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川大学古琴社

[游记]四川大学古琴社

2008-01-16    netsh.com

11月24日,南京六朝古刹鸡鸣寺内,怀着对古琴艺术的热爱,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0多位学子济济一堂,研讨琴学,交流琴艺。由南京大学古琴社与四川大学古琴社、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在一片钟声琴韵中拉开帷幕。

本次论坛主题为“琴学与传统文化”,相对于过去其他的古琴活动,更侧重于学术性。承办者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一个琴学研讨的学术平台,让学术走入古琴,让古琴走入学术,让琴学研究在高校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也促进各高校间的古琴文化学术交流。目前,已收到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等10多所高校同学及老师的近30篇论文。

论坛内容包括学术讨论会以及专场音乐会。25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来自各地的著名琴家,演奏了不同风格的古琴曲,让同学们领略了传统礼乐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神奇意蕴。会议期间还安排了昆剧欣赏、游览南京名胜等文化活动。

古琴在中国古代又称为“七弦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居于 “琴棋书画”中的首位,地位之高,影响之大,远非其他乐器可比。中国文化的人文价值里,古琴具有远超一般乐器的内涵,被成为“道器”,为中华之“国琴”。古琴艺术不止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文人生命境界的表征,弹琴的目的,并非在于演奏,而在于“养心”,籍着琴乐的渐浸熏习以变化气质,领悟生命的意义,体认宇宙的道理,成就自我的人格生命。

古琴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虽然得到了世界公认,但却面临濒危,当今许多年青人不知道古琴为何物,将它与古筝混为一谈;不少弹琴者对手势指法等表演技艺的重视超过了对古琴音乐灵魂——琴学文化的重视,古琴逐渐退化成了一种技艺专科,弹琴技巧掩盖了文化精神。因此,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不仅要精进演奏技艺,更必须踏踏实实地爬梳故纸、研读文献,探究古琴的文化精神与历史脉络,为往圣继绝学。

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不仅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地,也是文化传播的中心,早在先秦,已成为琴学文化发展的要津,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言子,曾长期在吴地“弦歌化俗”,教化民众,汉代蔡邕,也曾“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自唐而降,江苏人才辈出,琴学大师相继不绝,如宋元时期的朱文长,明代徐和仲、松江刘鸿、姑苏张用轸,娄东陈爱桐、徐青山、常熟严天池等。江苏同时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琴学流派,如:浙派、江操(松江派)、吴派、虞山派、广陵派。因此在南京大学举办“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之所以在南京大学举办此次会议,还因为古琴与南京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邀请山东琴家王燕卿传授古琴,率先将古琴作为国乐引入高等学府。时隔九十载春秋,在今天物质昌盛、经济发展的时代,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古琴社团,首先发起全国高校的莘莘学子,共同承担起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以弘扬琴道精神为己任,传承中华礼乐文化琴道思想,修身养性,以琴会友,共同提升人文修养,让古琴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利益当代。

转自:http://tw.netsh.com/bbs/704041/html/tree_26621917.html5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