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游记 居功至伟的泸沽湖 |
[游记]再游记 居功至伟的泸沽湖 |
2008-06-13 live.com |
2005/12/7 打开这里开始往上敲字的时候,我有一种拿微波炉热饭的感觉,仿佛一道甚合心意的菜,虽隔了夜,但打心眼里还惦记着,于是干脆端出来热热,先落一不闹心了再说…… 有时候人在旅途中容易让自己产生这样的心理暗示,即道路越是艰难,便越是会迎来动人的景致。这道理在泸沽湖得以验证,算是没枉费了这一路的颠簸。当我站在泸沽湖岸边的那一刻,我心里由衷的发出“胜景”的赞叹,脑子里闪出的美好词汇统统都觉得有点徒劳,只觉得得拿“大音希声”“大像无形”这样终极语境的词汇去描绘。 猪艚船里的那些摩梭脸孔并不俊俏,但皮肤、神态、肌肉走向,都很匀整,甚至可以说是清澈,没有任何挣扎和纠缠的痕迹。笑起来也是满脸的纹路,然而是在原始的、古朴的、纯净的笑容上展开的。我目光所及之处,他们一点也不羞涩的眼神让我感动。 走婚的习俗并不像杨二车娜姆笔下一般香艳,女儿国的故事,我看倒是好事者选了其间的传奇部分,编排出来调戏那些窥视者,满足整个都市文化中像我们这些拉着窗帘过日子的饮食男女的好奇心的。走婚,仅仅是别人婚姻的一种形式,它不可复制,而且离开了这片背山靠水的村落,也不具备与任何城市文明下的爱情相比较的基础,它只能活在那里,它靠那个地方存活,它靠泸沽湖每天分泌出来的原始气息延续着。 不过,作为跋山涉水进入这片处女地的外来者而言,我禁不住反感这里已经清晰可见的商业文明。一想到这最后一片净土也开始偏离纯粹,想到这群山环绕下的原始气息终将消散,想到原汁原味的女儿国风情大抵也要被汉文化稀释掉,就忍不住怪他们是要糟蹋了这一方水土。可这又分明是悖论。我们自己享受着城市文明下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为了对抗审美疲劳,才不远万里跑到这里来换换胃口,我们无权对人家仅仅是想过上好日子而流露出的殷切目光说三道四……事实上,欲望制作问题,伤春悲秋是转换问题所指的对象,却什么也解决不了,所以也许只好宽容。
|
转自:http://antara365.spaces.live.com/Blog/cns!B4E98B3470B45657!330.entry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