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007 四川游记:黄龙九寨 回来一周,工作一周,时间就这么过去,可是好像还惦记着什么?呵呵,美丽的四川,在周末继续之前的游记,思念你。 成都让我留恋,可是此次旅行的重点,并非是它,而是向往已久的九寨黄龙。为了能更好的游玩,晚上大家很早就休息了,储备体能,毕竟高原地区第一次去,心里还是没底,呵呵。 早上6点就集合出发了,旅行团人数不多,20多个,五湖四海聚在一起,有家庭档,情侣档,学生档等等,在旅途中互相认识互相帮助,又增添了不少乐趣,蛮不错的!(所以,上海人在外也需要发挥热情啊!)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导游小廖和司机王师傅,一个是热情的女生,一个是沉稳的大叔,这样的搭配,让旅途既感亲切又十分安心。小廖给大家讲了很多四川的特色特产,藏家的风俗人情,每到一处还友情提醒,哪里的景色好,哪里的东西贵,很亲切!王师傅在新疆当过十几年的兵,车开得特别棒,上山路走的既快又稳,顺利通过黄龙12倒拐,九寨9倒拐的时候,很安心! (黄 龙) 这次旅途首先到达的是黄龙,差不多是下午3点不到,原本还穿短袖,可是一下车就感凉意,或许这是高原给人第一印象,气温差异很大,而且越往上越明显,所以一定要加外套再上去呢。在车上时,小廖就给了大家建议,黄龙入口处海拔就有3200左右,到最美丽的五彩池要3900,如果要看雪宝顶就是4300,自己步行上山道到五彩池,路程是4300(这只是直线距离,实际上肯定多),再加高原会很吃力的。所以乘上山缆车再走到五彩池,2000不到,省了体力还有时间,下山道自己走就可以了,景点都能看到。原本我们是想尝试一下徒步上去的味道,可时间确实不够,体力也不知道能有保证嘛。事实证明,即使从缆车终点走到五彩池,再加上下山道的路程,也很大的考验体能和毅力,缺氧的感觉确实伐大好!不过,因为我一直保持锻炼,没有什么不适,可是由于一直停留拍摄美景,导致最后回程时间不够,在海拔3000多跑了近500米,到出口时只有大口呼吸,寻找更多的氧气,呵呵。 黄龙,印象深刻的一定是五彩池,大家都是好不容易上去的,为的就是一睹其容。惊艳,真的,如果你到了高处去看它,你会一样感叹的!我找了好多角度去拍它,总嫌不够,如果能上到雪宝顶上看它,一定更漂亮!(那天运气不错,天气帮忙,在五彩池后眺望看到雪宝顶了,那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山,纪念一下)我自己找到最好拍摄位置,是在上山道终点处有个平台,从上俯摄,可有比较好的全景,就是人太多,注意控制拍摄高度,能照到满意的五彩池呢。 当然,黄龙不只是因为有五彩池啊,黄龙古寺可是它名字的由来,最有特色的,是它那块牌匾,我还是经朋友提醒才注意到,正面是“黄龙古寺”,可是从左或右来看,都不一样勒(暂且卖个关子,让你自己去看吧);黄龙中寺,是在半山处的,也颇有味道,藏民的寺庙,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应该是转经轮和经幡了吧,都可以看到。我还自己从左到右把那所有的经轮转了一遍,最后到正中祈福了一下,呵呵,好运常伴吧。忘了说黄龙洞勒,那可是个蛮深的洞穴,看到很多很大的钟乳石,可是里面一定会遇到雨水的,好像是从哪里流下来的,没待太长时间。在下山道中,可以拍到好多黄龙美景,不用特别去留意那些有名称的景点,其实,每一处都有味道的,只要你能静下来去欣赏,还是那个——惊艳! 温馨提示:上黄龙,一定要装备好外套,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霜等,高原另一个特征就是紫外线厉害,直射的阳光很毒,同行的驴友中就有被晒伤的,恢复要蛮长时间的;同样不能不带好雨具,虽然我们运气好,天气一直放晴,可是说变就变,真下雨了也许要挺长时间的。关于食物,要从简,最好是黑巧克力、牛肉干,马上能补充体力,效果不错;同时,水要带足(我在九寨沟就吃到些苦头勒),有润唇膏会更好,不容易觉得口干舌燥的。在高原上,走累了不要休息太长时间,宁可站着调整呼吸,放慢速度行走一定比原地坐着休息来的好。 (九寨沟) 黄龙其实只玩了半天,毕竟海拔太高,时间长了身体会罢工的吧。这个旅途的重点是九寨沟,跟的团可以玩2天,这也是我看中它的二次进沟(不再收费),能把时间安排充分,自己订个计划,把九寨里的3条沟都看遍,不枉此行啦! 到九寨沟的第一天,是上午10点不到,让小廖给买好门票,观光车票,以及为二次进沟拍数码照,正式从沟口出发已经10点半,晚上集合时间是6点,差不多第一天在沟内是8个多小时。因为在九寨沟里,本身就是半自助的形式,可以选择乘班车在多个景点站台下车观赏,也可以自己徒步走栈道,而且不用导游陪同,最多在车上听沟里服务人员解说,所以,我买了张地图加上事先做的功课,订了个初步路线安排九寨沟3条沟呈Y字型,第一天主要是把日则沟和则查洼沟景点看完,这样我有充足时间在第二天看树正沟景区(采用徒步方式的,回想一下,不容易勒),要和九寨来个全面的亲密接触呢! 则查洼沟景区) 首先我是在沟口坐了班车至诺日朗中转站,此时有2个方向的班车,一个是长海方向(则查洼沟),另一个是原始森林(日则沟)。之前就知道,九寨沟精华部分是树正沟,日则沟,而则查洼沟就是有个长海(九寨母亲河)和五彩池(不同于黄龙那个)一定要看。所以,先选择去长海的班车,到了长海,一睹九寨沟最大的海子(其实是最大的湖,而藏民的习俗是叫海子),但是人太多,没拍几张好照片,马上沿栈道往下走,到了五彩池,水至清而且是那种很妖的蓝(开始明白为什么到了九寨沟就是为了来看水,之后逐步加深认识),这里拍了不少,但安排紧凑不便停留太长,在对面车站坐到班车,再次回到诺日朗中转站,此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吃了自带的午餐,休息片刻,再次出发去看诺日朗瀑布。诺日朗,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瀑布(后来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一下看到好多),为了能拍好它,终于在诺日朗瀑布公路对面的观景台找到了全景,很棒! 日则沟景区) 从诺日朗乘班车到达日则沟景区终点—原始森林,车程挺长,而且也是九寨里海拔最高的,不过有黄龙的经验,可以应付,走了一圈,景色没特别好的,不过它可是个天然大氧吧,又很新鲜,呵呵。从原始森林站乘上班车,原本想在草海下的,可在上行路途中发现它也只是大,没到秋季看不到特色。所以直接到了箭竹海,这时发现下车后,团队都走公路栈道,人多且风景普通,一定要反方向走,200多米后,进入山脚的栈道,才能避开人潮,景色更佳(个人经验勒),而且箭竹海瀑布也很棒(虽然九寨沟四大瀑布没有它)。之后,步行至熊猫海,一看熊猫海瀑布,二看嘉陵江裸鲤(谁说水至清则无鱼?)。下一个景点是五花海(如果秋天去看,会知道它名字的由来),要看九寨精华五花海全景,我步行到了老虎嘴,虽然感到累了,但很值!为了节省时间,我没去看孔雀河道、金铃海,有些可惜,但有得必有失吧。乘车在珍珠滩下,径直向珍珠滩瀑布走(那就是西游记片尾曲拍摄地,勾起儿时的回忆,“你挑着担...”),它不同于之前所见的瀑布,蛮有味道的,我又拍了不少。不过此时有个小插曲,就是我之前提过的苦头,水都喝完了,之前在休息站补充过,可是消耗太大马上光了,我只有停下来休息,不巧的是,鼻子一热竟然流鼻血了,还是有高原反应作祟啊,还好歇息一段时候就OK勒。看看时间游程也差不多的,就乘车到诺日朗,补充水份再调整了一会儿,准备返回啦,途中看到了犀牛海、情侣石、公主海、老虎海(途经犀牛海时树木茂盛,无法拍摄倒影,错过九寨沟两大著名倒影之一的犀牛海倒影)。最后,在树正群海下了车,拍群海和树正瀑布,个人体会,在树正寨一侧公路边栈道能拍摄群海全景;树正瀑布的最佳拍摄地点在观景台靠公路一侧的老观景台。返回到沟口时,时间是5点半多,看来第一天的安排成功,很开心也很累,呵呵。 第2天进九寨沟,时间就早了不少,7点半左右大家集中,返回时间是2点半。通过2天在高原的适应,我选择了完全徒步观赏树正沟,所以晚上睡的早,休息的不错,而且准备了充足的水和食物,不能再吃苦勒。 树正沟景区) 在沟口准备走栈道时,服务人员会“热心”地提醒你,路程很长的,走到第一个景点盆景滩,就要7公里,用时2小时,所以还是乘车的好(90元可要自费勒),我是决定自己走的,因为只有在栈道进沟才能品到别样的风情,赏到特别的美景(而且我不信7公里用2小时,即使在高原上也不会那么慢)。 其实,走栈道的人还是不少的,毕竟第2天进九寨,不用赶着看风景,慢慢走慢慢看,才能真正拥抱一下高山流水,芳草鲜花。我基本是走走停停,一点都不累,看到不错的景就停下来拍照,全当歇息了,身体轻松,心情轻松,惬意!在到达盆景滩之前,有个地方很值得看的,是一大段石子路,周围都是高原特有的植物,我不知道叫什么,但是走在中间感觉真的与大自然亲近了很多,而且返回时再走的时候,那里的小花全开了(早上去没太阳),好美!对面还可以看到树正寨的。我到达盆景滩,只用了1个半小时,而且中间停了不少时间,拍路上的景色(所以,听别人说还不如自己做!),那里的景色特别,水中有不少树木,错落有致,称为盆景很贴切。继续沿栈道走,看到了芦苇海,九寨的芦苇在高原上只能长到一定的高度,而且在水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很齐整。后来的路途中,陆续看到了卧龙海、火花海、双龙海,在九寨海子还真多,都漂亮勒,要你一次看个够。最后到了树正群海,是的,我终于会合了,那时候,蛮有成就感,我又从另一些角度拍了树正群海,颇有“横看成林侧成峰”味道。在吃过午饭,休息一段时间后,我就沿栈道返回了,在下午两点一刻多回到了沟口,坐在车上,我才觉得确实让咱的脚受累勒,呵呵,粗略算了一下,来回走了25公里多。 温馨提示:说实话,到九寨黄龙,最好的交通工具还是飞机,毕竟车程太长了而且多半是山路,可是缺点也明显,一是飞机一直延误(高原地区多雷雨天气,飞机“十有九黄”),而且价格不低没什么折扣;如果去九寨沟,最好选择二次进沟的,那样不仅时间充裕,而且价格划算,一天真的不够,比走马观花还赶;进九寨沟的准备,和黄龙是一样的,特别是水,因为即使一直乘车,走的路也不少,在里面买东西都很贵而且不是想买就买的到,服务站离得远;在九寨沟里乘班车,要讲点技巧,因为它是上行只有起点终点,下行可以站站停,记住这点,安排行程,省时省力!最后,要买藏饰,特产什么的,到停车场边上的边边街还行,价格可以杀,东西较正宗。 (意外收获) 旅途不仅是快乐的,也会有不少意外,还好我这次都是好事,增加了景点,多了些活动,给了更多乐趣,不错! 报恩寺) 这是第一天中午在平武休息吃饭后,小廖建议去看的,原本我对寺庙没什么印象,在上海不会去的,但这个确实值得去看!这个寺庙全称为“敕修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完工于天顺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 “深山王宫”,很是气派。当时皇帝还特别下昭要拆的, 因为一块碑文而幸免于难。整个寺庙里有几绝,一是报恩寺一派宫殿设计,同时具有蛛网不结和高度的抗震技术,周围多次地震都没破坏它;二是它用的材料全是楠木,解说特别强调故宫楠木覆盖率只有9成(明显要和皇宫比啊);三是整个寺庙里刻有1000条龙,其中第1000条就是那块“当今皇帝万万岁”的铭碑(连文革中都起到作用了);最后就是大悲殿高达八米许的千手观音,正身是用一根巨大的楠木雕成,身后1004只手,千姿百态,美丽壮观。还有就是观音身边其前身父母之象,听说是唯一可见的。 D80)在黄龙拍五彩池时,由于热心帮他人拍照留念,得到赞赏,所以,有一个用NIKON D80的游客放心地把它交给我,帮忙拍几张他家人的全家福,呵呵,第一次用单反,还是有点小兴奋的。第一印象,咋那么沉呢,主要我一直用普通DC,还不习惯啊。机子真的很赞,对焦准确,测光系统准确,数据准确,毕竟是准专业的,而且手动调焦镜头很有感觉;不过,毕竟是帮人拍,不能真的研究起来,要做正事,测好光,锁定焦距,构图,按快门,连续操作了3,4张,交还给那人时,又得到了肯定,拍的不错,其实是机子不错才是,哈哈!今年用钱不少了,只好慢慢攒,尽早购入单反(还是在400D之间犹豫,多试用一下再决定吧)。 藏王宴舞) 第2天住宿九寨沟沟口时,小廖推荐晚上去看《藏王宴舞》,在九寨沟的一个展示藏族风情的歌舞院表演。原本不准备去的,因为第3天还有个烤羊晚会,后来知道完全不一样,后者就是走进藏家的活动,而这个纯粹就是让你欣赏歌舞,了解藏羌风情,决定去好好感受一下。首先,印象深的是献哈达,双手合十接受藏民的哈达,再说上一句“扎西德勒”,感觉蛮亲切的;之后,进入剧院,每人面前放了一杯青稞酒,开幕序曲表现的是公元641年,唐太宗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请,将文成公主送往西藏联姻。藏王松赞干布在宫廷内大摆宴席庆贺,宫内的艺人轮番登台表演歌舞,最后观众一起站起来,进行藏民的敬酒仪式,一起表示祝贺,喝完了自己的青稞酒(蛮好喝的);表演的节目挺丰富,唱歌跳舞占了大部分,这是藏羌人民的特色,能歌善舞,很是壮观;里面的藏羌服饰亮相吸引人,五彩缤纷,而且很有寓意在其中,赞叹! 羌族小伙的吹奏表演,一口气连续不断地吹了好几分钟,介绍是运用了“鼓腮吹奏法”,这种技法几乎要失传了(难怪“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赞佩!羌族传统的“抢新娘”是晚会一个互动性的活动,通过一种“围脖拔河”的游戏来确定新郎,呵呵,难以理解,最后一个北京小伙子成功当选,还进行了“成亲”仪式,赞赏! 烤羊晚会) 第3天傍晚时分,我们一起走进了一户藏家,就是进行烤羊晚会,感受了一下藏民文化与习俗。到了藏家门口,先是接受藏民的哈达(别忘了回一句“扎西德勒”);然后在他家门口的经幡前双手合十,转了三圈,口中念着6字真经“噢、吗、呢、叭、咪、哞”,为家人、朋友、自己祈福;走进他家里,上了2楼,先是主人介绍了他们供放铜盆的地方(代表他们向寺庙敬奉的金额);最后,领我们到平台上,就是他们招待客人的地方,烤羊晚会也就正式开始:先是主人给大家满上了青稞酒,开始藏民的敬酒仪式,共同饮完杯中的酒(还是好喝),之后给我们演唱藏民的歌曲,他们真是人人都能唱(不输蒲巴甲),让我们吃青稞饼,手抓羊肉(没有臊气,不错),再邀人一同演唱,有个北京大哥来个首青藏高原,勇气可嘉!接着,烤全羊做好了,拿了上来,味道很正,毕竟是高原之物,呵呵,还有酥油奶茶(用的是牦牛奶,很浓郁啊);最后,大家一起下楼来跟着藏民,一起围着烤炉跳舞,呵呵,其乐融融,开心! 这是都市中人不能感受到的愉悦,自然而又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