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近南充西山汉代崖墓群 游记 |
[游记]走近南充西山汉代崖墓群 游记 |
2008-02-23 caryouyou.com |
发表人:hnanv时间: 2007-10-19 03:23:15浏览次数:2TAG: 走近南充西山汉代崖墓群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class="wr"><tbody><tr><td class="gray14">“西山崖壁上怎么那么多洞子?那些洞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5月9日,记者到西山采访时,这是游客谈得较多的问题。记者用随身携带的细绳对这些洞子进行了估测,这些洞子一般长约3.3米,宽2.4米,最小的长、宽、高均只有1米多。由于天气炎热,有不少游客在洞中或弈棋娱乐;或纳凉休息;或看书学习。 <br /><br />汉代崖墓无随葬品遗存 <br /><br />“那些洞子是汉代崖墓,崖墓内无随葬品遗存。”西山治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山共有99座汉代崖墓,这些崖墓分布在西山的峭壁悬崖上,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崖墓均有墓门、墓道、墓室,有的墓室有左右两个棺台,一个墓一般只有一个墓室,但是有的墓有耳室,棺台达5、6个之多。 <br /><br />据介绍,在南充其它地方发现的汉代崖墓中,往往有铜兵器、生活用品、侍者、家禽、有的还有陶案、陶耳环等。甚至还有金、银、玉器和钱币。从墓葬规模的大小和墓葬品的厚薄,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和贫富情况。可是西山汉代崖墓群,因历经沧桑,逐年暴露,所以无随葬品遗存。据了解,明代才子任瀚辞官归故里,就在西山一汉代崖墓内潜心学《易》,人们就把这座崖墓称为“读易洞”。 <br /><br />汉代崖墓见证南充历史 <br /><br />坟墓,是埋葬人类尸体的洞穴。封土隆起的叫坟,封土与地面相平的叫墓,因为他们的用途相同,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墓葬。人未死先修的坟为“生坟”,生坟称为“寿藏”,也叫“生基”;人死了才修的坟叫死墓,死墓称为“佳城”。已毁的古代房屋居址(古遗址)是人们在世界上生活的遗迹,坟墓(古墓葬)是人们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遗迹,两者都是当时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墓葬不仅是尸骨的掩埋所,还是人们宗教信仰的反映,也是当时人们生活的缩影。 <br /><br />“西山汉代崖墓群是研究南充当时政治、经济和丧葬制度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南充历史的实物资料。”市西山风景区治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充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为巴人之国(“巴子国”)辖地。战国时,约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巴子国”国都从垫江(今合川)迁阆中,南充为“巴子国”之地。 <br /><br />汉代崖墓静述漂亮传说 <br /><br />正因为南充古代为巴国地,是巴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后人把西山汉代崖墓称为“巴人洞”。 <br /><br />据介绍,西山汉代崖墓群,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漂亮的传说:西山上有100个“巴人洞”,人们数不清,假如有人从1数满100,他不仅可以百岁长寿,而且还能从第100个洞内得到无数财宝,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后来不断有人去数,有的只数到了88个,最多的也只数到99个,几乎没有人数上100,因而都得不到财宝,也无缘活到100岁,更不能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 </td></tr></tbody></table><p> |
转自:http://www.caryouyou.com/action_viewdetails_itemid_27846.html6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