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城市大学地图:四川大学校园之行像旅游 |
[游记]城市大学地图:四川大学校园之行像旅游 |
2008-07-01 21tx.com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川大学生正在图书馆读书。彭丹/摄影 川大每年在京录取200多人 招生计划连年追加 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蓉军说,学校在京招生情况比较理想。因为多是强势热门专业,每年200多名招生计划都可在一志愿录满。学校已连续数年在京追加计划。来川大读书的北京学生知识面广、后劲儿足,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更增强了川大对北京考生的信心,2008年在京招生计划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录取结果显示,川大2006年文科录取平均分高出北京市重点线47分,理科高出49分。2007年,学校在北京的文理科录取平均分均高出重点线40分,理科录取平均分高出重点线66分。 李蓉军介绍,川大近年发展迅速,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37个,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五。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军事以外的全部121个本科专业。除生物、数学、生命、历史、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及相关学科领域外,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化学、信息、内科学(呼吸、消化)、外科学(普外、骨外、胸心)、岩土工程、核技术与应用、法医学等均有较强的学科实力。 北京招生组负责人、川大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郭勇说,本科教育强调基础扎实和知识宽泛,在川大这样的综合大学里更易实现。文、理、工、经等各学科相互渗透、补充,利于宽口径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学生到外地学习,和其他地方来的学生交融,也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彭亮认为,学校虽地处西部,但交通发达,四季温差小,适宜读书学习。北方学生在气候、饮食等方面都很适应。学校建立了奖、贷、勤、补、助、保、免7大保障体系,经济困难的优秀生可安心学习。 口腔医学、化学等专业连续数年实现100就业。因为人才培养上的突出贡献,川大获得“航天科技人才贡献奖”和“十五期间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2007年,岗位需求和毕业生之比平均为6∶1,保送研究生1300人,全校20的学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6届和2007届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分别有94.92和94.55回京工作。余下的或去广州或留在成都工作。 爱上川大 留在成都 赵昱辉毕业于北京市62中学,是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新闻系硕士。当初为报川大,他和家人专程到成都考查,结果让他满意,宜人的气候和诱人的美食更让他喜欢。
|
转自:http://exam.21tx.com/2008/02/02/11080_2.html5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