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仁古镇 |
[游记]安仁古镇 |
2008-05-22 baidu.com |
安仁古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古镇的魅力,就在于它积淀了厚重的民俗历史文化底蕴。如何依托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如何永葆安仁古镇的魅力?当地党委政府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形式 小场镇变“川西周庄” 政府措施:充分利用流经古镇的斜江河和桤木河,打造成“东有流水西有道,南有江河北有山”及“双河抱城”的水乡格局 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大邑县安仁古镇,在记者的记忆中第一次结识古镇安仁是在1999年的秋天,送一个大学毕业的朋友到安仁中学当老师。与许多川西坝子乡下小场镇一样,除了零乱的集市外就是一些大片大片的农居房子,除了知道那里出了个“闻名”全国的典型大地主——刘文彩外,看不出与其他川西场镇有什么异样,那时更没有闻名全国的民间最大的建川博物馆聚落。 两年后,古镇面容到底变化如何? 成温邛高速路上,车子一路狂飙。远处一座座村庄掩映在白茫茫的晨雾里,就像一幅由画家刻意泼墨的水彩画。已经深秋了,美丽的川西坝子依旧像一位打扮入时的时尚女子。当记者走进这个掩映在苍松翠竹下的古镇时,立刻被眼前古镇古色古香的古典神韵所震慑,原来这个当年“闻名”中外的古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今非昔比,古镇上建起了一排排富有川西民俗格调的民居,曾经破烂古朴的民居已被修整一新,丈高三层,青砖灰瓦白缝,上面雕刻着富有川西民俗的花格窗子,朋友曾经任教过的安仁中学更是变得古色古香,洋溢着中国古典建筑古朴的美。 顺着蜿蜒小河,穿过青青垂柳林,记者踏着青石小径,走上小木桥凭栏远眺,躺在河边青幽的草地上,享受秋阳的煦暖。“一曲清流绕古镇,千竿翠竹隐新村”,安仁古镇农民新村旁流淌着清清的河水,岸边绿草茵茵,翠竹挺拔,上书“古镇新村”、“仁者安仁”的嶙峋怪石引人注目。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在推进“三个集中”“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流经古镇的斜江河和桤木河,打造成“东有流水西有道,南有江河北有山”及“双河抱城”的水乡格局。“水乡安仁”、“川西周庄”,使游客一到安仁,就感受到浓浓的水文化气息,为这座古镇增添了不少的灵性。 内容:传承文化永葆魅力 政府措施: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安仁的城镇和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 在古镇转悠时,记者不知不觉地被一阵熟悉的旋律所吸引,原来这个占地500多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就静卧在安仁古镇广袤的原野上。庄严肃穆的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大门旁和院子里穿梭着不少身穿灰色八路军军装的保安人员和工作人员,售票窗口里飘出来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宽阔的廊道上、路边上随处可见石头造型的古朴喇叭里,传出阵阵慷慨激昂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八路军军歌》、《铁道游击队队歌》等歌曲。
|
转自:http://hi.baidu.com/%CD%F2%D4%B6%B6%AB1002/blog/item/67dfcc25ead72e6235a80f6e.html3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