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菜花谢的日子里,我/黑脸琵鹭/MIB一道踏上了崇州的调查之路,早上九点,崇州市林业局的车在成都市林业局门口把我们接到了崇州,在崇州市林业局作了短暂的交接之后,由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王磊主任安排我们这两天的行程。在崇州市林业局的办公室我们还看了一下当地林业局收到的群众送来的草鸮的雏鸟,据说去年崇州市林业局一共收到了13只鸮的雏鸟,听得我们口水长流,随后我们到达了九龙沟。 九龙沟真是个避暑圣地,温度比沟外低得多,还没有到五一, 已经有不少游人了,而且令我很happy的是,有不少PPMM,我们一进山门就听到某钩嘴鹛的叫声,进沟之后,沿溪流向上,两旁是嶙峋的峭壁,九龙沟在两列似刀切开的缝隙中蜿蜒,大约爬了半个多小时,迎接我们的只有4只白顶溪鸲和一只绿臭娃,向当地轿夫打听之后,得知沟里旅游路鸟已经鲜见,只有走“毛路”还可能看到些鸟,我们在向组织汇报了情况之后毅然放弃了九龙沟的调查,下山途中碰到了白鶺鸰和白顶溪鸲争夺领地,野外的白鶺鸰是要干净,漂亮得多,不如城市里的赃兮兮,很猥亵的样子,后来又碰到了蓝鹀的雌鸟,午餐以后转战梅花寨,因为曾听人说过梅花寨鸟况不错。 到了梅花寨方向,我们直接去了旁边的古寺,我们决定绕寺而行,这里有一些针叶古树,刚走不到几步,就碰到一只松鼠,耳朵上还有竖着的毛发,松鼠爬树果然厉害,两人粗的树木一会儿就爬到树冠层去了,然后在一个围墙隘口的地方碰到一个鸟潮,大抵是些绣眼,绿背山雀,大山雀,沿着山路一直走又看到了火冠雀,再过去,看到很多领雀嘴鹎,有几只白头鹎也混群了,返回的路上看到某隼低空快速掠过,当时已是四点过,估计是归巢,但是要找到它的巢穴,实在是太科幻了。 随后下起了毛毛雨,我们打算晚上在鞍子河保护区去歇息,但王主任可能觉得保护区内环境太差,于是就把我们安排到了苟家保护区的宾馆住宿,晚上还认识了桉子河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的崔绍成科长,并由他主要负责我们明天的调查安排,在我们晚餐的背后,看到正在修建一个水电站,王主任说是经过审批的,从第二天我们路上的观察来看,这个水电站确实对周围的影响不大,晚上我们一行在房间里整理了一天的调查结果,黑脸琵鹭和MIB早早的睡了,我却被旅店里的电视迷得不可开交,因为这里能收到一个Zmuisc的印度音乐台,对酷爱世界音乐的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直到深夜才睡去,此时窗外已是大雨瓢泼,睡前祈祷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 的二天一早六点我们就起床了,但雨还在下,等到六点半雨小了些,我们决定先到旅店背后的山上看看,但是天气实在太糟糕了,升腾起的水雾和绵绵的小雨让我们只能看到五十米左右的地方,虽然远方的山腰露出了半个太阳的脑袋,但我们还在水雾中跋涉,真够惨的,这一趟真的没什么收获,煤山雀和烟幅毛脚燕应该算还值得说说的。下了山,崔科长早已在旅店门口等我们了,我们一行坐着一个世界银行捐款的皮卡进了桉子河自然保护区,鞍子河可真是个好地方,上山正是日升之时,蒸腾的雾气为两岸的山脉穿上了一层薄薄的雪纺,犹如一位卧在水边的新娘,这时回想起“氤氲”这个词来形容是多么的贴切,保护区就是不一样,原生的植被是五彩的,正是这样,生命才充满了多样性,我在这如梦的远古境地呼吸着最原始的空气,公路已经修到了保护区的,交通其实很方便,路上崔科长给我们指了原来保护站的遗址,我们看到由于山体的滑坡,保护站的屋顶被砸出了很多大窟窿,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和保护保护区人员的安全,保护区决定另外选址修建保护站,现正在修建中,随后我们到了第一个观测点--老棚子保护站,看到了几只红嘴蓝雀,两只戴胜,当我还没来得及拍摄的时候,MIB指着电线上一只鸟说,看,好像是什么山椒鸟,很早就看过山椒鸟的图片,山椒鸟和太阳鸟是我们这里能看到的最漂亮的两种鸟类之一,但是没想到,这两种最漂亮的物种,在我们随后的调查中带给了我们莫大的惊喜,顺着老棚子我们走了几百米,看到一个大家伙在灌从中穿梭前行,黑脸琵鹭和MIB还没来得及赶过来,我已经用相机记录下了它——橙翅噪鹛。随后的一段路是心惊胆战,司机指挥着几个新手轮流在路上学车,右边就是陡峭的山崖和鞍子河,黑脸琵鹭正好坐窗边,当时那个寒啊~ 很快就进了山门,山门两旁原来是个度假村,可以由于当时公路没有即使修好,导致这些投资全部打水漂去了,嘿嘿,看来做地产投资还是要担不少风险的。公路止于万扫坪,我们也开始了山里的调查,刚下车,就有两只噪鹛大小的东西从车轮下窜过,下车的时候保护站的同路人还听到锦鸡的叫声,我们在周围被苔藓和蕨类植物厚厚包裹着的潮湿森林中穿行,偶尔还会滑倒,让人不得不对这原始的区域敬畏三分,当然,最糟的路段往往有最好的收获,蓝喉太阳鸟早已在那里等着我们了呢,我偷偷爬到铺满新鲜青苔的枯枝堆上不停的按动着快门,可这该死的镜头对焦的声音实在太大,看来以后还是得买个超声波的啊,我一个人在那里拍得高兴,MIB和黑脸琵鹭早已到其它地方看去了,可是等我拍玩了下来之后,却看到黑琵mm瓜兮兮的站在那里,原来她和MIB一道,她走后面,结果绊了一跤,爬起来就四下都找不到人了,只得又回来候着,^_^ 山上观测实在有些困难,虽然我们知道这里面有不少的宝藏,但听到声音看不到鸟我们也无能为力,于是我们决定沿公路往回走,一路上,迎接我们的是上周被董老奉若珍宝的橙胸姬鹟,当然还有捕食和炫耀飞行的短嘴山椒鸟,雌的雄的,数量都不少,也有些调皮的柳莺,从针叶林中窜出来炫耀一下又藏回去了,MIB和黑琵mm的观察记录非常认真,在保护站同志的催促下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自然,下山又是一场新手驾车演练课,直到碰到一辆像警车一样的奥托,午餐以后,保护区的车把我们送到崇州林业局,王主任安排了一辆警车将我们送回了成都市林业局。 感谢林业局和保护区同志的悉心安排,崇州,鞍子河,一块潜藏着丰富生物资源的宝地,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