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因为回老家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外加自己偷懒,这个拖了已经10天了……现在补回来…… 开始。 关于黄龙山 嗯……首先得说的就是这黄龙山…… 先纠正一个看法……有人认为我这次去那儿像是去旅游一样……嗯……好吧,如果你们这么认为,你们自己去一次好了,反正这辈子是打死我也不去第二次了…… 首先,这黄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说得标准些,那就是一个山系。 黄龙山系的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全部都是石头山,土层很薄,这也注定了这山的坡度很陡峭——想想同为石头山的华山就差不多能理解了,虽然还没有华山那么夸张。基本上山顶以外的坡度都是40度左右,而山顶反倒看起来比较平。于是可以理解,爬山相比那些旅游景点来说,耗费的体力要多得多。此外这里也不会像旅游景点那样在危险地带有个护栏什么的,随处都可见只能供一人走过的地方,一不小心小命就报销了,难怪导师来这儿以前想过要买人身保险来着。 山里的气候是说变就变,某次爬到半山腰突然开始打雷,于是大家迅速撤退,还没走两步(爬两步?)就倾盆而下,所有人都淋透了,冒着那么大的雨一路狂奔到护林站。得益于良好的植被与环境保护措施,山里的气候很不错,雨水相当充沛,于是经常可以看见山涧小溪,清澈凉爽的溪水可供我们洗手洗脸洗脚——洗脚?!打断腿拖出去…… 关于植物 这里的植物种类不少,因为不是人工栽植的森林,所以不用担心物种多样性问题。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这次考察的主角,白皮松。不是白岩松——这句话针对某人的疑问回答。白皮松是一种我国才有的植物,勉强算得上珍稀物种,所以相对来说很有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兼有。 白皮松这东西生长得很慢,看起来碗口粗的白皮松,换其他植物也就10年左右,白皮松则需要50年以上才有这样的程度。因此白皮松的木质很好,慢工出细活么。这山上到处都是碗口粗的白皮松,这一片山上的白皮松加起来,至少能有上亿元的价值。 白皮松,顾名思义,它的皮是白色的,这也是鉴别它的最重要的方法。其实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才发现,白皮松的皮其实不是白的,只是远远看起来泛白光而已。白皮松的皮是斑块状的红绿相间,只是从远处看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白色。 此外山上还有侧柏、油松等树种,这里就不赘述了。 其实这次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两种植物,一种叫做狼牙刺,一种叫做连翘。 前面说过,黄龙山这里根本与旅游景点的山大相径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路。这里的山上人迹罕至,就连林场的职工也是一个月才去那么一两次,只有我们像疯了似的每天爬上去好几次,还持续了近10天。于是山上自然就没有路,普通当地百姓也不会无聊到上山去玩玩。然后我们就只能自己开路了,拿着锄头、铁铲等等工具,从遍地都是的一人高的狼牙刺等乱七八糟的植物里杀出一条血路,硬着头皮冲上山去。狼牙刺,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带刺的,而且在这里的山上极其常见,说漫山遍野都是这东西也不为过。狼牙刺是我们上山的最大威胁之一,它的刺不但多,而且带毒,扎上以后疼一两天还是问题不大的。我左手无名指被狼牙刺扎了一下,貌似有一部分刺留在里面了,所以现在还没好,还是一个大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