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老公馆群落” 编前 一座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的故事,都离不开一座城市的老建筑。很难想像,一个占地21.4平方公里的古镇,竟完好地保存着20多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规模不凡的老公馆。更让人吃惊的是,一条全长仅300米的古街,就有当年军阀显贵在此修建了公馆宅第达8处之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镇文化的一项重大发现。 古琴悠扬,一张张精美老建筑的照片在电脑显示器上次第出现;伦敦腔的英语解说字正腔圆:a n r e n ,a n a n c i e n t t o w n o f d a y i c o u n t y (大邑县安仁古镇)……11月9日,在成都参加欧洽会的英国图片商里普顿路过四川安仁镇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时,再也迈不动脚步了。虽然老公馆当天的洽谈预约已经排满,但里普顿硬是要求对方从午休时间里挤出半小时,商谈如何把“这批奇妙的建筑介绍到英国”。究竟是一批怎样奇妙的建筑让里普顿如此着迷?究竟在这些照片背后埋藏着怎样的稀世珍宝?昨日,记者寻迹走进安仁古镇。 觅踪:安仁古镇暗藏玄机 距成都37公里,大邑10公里的幽静小镇,便是古镇安仁。 安仁在秦汉时就是蜀郡重镇,而上世纪初,这里更是枭雄辈出———以刘文辉和刘湘叔侄为代表,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至今人们仍忘不了这里当年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连长营长数不完”的说法。然而时过境迁,近百年后的今天,当记者走进安仁的时候,当年的豪门林立,“西南最繁华的小镇”、“内地商埠”、“西南‘外滩’”已不复存在,感受到的却只有古镇的宁静与安详。 到达古镇已是下午时分,镇上,三三两两的老人,晒着太阳,眯着眼古道热肠地望着路上的人来来往往。偌大一个镇子(占地21.4平方公里),一时间要找到让里普顿着迷的那些公馆,并非易事,因为据说,散落古镇的20多座公馆(当年共40多座),除刘文彩公馆等几个现已对外开放参观外,其余的10多处公馆,由于历史原因意外完好保存至今,但空无人迹的老公馆———却拒绝任何人参观踏访。 还好,说明来意后在有关方面人员的配合下,记者终于获准走入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最大规模老公馆群”。 探寻:谁家子弟谁家院 树人街,公馆最集中的一条街,是当年安仁镇有权势人物的一条“官街”,有8位军阀显贵在此修建有公馆宅第或铺面。仅300米长的老街,竟有8个大公馆悄然掩映其中。 老街南北走向,几米宽的石板路笔直延伸,当年就有这么直这么宽的街?按当时建筑习俗,算是有开拓精神吧。石板路的两边,乍一看,都是整齐排列的古朴商铺,然而就这商铺后面,却隐匿着惊世秘密。 从南进入老街几步路,左边是杨孟高、刘元琥公馆,记者径直被带到了老街中段、公馆群里最大最豪华的公馆———刘元瑄公馆。 刘元瑄公馆由前院、内宅院、后院组成。临街,一扇黑色的厚重木门被打开,乍一看门脸,不像刘文彩公馆的豪华与抢眼,但一走进去,扑面而来的宏伟建筑让人眩晕。 走过“一门”细长的甬道,跃然眼前的是精美的“将军盔”浮雕,西式的镂刻门楼,木窗雕花,尽显豪门府邸的气派,之后,才真正接触到公馆的“二门”(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门)。 来到前院,张之洞手书的“凤棲高梧”古匾,一棵金桂———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当年用过的布满青苔的石缸、房屋的气派与空旷,无不诉说着主人当年的身份与地位。相比用于接人待客的前院的豪华与气派,供家眷居住的内宅院显得精致温馨一些,与外界只一墙之隔的后院供管家等下人居住。 其整个建筑空间的中西合璧加上装饰和一些现代材料的应用,如彩色玻璃饰件、拼木地板、砖雕、灰缝勾线、石刻、木装修,尤其是乡土“灰塑”与乡土题材的结合在大门、廊柱,拱券等细部上的广泛出现,使得这座公馆无不流淌着当年建筑的最时尚元素。 随后记者得知,让里普顿着迷的照片许多就是该公馆的写照。而与此同时,记者才知,刘元瑄原是著名起义将领。 据了解,像刘元瑄这样的公馆,除了在树人街的8座外,在相邻的维星街口,还有乐述言公馆、乐自能公馆,迎宾路的张旭初公馆,天福街的刘体仁公馆、廖玉廷公馆等十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