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泸沽湖的星空 |
[游记]泸沽湖的星空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半山腰观景台处,司机叫我们去那儿看一下,这是看泸沽湖全景的好位置。一大群小姑娘小弟弟在那儿卖苹果,自家产的,从老远的湖的另一头走几个小时路过来的,衣着单薄,让人不忍心多过问她们的家境。大家买了她们的几袋苹果,味道一定会很好,这会比直接给她们钱,更让她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可命运的不平,却是我们所体会不到的。给她们拍了些照片,承诺会按她们写下的地址寄给她们,开始她们似乎并不太相信,后来还是犹豫着把地址写在了胶卷的包装盒上给了我,我只能祈求中国邮政不要让她们日后顺利收到照片的这个愿望落空。 走时,顺便问了下用摩梭语怎样说“再见”,当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小姑娘几乎是冲着我脱口而出,“I 车过了收费处,“拉客的不是摩梭人!”这一标语,让人印象深刻。司机把车开到了湖边的下落水村,叫我们自己决定住哪家家庭旅馆。我们选择了最高的一家,四层楼,叫民族园,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村长的家,难怪比其它旅馆要高一层。房子全是木头结构,不方便的就是没洗手间,冲凉房也没有,打听到这儿都是这样,要冲凉只有去村里的一家公共浴室。从窗子外望,映入眼帘的,就是格姆女神山。湖面上到处乱窜的动物,据考证全是野生的。 下楼先午餐,个个饥肠辘辘,胃口大的能吃下一头牛,哪管它当地的高原红米饭有点难以下咽。饭后沿着湖边走,一路过去都是商店、旅馆,湖水还清澈,但湖边边上明显已经有游人糟蹋过的痕迹了,看到有点心疼。 衣着单薄的一大群小姑娘小弟弟在向不多的几个游人叫卖着苹果。 一直走到最边上的码头,坐猪槽船游湖的地方。这种猪槽船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泸沽湖猪槽船了,专为游人设计的,船身肥了许多。白天这儿的娱乐项目就是划船和上山坡的草地里摔跤,晚上就是篝火晚会,人员都是村里每户出的,计划有序,按户分配收入,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典范,建议有关人士写入国史。 我们四人上了一条船,此时若大的一个湖面,只得我们一条船,像包了专场一样,有点侈奢。先上了黑瓦俄岛,然后再上里务比岛,洛克他老人家的坟墓好象就在这儿,只是我们糊涂地居然没有注意。水清的没话可说,可惜来的不是时候,不然我早跳了下去,日后跳水自尽要是能找个这样的水面都不算难为自己了。一上岸,已经是二个多小时以后的事情了,不然这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打发。 泸沽湖的山水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摩梭人,可现在,靠山靠水的摩梭人,越来越没办法吃山吃水了,只能吃人了(游人而已,别吓坏了就是)。山上的树林被砍伐的日益严重,如今的山色早已呈颓势,水里的物产也不及以前了,这儿有一特产无鳞鱼,听说自从四川那边在湖的下游修了一座水坝后,鱼儿也快绝了,真是罪过。 大家晚饭后,心思思地捱着天快黑,村里晚晚都有篝火晚会,有期待艳遇发生的朋友全寄望于它了。跟着人群摸黑来到一块围起来的空地,里面有个简易的表演场地,当地人在门口收钱,每人十元,此时白天看起来异常冷清的泸沽湖居然还有百来号游人挤到这儿来。整台晚会没看出什么特别的门道来,民间水平,村级标准,自然,不矫作,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来赞扬它的词汇。摩梭人身材都很健硕,我怀疑她们是否是蒙古族或是其它大西北人民的后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f41c98010007df2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