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龙(1) |
[游记]黄龙(1) |
2008-05-22 sina.com.cn |
川西四景——黄龙(1) 2007-02-16 15:06:10 大中小 (接上篇) 二、黄龙 1、概念: 从“九黄机场”的名称中就可以知道,黄龙似乎与九寨是一对孪生的姊妹,虽然景区风格截然不同,可是引人入胜的仍然是绮丽的水和巍峨的山。 由于黄龙离九寨太近了,所以通常游客们都会一并游览两处景点,可是偶尔也会因为时间紧张,选择九寨而放弃黄龙,毕竟认为都是来看水的,从这一点上比较黄龙似乎要次于九寨。其实不然,假如说九寨的水体现了“水的魅力”,那么只有看过黄龙的水才知道什么叫“水的艺术”。 由川主寺出发到黄龙,途中的风景同样不容错过。当翻过海拔 4007米的雪山垭口时,相信大家都会将一声惊叹送给远眺的连绵雪山、一声惊叹送给面前的滔滔云海、一声惊叹送给脚下当年的长征之路。 其实全国地名被叫做“黄龙”的地方有好几处,但四川北部这一处的黄龙却最有名气、最有特色、最有实力。单单从名字上,就总让人琢磨着肯定是既能看到“黄”又能见到“龙”,那么在这里游览是不是除了欣赏风景之余,又要更多一份搜寻与想象? 2、概述: 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龙,指的是位于阿坝州松潘县黄龙乡的黄龙沟,距毗邻的九寨沟约100多公里,距松潘县城约55公里,距成都仅300多公里。黄龙是一个景观奇特、资源丰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它的奇妙之处是沟底的岩石晶莹光滑,类似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岩石跌宕起伏,壮观地表钙华流蜿蜒于原始林海,酷似一条金色巨龙腾游天地,故名黄龙。奇异景色使它拥有“黄龙天下绝”的美称,景区也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闻名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 黄龙主要由黄龙沟主景区和丹云峡、红星岩、雪宝鼎、牟尼沟等外围景区(点)以及松潘古城组成,总面积达1340平方公里,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著称于世。每年4月至11月为游览黄龙的最佳季节,游览全程的时时间约3至4小时,由于其海拔较高、距离较长,全程需要步行,所以一般的人要想游览完黄龙会景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往往会产生呼吸上的困难及高山反应,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感知: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主要是黄龙内大小无数的钙华成因,它们是有着青、蓝、黄、绿、棕等色彩的水池。是谁拥有了一支巨大的毛笔?又是谁当这五彩斑斓的钙华池为调色盘?恨不得在其中饱食浓重的色彩,将它染向天空、海洋和沙漠,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彩。 其实在黄龙,眼光不能仅仅盯着一张张彩色的池,值得注意的还有它的山、它的寺、它的空气、它的蓝天,甚至包括奔走于其间的轿夫。美丽的山水点缀了大自然,而行走于自然中的人却点缀着这片山水。 4、特色: 黄龙的形色 黄龙拥有古冰川地貌,地表钙华堆积、沉淀,形成了许多好似鱼鳞状又好似梯田状的湖泊池塘群,绵延3.6公里,分布在海拔3145米至3578米之间,相对高度差达400多米。湖泊、滩流、瀑布相连、形成千百块迂回曲折、层层嵌砌、璞玉般的梯湖彩池。 黄龙的湖泊池塘大的一、两亩、小的几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宝莲,千姿百态、形象不一。巨大的水流沿沟谷漫游分别注入梯湖彩池,层层跌落,穿林、越堤、滚滩。进沟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葱郁的密林之中,穿过苍枝翠叶,20多个彩池参差错落。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洁白、水色碧蓝,在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有的湖中古木老藤丛生,如雄鹰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长着松、柏等树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形似“水中盆景”。 彩池规模不同、形状各异。有些池水映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浅滩上水流涌动,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晶莹透亮;池堤是光泽如玉乳石垅坎,一层层一圈圈环环相扣,就像给“黄龙”披上片片鳞甲。水下铺垫着一层细细的浅黄色苔藓,涉足滩流,倍感柔软清凉,此时此地恍若进入瑶池仙境。 黄龙的骨骼 黄龙喀斯特地貌是因为频繁的地质活动形成断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量被雪水溶解了地下碳酸钙渗出地表,由于长期沉积形成了一条长达3.6公里、宽30至170米巨型钙华堆积体。在流动中的水、碳酸钙在一定的水力坡度作用下主流线偏移或横向环流,导致携带的动植物残骸、悬浮质停积阻梗,以此为骨架,经碳酸钙沉淀充填固结,逐步堆高和呈鳞片状扩展,形成五彩斑斓的边石(彩池),或因地形变化形成溶陷湖、坑、井等。钙华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3400多个钙华彩池和长达2.5公里有巨大钙华滩流以及众多的钙华瀑布、钙华洞穴。 世界上石灰岩溶洞很多,地下钙华景观很容易看到,而像黄龙这样享受阳光雨露的地表钙华极其稀少。迄今为止被发现的类似景观还有美国黄石公园的钙华彩池群和与黄龙相邻的黑水卡龙沟;不过黄石公园的钙华规模不大,而卡龙沟的发育尚不完整。像黄龙这样发育完整、类型齐全、规模巨大的钙华景观,不仅在中国诸多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即便是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黄龙的雪峰 传说雪宝鼎是观音菩萨的海螺号所化。海螺号跟随观音菩萨修行了许多年,终于有一天,它获得了法力,得到观音菩萨的指引,来到雪宝鼎继续修行。智慧之神冬巴歇洛巡游四方时发现了它,为它修行的诚意所感动,便决定助它一臂之力:他用自身的法力为海螺号罩上了水晶,并召来武士和喇嘛专门守护。亿万年过去了,海螺号愈来愈大,愈来愈晶莹,变成了雪宝鼎,而守卫的武士和喇嘛也变成了雪峰,永远护卫着圣山。 雪宝鼎在藏语中称为“夏尔冬日”,意即东方海螺山,系岷山山脉主峰,海拔5588米,位于松潘县城东50公里,景区发育有壮丽的现代冰川和数个冰川堰塞湖,它既是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又是两江的发源地。在主峰“雪宝鼎”的身旁并列着三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它们连结成一线,同黄龙山、雪山梁组成松潘东南之屏障,所跨面积达160平方公里。雪宝鼎主峰好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是藏族同胞心中的圣山。 雪宝鼎山峰的西、北、南三面是高崖峭壁,令攀登者一筹莫展;东面虽然坡度较缓,但也使人望而兴叹,198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经过艰苦努力首次登山成功。一般的游客很难得见到雪山,更难得见到一阵冷风过后突现玉颜的雪宝鼎。因此来到黄龙一定不能忘记远眺海拔五千多米雪宝鼎的伟岸身躯和一身素雅的冰雪披风。 雪山梁位于雪宝鼎腹地,是涪江的源头,海拔4000米左右,也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路。积雪的山梁上遍插五色经幡,蓝、黄、绿、红、白五色分别象征天、地、水、火、云。印有经文或图案的经幡,随风飘动,这是虔诚的藏族同胞,把对大自然的崇拜通过延伸的形式借风传递。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aceef0100079k.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