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建昌古城旅游建昌古城游记建昌古城评论建昌古城周边酒店 建昌. |
[游记]建昌古城旅游建昌古城游记建昌古城评论建昌古城周边酒店 建昌. |
2008-06-25 luopan.com |
(匿名) 正月初三,南城习俗,不可走门串户,闲着无事,想到今年是南城建县2200周年,一股怀古的情思驱使我独自寻盱江岸古城墙漫步。静静凄凄的古城墙,面对滔滔北去的盱江,满目凄凉。与城内的春节气氛形成巨大的反差。城内的人们仿佛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尽管过年的鞭炮炸响成片,而它却像畏缩在屋檐下的乞丐。小时候见过的城墙旧貌早已不复存在,原先周回十多里的古城墙仅残存盱江西岸一段了,若不是这段城墙有防洪作用,恐怕也早已夷为平地了。我没有梁思成先生那种抱着北京城砖流泪进而慷慨陈词发心境与胆略,但面对此情此景,只能扼腕痛惜。因为它对于展示有着2200年建县史、素有“礼乐之邦,文献之府”的南城古城风采,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南城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县治在汉、晋、唐时期几经变更,至北宋元丰八年(1085),定为现址。当时的建昌军知军事郑炎组织修筑了南城的新城墙(即现存的城墙),新城墙的规模东至盱江西岸,西至建昌大道,北至五金厂,南至水文站,“开四门,东曰武胜门,西曰仪凤门,南曰通会门,北曰朝京门,为江西诸邑之冠”。古人修筑城墙,主要是为军事防御而建,因此,历代的战争都以攻占城池为重点。南城是建昌军(府)和县治所在地,“扼五岭之咽喉,控三吴之襟带”。是江西战略重镇之一。所以,历代战祸所及,它都是主要的攻击目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每当战事结束,当局又都会进行修缮,最晚的一次全面整修是在光绪十年(1884),现存的城砖上,“光绪”字样仍然清晰可见。当然,现在用不着它来进行防御,但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古迹,它自然有着深远的保存价值。 我久久地凝视着宋代初建时期的红块石,抚摸着明、清时期修补城墙特制的城砖,心中涌起一种无名的忧虑。古城墙呀,你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你是南城历史发展的见证,从你满目疮痍的墙体,可以读出南宋抗金的悲壮,可以听见朱元璋部攻取建昌城的战鼓,可以回眸益王就藩南城的盛况,可以看到明代农民起义军的大旗,可以想像曾国藩率部驻扎南城近半年的战争态势,可以目睹日寇侵占南城的铁蹄……有位名人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残存的古城墙呵,你经历过多少次的战争洗礼,你铸就了一部南城历史进程的诗史。 前不久,一位刚到南城上任的县领导问我,南城建县这么多年,有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它的“古”,我对他说,现在能够看见的时代久远的古建筑就是古城墙了,但是破败不堪了,这位领导一脸的严肃。任何一个民族,对于自身的文化遗产都会有一种骄傲感,因为这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在发达国家,只要是上百年的东西,不管的建筑还是器物,从城建规划到环境保护都能得到很好的“尊重”。倘若是数百年或者上千年的东西,那一定捧为“国宝”。我们是不是因为历史悠久的东西太多了,这一点我不敢枉下结论。但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认识,这段近千年的残余古城墙应当受到认真的保护,让它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余热”。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打古文化这张牌,没有古迹的地方还在花巨款造出“古迹”来。南城古城墙同赣州的“宋城”相比,年代只差十几年,可以说,在江西和全国都为数不多,赣州通过对宋城的维修,打出“宋文化”的牌子,把赣州名声呢感炒得红红火火,赣州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业都大受其益。我们常提到临川文化开发,保护好这段古城墙,至少可以说是临川文化开发的一部分,也是对南城历史文化沉淀的发掘。采取积极的办法去维修保护古城墙,并借此开发新的内容,对于展示古城风采大有益处。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7423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