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蜀南竹海游记

[游记]蜀南竹海游记

2007-09-10    dowowo.com

宜宾,蜀南,百里方圆,全是竹。中国人爱竹,是因为中国人特别象竹。
在悠悠三千年的华夏国粹里,竹是诗,是酒,是歌,是画;那种令人沉醉,令人心悸的阴柔美,东方人的美。风霜雪雨,四季不同,竹的色调也不同,人们对她的评价更是不同。舜帝南巡,死于苍梧,爱妃额皇、女英,明知夫君已去,仍千里奔丧,双双自坠于湘江。她们悲恸的身姿化为摇曳的竹竿,伤心的泪水便化为竹竿上的点点竹斑,凄凄婉婉,悠悠潇潇,此为潇湘竹之由来。后来什么“潇湘妃子” 、“潇湘泪” 、“潇湘院”皆典出于此。
经屈原、韩愈等宗师的渲染,一说到湘君、湘夫人,就使人想起竹林,一见到竹林,就想到女人的泪。尤其是下小雨的时候,那点点玉珠顺着细窄的翠叶蒙蒙洒落,如泣如诉,缠缠绵绵,哀怨娇嗔,令人心碎。在蜀南竹海,有一种唤作“慈竹”的竹,纷纷细雨中,更显得圆润剔透,娇翠欲滴,一摆一动,送万种风情,显百般诱惑,任谁,都想走过去轻轻摸她一下,似乎在轻轻拭抹美人的眼泪。这种怜怜无助依偎在你胸口上的感觉,正是竹雨再飘来,人,马上就能生出那永不泯灭的天良。 还记得唐代“竹溪六逸” 、西晋的“竹林七贤”吗?七贤中我最喜欢嵇康。他除了爱喝酒、死得可怜、一生潇洒风流外,最让人称绝的,他还是个音乐家,在竹林中,他谱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今书籍传奇里对此曲记载颇多,可惜失传。没听过也好,可令后人任意想象……。晚霞时分,竹海之中,阮籍、刘伶等酒仙,盘坐在落满竹叶的地上,烫上一壶菊酒,或泡上一壶竹茶,一阵微风透着竹林间隙巡巡拂来,嵇康倚坐竹下,白衣白袍,面前一尾竹琴。几个美丽的少女,抛甩着长长的彩袖,随着竹风,踏着弦拍,在你眼前舞着舞着……,那是一首诗,一幅画,或者是在诗画中复活的那一曲“广陵散”。
说到竹雨,就想到竹风,竹雨是女人的泪,竹风是男人的诗,加在一起,旋回起伏,抑扬顿挫,任你遐想,那是爱也是竹的诗韵。
天生万物,代代衍化,无论是谁,都应有一个灵魂。竹也一样。竹干中,空空的,隐一股清白浩然之气;竹节处,鼓鼓的,显耿耿孤傲不屈之节;竹间,沙沙的,涤无尽浮华红尘之恋;竹林里,柔柔的,卷丝丝春花秋月之帘。偶在竹径行走,一瞬间,灵台清澈,明心见性,有风掠过,气血舒张,那浩浩荡荡的清气,使人触觉到弃绝杂念的禅界,士大夫讲究气节,所谓臣节、国节、妻节、子节者也,唯遇高风才得名节。何谓高风?即霜寒之风。愈是霜寒,愈是清冷,竹干愈挺得笔直俊拔。古人将孤松、寒菊和傲竹并称“岁寒三友”,百代千朝,称诵不绝。当知竹子除了这似水的柔情,还有那倔强阳刚的一面。
在竹海,竟然没有一棵杂树。无论多粗多壮多有来头的树,只要你不是竹子的同类,就必然被千万杆竹木层层包裹,压干养分,困于孤城,枯死绝地,最后,化为竹海的养料。过往之辉煌,不留一丝痕迹。天下树种说到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患难相助,荣辱共生的群体意识,也唯我竹君!
这些才是竹的灵魂,竹的神髓,竹的奥秘,竹的精神所在。所谓竹的精神,不是中国人的精神?
蜀南竹海,与别处竹海不同,其林中,有溪,有石,有桥,有瀑,曲曲弯弯,高高低低。如你漫步到竹径的山泉旁,俯下身来,双手一捧那沁人肌肤的泉水,泼在脸上,凉凉的,滑滑的。站起身,深深吸一口天地清气。再静下来,瞑目倾听,无穷无尽的竹海中那巡回激荡的阵阵沉涛,你用心,必可感触到百里外的层层远山。然后,你背着手,昂起头、缓缓地、不徐不急地继续往前走。拐过一道竹岩,百米开外,薄薄的水雾里,朦胧所现,一座根根绿竹搭就的酒楼。一股肉香气,一股融入竹海而不能以荤素来品评界定的肉香气,被潮潮的轻风徐徐送来,那是竹筒饭。竹海里,竹子自然多得是。用竹下的清泉淘一把白米,盛入新鲜的竹筒里,放进几块用松脂细细熏制的腊肉,后上盖子,再在干柴与竹叶上燃一把火,架一个锅,把竹筒蒸熟。此时,你告诉自己,天下间所有的大事皆可放下,你只想吃饭。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凡清雅之士,都在庭园里种几棵竹。佛祖释迦牟尼刚出道时,将经的第一座寺院,也就是全世界的第一座寺院,就是竹子搭的,叫“竹林精舍”。观世音菩萨也一样,拜观世音的,都知她身后有一片紫竹林。记得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他的恩人---当时已归隐的介子推,派兵逼他出山做官,可介子推不愿,背着老母躲入竹山。晋文公放了一把火,不一会儿,山上的竹全烧光了,介子推母子也烧成焦碳,却始终没有出来。一代隐士高人死于竹山,也算归得其所了。
蜀南竹海,古代的名士来过不少,如李白,黄庭坚等,也隐居过一些高人。每个觉得做人不做官更重要、人格比功名更珍贵的孤臣书子,都会有飘然出世之感,都会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慨,都会喜欢种竹赏竹伴竹。这便是竹的高洁。除了名人雅士,老百姓也爱竹。几千年了,人们歌竹林而悦目,制竹椅而坐躺,造竹板而击敲,扎竹筏而飘荡。时而还舞竹剑而激昂,吹竹箫而回肠,品竹笋而滋生,书竹简而飞扬。人与竹,竹与人,那么多年了,又岂能分扯得开?竹任人砍伐,任人派遣,却从来没有索取过什么回报,这才是竹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此次观竹,最叫绝的是在百里竹海上空坐缆车。据说,只有蜀南竹海才有。竹林可透悟人生、涤荡红尘,那竹林上面呢?可是俯视天界?那浩淼无边,壮阔无边的翠色之海、绿色之浪……。丛丛竹中,间歇几户人家,白云深处,错落几座红崖,漫山锦绣,尽入诗画。诚所谓“水中更见竹精神”。林海里,隐隐约约的千百条溪流激起层层水雾,团绕在条条竹枝间。再与竹叶溢出的缕缕清气合为一处,化作袅袅雨烟,旋转着,交合着由一种无形的力量将这漫山遍谷的清白神灵之气,凝聚饱满,迸发出来,尽意地抛向高空……。我们坐在空中缆车上,享受的,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由于天青云淡,四野空寂,每座相距二三十米的缆车,视听度都极为清晰,可以相互谈话、打趣,这竹海将人与人的距离,将人与人的感情,又拉近了许多,许多。只有在高空上,你才能真正领略到什么叫竹海,才会发现自身的渺小,才会感佩大自然的神奇,此刻所见,才是竹海的气魄、竹海的抱负,也是竹的胸怀,中国人的胸怀。
来到蜀南,观此竹海,在南国清越的古筝伴绕下,起体悟禅理,去凝思诗韵,去超越美学,去倾注柔情,去洗涤心灵,去舒展经脉,去奉献自我,去修磨心性,去索人生之秘密和宇宙之伟大,去吸纳山川之灵秀和日月之精华,去将自己融入这干干净净,清清白白,透透彻彻的竹世界里……。唯有此,你才会爱上这些竹,这片海,以及这竹子的精神。
如果你是中国人,就该有这种精神。

转自:http://bbs.dowowo.com/thread-1310-1-1.html3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