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龙纪游 |
[游记]黄龙纪游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人与自然的故事----黄龙纪游 因为工作的关系,去了趟黄龙,这是一个很有名的风景区,心中仰幕已久,这又是我到的一个陌生地方.上午11点出发,到黄龙景区已是晚上8点,一路上有很多事情,很有意思......... 因为汽车轮胎出了点小问题,车在汶川县修理,在汽修站附近,我居然看见了一个叫"姜维城"的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想起姜维这个蜀国后期的大将,居然在这个地方筑城,抵御魏国的进攻,不禁感慨良久...可惜我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好象姜维就是羌族人,大部份时侯都屯兵于汉中,怎么会到这里了?不过想一想,汶川现在都是羌族人聚居的自治县,姜维作为一个羌族人,又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呢,,,但是,姜维被羌族人出卖过啊,姜维请一个叫"迷当"的羌族头领帮助攻打魏国,结果迷当在路上就被魏军活捉了,掉过头来带着魏军攻打姜维....羌人也真有意思,历史也真有意思.... 下午路过川主寺镇,又感慨良久,去年和一家旅游文化公司合作了一个"九寨藏族民俗风情文化村"的项目,来过几次这里,有一些印象,感觉镇子的变化太大了,去年来时,镇子很破旧,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民风,由于车辆是穿城而过,有一段集市,很热闹,我当时不仅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物品的地域风情,更感受到了一种不安全感,我看到了街道两旁当地回族和藏族居民,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的人的异样的眼神,可以说是虎视耽耽的注视着过往的车辆和游客,据说是找碴敲诈,据说有一自驾车游客不小心压死了一只鸡,被当地人围着,赔了5000元才作罢...现在就不同了,由于旅游开发,又修了机场,街道两旁的房屋正在重建,街道也加宽了不少,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无数的酒店,客栈,更看不见成群的汉子虎视耽耽的样子了,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不禁感慨国家的发展速度,和文明的力量.... 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在川主寺镇分路,到黄龙景区还有48公里,越往里走越是感到凉意,要知道现在是酷热的4月底,在成都穿短袖还热,我加了件厚忖衣还觉的冷,翻过一座山就到黄龙景区了,公路最高处海拔4500,一路上看见路边无数的卖氧气袋的帐蓬,据说这里的导游很黑,常吓乎游客,叫游客人人都卖氧气袋,一袋氧气50元,据说有45元是导游和司机的,想一想,是够黑的了...爬完了景区才知道,根本不用人人都卖氧气袋的,看着那些兴致勃勃的游客一人一个氧气袋,心里是哭笑不得...... 汽车在高海拔地带也会缺氧,由于缺氧燃烧不够充分,会很慢,公路的最高处是4500,在这我今年第一次看见雪,而且是长年不化的雪山,它就是海拔5588的"雪宝鼎"雪山,是当地的神山,据说前不久有一日本登山队登山时发生雪难,还死了2个,"雪宝鼎"虽然海拔不是很高,但由于气侯多变,山势险恶,特别是有一段长长的斜坡,非常的危险,技术要求很高,是个不易攀登的雪山,以后我去过,就在山上的营地里呆了一晚就知难而退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到了管理局已是晚上8点,景区管理局建在山下,在山的阴面,气候变幻无常,住在华龙山庄,是这里唯一的一个酒店,价格不扉,标间680,酒店还不是管理局的,能在国家级的风景区,经营垄断性的酒店,这家酒店来头不小.... 第2天一早,由景区工作人员陪同,我参观,游览了黄龙景区,这里独特的面貌就不多说了,由于就近来的早,上山时整个景区就我们两,和一些陆陆续续上班的工作人员,我喜欢这样游景区,最害怕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特别是这种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区,景区票价好象是140元,从山下到景区终点,大部分都是木栈道,不能下栈道,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这里的原生态景观,栈道一共是4280米,景区的最高处就是黄龙后寺,后面是白雪皑皑的雪山,我仔细看了山的形态,分析登山的路线,有一种想攀登的欲望,我决定等工程完工后去一次雪宝鼎,对面的山峰更有意思,层层叠叠的几个山峰,行成了一个躺着的着藏装的藏族姑娘,非常的形象,我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关于景区的设计图纸了.其中一幅大型铜浮雕上就有这座叫"睡美人"的山峰,今天才看到原形.....
|
转自:http://sywhzz.blog.163.com/blog/static/2133994200610173844892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