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 九寨黄龙行 |
[游记]游记 九寨黄龙行 |
2007-07-24 live.com |
July 19 游记——九寨黄龙行 全国的天气预报都在闪红灯,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躲进一个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避暑胜地,是最叫人惬意不过的事情了;三五知己,结伴而行,背上行囊,同游山水——兴奋又快乐的旅程。 先飞成都,再飞黄龙, 40分钟的乱流,一下飞机就置身于3000左右的海拔,明显的高原反应,着实给我来了个下马威。2个半小时的山路,又向上行进了1000米以后,终于到达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阿坝自然保护区,接下去8公里的山路就要靠我的两条腿来完成了。 那些令人惊叹,壮观和绝美的景色我就不多描述了,大家看照片就知道了。可能是体质不太好的原因,高原反应一直都很厉害;一路上都在吸氧,头痛、眼花、胸闷,与我起初憧憬的将身心沉浸于自然中的感觉天差地别;虽然途中令人惊叹景色会使我暂时忽略生理上的反应,但由于缺氧导致发紫的嘴唇和指甲不断的考验着自己的极限,很多次一坐下来休息就不想再往上爬了,第一次觉得生活在海拔只有4米的上海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经过3个半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四肢并用的登顶了。站在山顶,俯视脚下被称为天之镜的五彩池,那般蔚蓝的颜色,真的就像是天空的碎片,掉落在这里;我也知道在如此稀薄的空气里过多的肌肉活动是不明智的,甚至由于兴奋引起的血流加速也会消耗我体内的氧气,但能站在这里,看见这些,极大的满足感,一句话——值了!!当时抬头向上看得时候,脑子里冒出一个很突兀的念头——我离天空还有多远?。。。不过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好像有点秀逗,就当是缺氧给大脑造成的不良影响吧。^~^ 下山的路上,遇见几个正在休息的挑山工,好奇他们背的东西就上去聊了几句,原来因为海拔和这里的水质含钙和硫的原因,山上几乎不产什么东西,所有的饮用水和食物,包括修栈道用的木料,都要靠人力背上去,100多斤的东西,来回8公里的路程,一次只赚5块钱,知道了这些,心里顿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第二天的行程是游九寨沟,因整个风景区分布着九个藏族村落而得名。九寨的海拔没有黄龙高,对于我来说能轻松许多。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果然名副其实。全长49公里,大大小小分布的山涧,溪流,瀑布,海子有1000多处。海子——大海的儿子,是由藏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因为内地没有海,也可能是因为它的颜色实在是蓝得太纯净了,哪怕最深的“长海”(long lake)平均深度88米,仍然清澈的仿佛能见底。听导游说这里的山里有熊猫,好想亲眼见一下。九寨的原始森林长满了40多米的针叶类树木,非常的安静,身处其中会获得一种极其宁静安定的感觉;阳光透过树冠,稀稀落落的投射到林间,一个人发上一会儿呆真得很舒服;晚餐是在一户典型的藏民家度过的,青稞酒、酥油茶、烤全羊、锅庄舞,加上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藏族朋友,让我好好体验了一次民俗文化。他们管女孩叫“瑟姆”,男孩叫“瑟郎”,听着发音像汉语的“色魔和色狼”,在“色狼”们的敬酒歌里,我们一杯接一杯喝着青稞酒,据说唱着敬酒歌,端着酒杯走到你面前,你不把杯中酒喝光是非常不礼貌的;好在这种酒只有10度,甜甜的,口感不错,所以我们喝了很多也没什么事。最后,主人也出来助兴,还带着他的两个老婆,在他们的婚姻制度里,是可以一夫多妻的,所以这里结了婚的男人还是可以去跟女孩对情歌,去抢亲的。回程路上,我望着山坡上放养的牦牛和野马,望着零星的白帐篷散落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望着远处耸入云间、代表最高精神世界的圣山——雪宝顶,祝他们永远扎西德勒。 两天下来,除了爬山还是爬山,不同就是坐车和靠自己的两条腿,几乎不是向上就是不停的拐弯,对于我这种运动神经及其不丰富的人来说,这两天也许是我脱离学校体育课以来全身肌肉运动最多的一次了,回到酒店的时候,四肢都感觉不到是自己的,连翻身关灯的力气都没有就睡着了。大家都高呼着回去以后要健身,估计等酸痛都过去之后,就不会再坚持了。^~^ 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值得的,生活在城市里久了,适时的也要让心情去呼吸一下。不过高原的紫外线还是出乎我想象的强,虽然作了防晒,但还是被严重晒伤。鼻子和额头的皮肤非常的痛,晒得有多黑就不用说了,全当是这次旅行的留念了。 |
转自:http://coco817coco.spaces.live.com/blog/cns!185bdbbd855e5822!168.entry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