有60公里,不久终于上了只有一小段的西宝高速公路,到达宝鸡市已经是晚上9点整了。11个小时,总共行驶了不到700多公里,就此我也终于亲身体会到了是怎样从宝鸡用一天时间就到九寨沟的了。 不管怎么样,明天终于可以回到北京了,哈哈。而对于刚刚的经历,我只想留下一句话:“打死我也不再走甘肃的路”。 10月30日7点钟从宝鸡出发,沿西宝高速,8点钟到达西安三桥收费站,走西二环-南二环-东二环(这南半圈环路全部在修高架桥,拥堵,比起来时走的北半圈要多费一倍的时间),9点钟驶离灞桥收费站,沿西临高速东行,打算按来时的路线回京。马上要到风陵渡的出口时,突然发现同车道内居然有对面驶来的车辆,打着双蹦灯,起初以为看花眼了,tnnd这可是高速公路啊,紧接着就看到有些车辆停在了路边,当意识到有可能前方出事了的时候,堵车的长龙已经出现在了眼前,这里距离风陵渡的出口只有不到1公里距离,从那里我就要左转过黄河大桥进入山西境内体验急速的乐趣了,堵在这里点儿也太背了吧,瞬间犹豫(此时后面的车已经陆续跟了上来),立刻勉强掉转车头,亮起双蹦,壮着胆子逆行了大概2公里,找到了最近的出口,逃离了西临高速,从收费站的收费员处得知前方出事了,都堵了一早上了(真是险些被裹在车阵中),不过出收费站左拐4公里就可以到达黄河大桥,山西的路段没事。(哈哈,看过虎口脱险的电影么?哈哈)。果然按其指示顺着黄河岸边很快就到达了黄河大桥。上桥之前有一加油站,本想在这里加油,但看油表指示灯还没有亮,心想过了黄河大桥就是运丰高速了,找个服务区再说吧,可上了运丰高速一路狂奔直到油表灯亮起也没有见到服务区的影子,此时不免心中开始紧张起来,但仍坚信不移地勇往直前等待服务区的出现,直到又开出了大概50公里,终于预感到大事不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紧急采取措施,放慢速度,巡航到90公里(此为最省油状态),以尽可能的节省燃油的消耗。这是最最难熬的一段路程,时间就像停滞了一样,真是后悔没有提前加油(教训啊!!!),目视着油表一点点逼近0点,心中默默祈祷。就这样直到过了运城上了大运高速后,又行驶了20公里才找到了运城服务区,晃晃悠悠进站,赶快加满油93# 59.46升 单价3.70元(油箱容积是61升,天啊,只剩1升油了!!!),这下算是领教了,从风陵渡到运城150公里路上居然没有一个加油站和服务区(世界之最了吧)。 11点10分离开运城服务区,继续沿大运高速向北行进,路况好的使巡航定速一直定位在180公里/小时,15:05分进入原平服务区加满油93# 54.8升 单价:3.65元(高速行驶简直就和倒油似的,耗油量dx自己算吧,不是俺数学不好,是偶不忍心哦)。 过了大同,风挡上开始出现了雨滴,路面也变的湿滑了,这样的天气状况下,玻璃水派上了大用场,不停的要冲刷前风挡,以扫清前车尾流所带来的泥浆,而且后来纯净水也有了大用,泥浆把两只大灯都盖住了,灯光根本不起作用(起初以为灯坏了呢),赶紧停车,取水擦拭干净,保证安全上路(终于知道大奔大灯上面那两个小眉毛有什么用了,嘿嘿,上学问)。 晚六点,终于到达进京前的最后一个收费站,前方十几公里就是八达岭了,本以为大功告成,怎料得距离八达岭收费站还有1公里的时候还是遇到了最担心的堵车(回想起出京时候的情景,不由得暗想完了),好在此时的车恐怕是最少的时候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待,终于磨出了头,钻出大车阵探其究竟,原来八达岭收费站处设立了一个超载的检查站,正在一辆辆叫号检查和卸载呢,这才是元凶,罪魁祸首,难怪大车云集的时候会堵上一天一宿几十公里呢,看来执行政策,进京堵车现象短时间内很难彻底解决了。 晚上九点整,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平安结束了历时7天,总里程4860公里的单人单车自驾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