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位于卧龙区后庄村的“农家乐”景点吸引了第一批组团旅游的54名游客。他们利用双休日带着家人在独山、麒麟湖、月季园等郊区景点游山、玩水、赏花、摘草莓,吃农家饭,在南阳“家门口”玩得其乐融融。 近年来,卧龙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科学定位,发挥特色,围绕建设“三产大区、工业强区、城郊型特色生态农业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形成了规模,一个绿意盎然环绕城区40公里的绿色长廊框架已基本形成。为了让该区的旅游景点走进更多市民的视野,该区通过举办“金秋卧龙郊游采摘文化节”、“卧龙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文化搭台、农贸唱戏,把文化、旅游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城郊型特色农业亮点,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 卧龙区区委书记田向和告诉记者,国家旅游局今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已成为当前市民假日出游的新风尚。今后,该区将以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使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该区还挖掘临城山水、近郊农业、传统文化和中心区位资源潜力,捆绑整合紫山、麒麟湖、冢岗庙水库等山水田园及历史人文资源,围绕市民“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突出玉山、群湖、圣贤、名园、古镇、新村等特色,以二山(独山、紫山)、三水(龙王沟水库、打磨石岩水库、兰营水库)、四园(潦河农业示范园、石桥月季园、龙兴万亩石榴园、蒲山千亩仙桃园)为重点,开发建设龙王沟生态文化旅游区、张衡科技文化旅游区、潦河科技农业示范区和地雅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区,发展旅游道路沿线及近郊金岁月生态园、兴达锦绣植物园、地雅汉风园、西蜀农园等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和农家乐、特色村等观光农业。把传统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一体化开发,连点成线,为游客提供离城区最近、最为便利、最有南阳人文底蕴的山水园林和乡土文化游乐园。同时,围绕农业观光旅游,该区投资3000多万元,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新修建了龙凤路、龙祥路、靳小路等乡间道路,开通了麒麟湖、独山等景点的旅游专线公交车,如今,已形成了南沿龙凤路、北接龙祥路、环绕市区西北的多条近郊休闲娱乐一日游旅游线路。 卧龙区区长王吉波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该区还将推出“三村一镇”,把近郊七里园乡达士营村开发成旅游主导型休闲餐饮采摘区,把龙兴乡后庄村打造成果草牧沼游生态示范村,把青华镇王陈庄村培育成食用菌产业支撑的特色村,恢复石桥古镇风貌,发展旅游小城镇。通过“三村一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对旅游产品的研发、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业,使之成为旅游业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