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德阳散记(二)寻访平乐古镇 |
[游记]德阳散记(二)寻访平乐古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下班的钟声刚响,肖局长和邓台长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一个邀我明天去广元考察,一个请我明天去平乐古镇游览。一时弄得我不知所措,只好让他们自己帮我做决定。邓台长说平乐古镇难得去一次,不妨先随他们去;憨厚的肖局长顺从地表示了理解。他们对我的这份热情与心意令我十分感动,彻夜难眠,凌晨六点就起了床,用了早饭,徘徊在广播电视大楼门前的梧桐树下,静候邓台长他们的到来。七点半他们陆续来到集合地点,14位同伴分乘两辆车,八点准时出了德阳城。 平乐古镇隶属邛崃县,据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候叫“平落”,改为“平乐”是近代的事,大概是取其平安快乐之意吧。平乐早在公元前150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形成了集镇,秦汉以来,即为古川南蜀道,是南丝绸之路的首站。车过邛崃市区时,就能明显地感觉到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韵。街道两侧的灯柱上挂满了古色古香的招牌,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似乎都透露出挥之不去的传统痕迹,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宁静安逸的气息;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这“九古”,把小镇打扮得如同明清时待嫁的新娘,既让人渴望,又让人心动。冲着这“九古”,我们赶紧在路边的停车场下了车,径直向小镇的核心街区走去。 小镇果然像个待嫁的新娘,蒙着盖头看不出她美丽的模样,同伴们感到有些失望,后悔选择了这个地方观光,便把主要目光投向了琳琅满目的地产品上。我则独自踏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漫无目标地转悠。平乐古镇的老街不大,我顺着路牌,穿梭于福惠街、长庆街、御王街、青则街、八店街、台子坝、草鞋街和糠市街之间,小镇上据说有30多条古街道,它们都沿白沫江两岸而建。我看到的每一条古街都是青石铺就、古老而雅致,走进老街就象走进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独具特色的远古川西民居风情扑面而来。陈年店铺悠悠地陈列在远古的街道上,或旧或新的花板窗门静静地立在街道两边,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两、三级石阶,木门槛儿,虽然进行了道路规划绿化与房屋装修,然而从那透着斑驳色彩的廊柱上,依然能昭显出历史的沧桑。临街的铺面清一色的古老,只是多了些现代的商品,木盆、木凳、茶叶、茶具、小吃、豆乳以及店铺的陈设以及店招,仍能让人心里充满着旧时的回忆。 逛了一阵感到有些累了,便来到“兴乐桥”头,看到了那棵被誉为“神树”的古榕树。当地人告诉我,平乐的古榕树和平乐古镇一起成长,小镇上像眼前的这棵树龄已达1500年历史的榕树有13棵。古榕树冠硕大,枝繁叶茂,衬托得小镇显得更加幽静、古老。 兴乐桥下潺潺流动的是白沫江。古时候白沫江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平乐镇因此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和川西南的重要水陆码头。如今江水少了许多,基本上失去了水运的功能。我下了桥沿着江边继续前行,正巧遇上先前购物的同伴,经不住生意人的劝说,邓台长下令租了两条游船,我们七人一条,在船夫的领航下,顺江而漂。天色阴沉沉的,但却无雨。船速极慢,船浆荡漾起涟漪一圈圈向周围涌动,江面上微风拂面,我的心也开始荡漾起来。同伴们不时地窃窃私语,伴着江水轻轻的水声,飘向遥远的时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344d7010008pm.html6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