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泸沽湖 |
[游记]泸沽湖 |
2008-05-22 sina.com.cn |
泸沽湖--有爱有感 2007-11-07 23:16:09 大中小 标签:文学/原创 还是来说说泸沽湖吧,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了,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想法要是以后可以住在湖畔该有多好啊! 是泸沽湖的安静,是泸沽湖的美丽,是泸沽湖的神秘吸引了我。 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景区因其独特的母系氏族文化和迤俪的自然景色,近年来受到世人强烈关注。这片被美国地理学家洛克博士称为“无例外的最美丽的一片水,无法想像比这更美丽的一个布景”的土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随着自驾游的兴起,泸沽湖也逐渐成为有车一族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时下自驾到泸沽湖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四川到泸沽湖景区,另一条是从云南到达。从成本和路程来考虑,北方出发的自驾游车友一般选择第一条。 这次我也是从第一条去的,就在这里介绍第一条的基本情况,从重庆出发,大致可分为两段:一是重庆——成都——雅安——石棉,二是石棉——泸沽湖。现将每个分段路程的情况做具体介绍。 重庆——成都:从陈家坪上高速,全程344公里,加油站分布于各服务区,过路费150元(限9座以下)。这段时间由于成都和重庆两地早上都有大雾,再加上成渝高速在进行检修,所以各位车友要做好长时间堵车的准备,并注意车速。 成都——雅安:从成都的绕城高速上成雅高速,下高速路的位置是见到荥经路牌右行下道即可,全程150公里。雅安青衣江大桥收费处有加油站,过路费70元。成雅高速路面状况良好,一定要注意看清路牌,以免走错方向。 雅安——石棉:由雅安南行至石棉,全程207公里,石棉县城有加油站,走国道时注意公路两旁的行人和家畜,以免造成事故,所以注意车速尤为重要。 以上路程全程701公里,以平均时速90公里为例,预计行驶时间为8小时,住宿地点最好选择在石棉宾馆。 石棉——泸沽湖:从石棉出发,到拖乌山靠右行,从拖乌山到冕宁马尿河大桥,然后直接到达泸沽湖景区,全程481公里,加油站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左所,过路费76元。此段路程是整个行程中最艰苦的一段,全程是二级路面,在冬季车友还要注意路面的暗冰,在县城里有防滑链出租。根据最新消息,冕宁至西昌部分路段在修路,很多地方是先修一边,再修一边,所以会定时放行车辆,在这段路上还应注意采石场、泥石流和河流截断路面的情况。 小提示: 1、住宿:关于一路上的住宿条件,重庆至石棉可入住当地的石棉宾馆,条件良好,安全系数高,从石棉到泸沽这一段,入住左所镇,需要注意安全。 2、沿途景点:重庆至成都段有大足石刻、蜀南竹海景区;成都至雅安有石象湖景区和碧峰峡风景区,车友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到这几个景区稍作停留。石棉到泸沽湖沿途,可以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凉山风光、金沙江上游飞播林,此外,彝族风情也是这段路程的看点。最后到达景区后,湖光山色相互辉映,自然人文完美结合,醉人的风光会让你驾驶的疲劳一扫而空。 3、美食:外出旅游少不了尝尝沿途的美食,重庆到成都一段有各种各样当地小吃,如高洞的鲶鱼,鲜滑可口,十分入味。其余路段则是主要以川菜为主,素菜8元一份,荤菜12元一份。进入少数民族区域后,还会有民族食品,如藏族的酥油茶,到达泸沽湖景区后,当地摩梭人著名的小吃猪膘肉和猪汤血米会让车友馋得流口水,独特的贮藏方式,使制成后可数年而不腐,久者可做药用。猪膘肉肥而不腻,肉味清香,与牛头饭同时食用,更能显出它的风味。 4、泸沽湖的由来 相传这里原本没有湖,有个哑巴姑娘每天上山放牛从不带干粮,后来人们发现她天天去一个石洞里割一条大鱼身上的肉吃,每天割去一点,明天又会长好。于是有几个小伙子用18头牛把大鱼从洞里拖了出来,洪水顿时从洞里喷涌而出,淹没了田地和村庄,只有一个妇女在情急中坐着用独木挖成的猪膘船活了下来,以后这里便形成了烟波浩淼的泸沽湖。 其实,泸沽湖是熔岩作用影响的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水位2690.75米,整个湖泊状若马蹄,湖心簇拥着诸多岛屿,湖面四周群山环抱,湖光山色,宛如仙境。 这张图很清晰,也是我在去之前看了很久,也是从它开始熟悉泸沽湖的。 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吧,来了自己梦想的地方总是觉得想说点什么的。 泸沽湖真的值得你来看看,值得你来为之付出,只要你来,你就会爱上她。我也就在这一次的行动中爱上了她。 第一天,我们终于赶在天黑之前到达洛水村,这是泸沽湖最热闹的一个村。数年的旅游开发,洛水村显然已经很适应来来往往的南“驴”北客,每家每户都将自己的祖业家宅改装成了规模大大小小的旅馆,甚至公然地在门口招牌上醒目地写着“24小时热水沐浴”,以期待城里人的光顾。而泸沽湖边那一群群的摩梭族的男男女女,程序式地对每一个来来往往的外地人推销自己的马或者游船…… 这样的泸沽湖,隐隐让我们觉得有点失望。 我们更期望我们如同透明一般,看着摩梭的男男女女,自在地走路、聊天、玩耍,甚至恋爱,不过那一个接一个的旅馆招牌,却时时提醒我们,如今的泸沽湖,摩梭人依然是主人,只是我们——这些带着好奇与兴奋的眼神的游客,才是主角。 直到黄昏,当一天中最后一柱闪亮的阳光斜射到泸沽湖畔的时候,我们才如大梦初醒般地被震慑住:那是一束怎样的光,带着圣洁的金色,温暖而耀眼,在四周渐渐暗落的天色中显得骄傲而激情,虽只是偏心地包容着那一处地方,却把整个洛水村渲染成了梵高心中的那座缪斯神殿。甚至连码头上停泊的那一排简陋的猪槽船也极为荣耀地镀上了一层金。 我开始激动起来,心跳得厉害,仿佛当年唐僧见到了西天圣地一般。想狂叫、想狂舞、想跪拜,人却怎么也动不了,只能傻傻地站在那里,迎着金光,眯着眼睛,嘴里只吐出一个词:“好靓!”同行的朋友疯狂地拍照,试图将这所有的激动制成永恒的标本。而没有相机的我只能贪婪地收集每一个片段,期待某日广州的午夜时分,能与它们在梦中再相会。 这是泸沽湖的第一天,从淡淡的失落到惊心动魄的震撼,却只是一步之间。泸沽湖,究竟还有多少惊喜。 有许多人都是冲着摩梭族的“走婚”才来到泸沽湖的。当然我也对这个很感兴趣。“走婚”是摩梭族一种传统习俗,也是至今少有的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不过,“走婚”并不是像常人所设想的那样:结完婚就走,自私而随意。事实上,走婚对于摩梭族而言,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在传统的摩梭族习俗中,更有着极其严格的行为规定,丝毫也不随意,它是一种保证女性在家庭中绝对地位的方式。 在篝火晚会上,我们认识了村里面的“金嗓子”、摩梭姑娘娜金卓玛。卓玛今年才20出头,虽然距离摩梭女子14岁装裙成年的时间已经很久,但是卓玛并没有打算这么早就“走婚”。卓玛自己在码头边开了一个小酒吧,叫“情人吧”,说是酒吧,但是毕竟是新手,里面的情调与布局比起“大狼吧”差了许多,一盏明亮的白炽灯使得这个名义上的酒吧像餐馆更多一些。 卓玛倒是很大方地与我们这些外地人谈起“走婚”,事实上,摩梭族的走婚就相当于汉族的试婚,结合并不是那样的随意。传统的走婚要求男女双方要相识三年,相知三年,相恋三年,一共九年才可以进行走婚。如今这样的规定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出摩梭人的生活原则,不过,走婚之前要有较长时间的交往,并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这些还是没有变的。 走婚之后,等到小孩子出生之后一个月,父亲必须要到女方家里摆酒款客,将村里所有认识的人都招来喝酒。不过,抚养小孩的责任就落在了小孩的母亲和舅舅身上。在摩梭族里,舅舅拥有比父亲更高的权威,也是晚辈必须孝敬的对象。而在生养新生命的同时,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些女性为了平衡家里面的人口数量,而牺牲了自己的生育权力。她们也因此受到家人更多的尊重。 不过,卓玛也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梭人的婚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单一,像最为传统的“走婚”,与汉族一样的结婚,以及其他一些介于其中的婚姻方式,都开始为人们所接受。至于到时候卓玛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接受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卓玛自己也不知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3463601000ch6.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