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堂寻梦日记二(九寨黄龙游记) |
[游记]天堂寻梦日记二(九寨黄龙游记) |
2007-07-16 |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 早上起床,匆匆赶赴机场。时万里晴空,风和日丽,上午10点40分,飞赴川西北,直奔九寨沟而去。 空中飞行四十多分钟,我们站在了川西北的九寨机场。 这里海拔明显高了,一下飞机就就感到了阵阵晕眩,高原反应并不是传说,它早就在飞机外面等候我们了。 改乘旅游公司的巴士,直奔行程的第一个景点——黄龙。 巴士顺着山间的公路盘旋而上,一路沿岷山溯岷江而上。公路的一边是被白雪覆盖的岷山山脉,眼前的山头在巴士的几个婉转回旋后刚刚被征服,另一个山头又从山的背后露了出来,仿佛永远走不出来,路的另一边是被大山挤压行程的岷江主流,不是很深,有水曲折成河,在刺眼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高低的对比,叫行驶在中间的我们感到特别担心,山路的急转急回更加叫人感到车辆几欲翻出,每每不敢俯视。 一路提心吊胆,车辆突然在以开阔的地方停了下来,导游告诉大家,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是翻越过的雪山——雪堡顶,岷山的一个山峰,海拔4200米。大家纷纷下车,以远山的雪峰为背景照相留念。雪堡顶是行程中的最高海拔,下的车来,一阵寒冷扑面而来,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冷战。刺眼的阳光下,脚下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土地,人仿佛在腾云驾雾,虚虚浮浮,情绪稍一兴奋,或者动作稍一过大,立即感到站立不稳,高原缺氧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我们是吃饱喝足以后,坐车储备了充足的体力来到雪堡顶感受高原的,当年的红军战士大多是饿着肚子,一步一步翻过高原雪山,气候比现在恶劣,条件比现在艰苦,这叫我们更加不敢想象当时的残酷景象。面对着雪峰,我仿佛看见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排成的不见首尾的队伍,他们咬着牙在坚持,他们目视着前方的山头在盼望,一个一个的战友倒了下去,从此不再站起来的战友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坚持和盼望,在咬紧的牙齿中,在注视的目光里,有一个信念被咀嚼、被升华,那就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盼。有了坚定的信念,身边的牺牲成了光荣,脚下的困难不过是考验。在无以复加的困难面前,我们可以想到在战胜了困难以后的是何等的喜悦,毛泽东的诗词——“更喜岷山千里雪,千军过后尽开颜”的欢乐场面仿佛正在山的另一面沸腾般上演。想到红军战士的信念,我突然对自己的高原不适应感到惭愧。 过了雪堡顶,一路下行,感觉比原来好了一点,至少高度向着我们习惯的方向发展。依然是半山腰的急转急回,依然是几欲摔出,好在心里存着对胜景的渴望,可以冲淡或者说弥补一些身边的担心,这或许也是信念的作用吧。巴士停止处,就是今天行程的重点所在,黄龙。 作为景点,黄龙不是很大,但是非常集中,犹如一个经典的荟萃。它的四周都是大山,黄龙独自从一片低洼的盆地上开始向上延伸,相比雪堡顶,黄龙的海拔降到了3200米。当地的旅游局已经为黄龙景区修建了登山的石经,在地势平缓的路段改用木材路面,路径修的极尽曲折蜿蜒之能事,这样不但扩大了观赏的角度,也延缓了登高的坡度,可以叫不适应高原气候的游人在全然不觉间欣赏风景。 由于地势类似于盆地,在高原上形成了特殊的独特气候,黄龙的山体上覆盖着葱茏的松树,这在植被稀疏的高原整体景观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回望登山石经的走来处,见来时路完全被两边的绿树掩映遮盖住,游人走来仿佛从绿色的洞口中钻出来一样,这或许就是寻幽探秘的真正境界了。抬头看山顶,周围的山峰被白雪覆盖着,犹如藏族姑娘戴着白色的头巾。与山颠相接的天空,在忽浓忽淡的雾气隐现处,有白云漂浮着,这里的白云向游人们诠释着什么是纯正的洁白。高处是轻淡的白云,中间是浓淡相间的雾气,基础是葱郁浓绿的大山,或许这就是藏羌民族粗犷而有不失稳重的文化起源吧。 黄龙因为五彩池而盛名天下,五彩池是天然钙化形成的水池,因为高原特有的地理自然条件,池中的微生物极少,所以池水清澈见底。黄龙的五彩池分布两处,一处在半山腰,一处在山顶。我们上到低处,看到的五彩池都没有水,只是一些深度不一的石灰色的池子,象口朝上的制作粗糙的泥质碗一样互相高低层叠镶嵌在一起,导游告诉我们,游九寨黄龙最好的季节是6、7月份,那时雨水足,五彩池的魅力才能十足的显示,看来我们只能凭借一些知识的片断去想象五彩池的魅力了。到了这里,有些同事就因为不适应高原反应打了退堂鼓,最好只剩下几个同事还在坚持,尽管坚持得没有红军过雪山那样坚定,毕竟还在依靠着一种惯性在向上爬。随着体力的迅速消耗,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头顶的云也仿佛变得越来越沉重,几乎要压抑着我们的呼吸了。终于前面豁然开朗,山顶上的五彩池明朗在我们眼前了。与山下的五彩池相比,这里的五彩池都装满了水,是名副其实的池。尽管以前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知道了一些五彩池的知识,尽管来黄龙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地想象过五彩池的神奇,但是在真正面临真实的五彩池时,我们还是免不了感到震撼,五彩池叠嵌之奇妙,池水之清澈,因深浅和映照不同而形成的色彩之斑斓,都超出了我们的任何一次想象,在池边,我们惊讶得无语,因为它的美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语言能力。 在山顶上,我们长时间的沉默,默默地在心中寻找一片净土,以容下关于五彩池的所有赞美。 高处的五彩池尽管都装满了水,但是水流很小,五彩池的碗口很平,水是从碗口很平均的漫流出来,很有一碗水端平的意思。但是由于水源不足,那种四处漫溢的宏大场景没有出现,这是唯一的缺憾。通行的同事很豁达地说:“还是留一点遗憾给生活吧。”我等顿悟,这是多么智慧的哲言啊。 周围的游客已经没有山下那么拥挤,大家都在忙着拍照,以让美成为永恒的记忆。景色优胜之地,往往都在人迹罕至之处,只有那些真正的勇于探求的人才能求得最高的精神享受。这就像朝圣一样,最真诚的信徒,都是跋涉最艰难的朝圣路以后,才最终朝见自己最神圣的神。《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才取得了真经,红军战士经过了雪山草地的考验才完成了长征的胜利大转移,一代又一代像白公馆中的先烈有了誓把牢底坐穿的革命气节才使得全国的民族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今天我们是胜利者,无论有没有人知道,在众多的游人之间,我们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己,成了胜利者。 从黄龙下来,已是傍晚时分,导游告知我们,山里晚上经常有雾,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只能依依不舍的收队,坐上巴士,赶赴住处——九寨天堂大酒店。 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几经周折,巴士就像特工一样钻进了密林掩映的狭窄马路,上下几经起,到达九寨天堂大酒店,九寨沟景区内一家五星级的酒店。 吃过晚饭,在酒店里散步。酒店坐落在山坳里,周围被山林遮掩着,仿佛是战时的一座神秘军事基地。酒店的设计与周围的景色完全融为一体,大厅的穹顶是玻璃结构,密封出一处自然天地,飞瀑与鸣,花草茂密,小桥流水,鱼禽翔游,石头结构的咖啡厅,城堡样式的酒楼,整体设计浑然一体,仿佛钻进了原始丛林中的某处村落,衬托着头顶上繁星闪烁,脚下月光流淌,恍若不知身在酒店内。 正在欣赏酒店的风格,忽闻音乐声起,循声音走去,在大厅的一开阔处,酒店工作的藏族男女青年正围着人造的篝火跳起了民族舞蹈。他们跳的非常投入,也非常开心,游人渐渐地被吸引过来,并深受感染,大多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舞蹈行列。夹杂在五颜六色的藏族舞者之间,伴随着节奏起伏的音乐,我们浑然忘我的起舞。我们的舞步有些零乱,我们的舞姿更缺乏标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兴致。在音乐声中,在舞蹈里,不同民族的身份淡化了,不同文化的信仰同归了,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追求和渴望,那就是对于幸福的向往。舞蹈中,人们祈求幸福,舞蹈中,人们感受幸福。在这里,幸福是如此的简单,幸福离我们如此接近。在舞蹈的间歇,我们要求几个藏族男女合影,对方很大方的接收并积极的配合。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舞蹈的作用。 这一夜,我们舞到很晚,直至音乐停止,大家才带着幸福和满足的心情回到了房间。 相关阅读: |
原始链接:http://space.76map.com/21/viewspace-638 |
转自: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