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乐古镇的旅游业 |
[游记]平乐古镇的旅游业 |
2008-05-22 sina.com.cn |
上:白沫江风光 更多图片:http://blog.sina.com.cn/s/albumpiclist_4ed6712d05000rkc_1.html 位置:成都西南,邛崃市西南,距成都市区93公里 至晚在宋朝,平乐已形成集镇。宋《九域志》载:“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荣,纸市犹大。”平乐的繁荣,一是得益于水陆码头功能,二是得益于造纸业的发达(四周竹林丰富)。平乐古镇所依畔的河流,名曰“白沫江”。它汇入岷江的一级支流——南河,属岷江水系。古时,从成都平原向西发往雅安的货物,在通过岷江、南河和白沫江运抵此处时,因水浅不得不转成旱路,遂使平乐成为一个重要的水陆转运码头。 随着现代公路的扩张和造纸机械化的发展,如今的平乐已不再具有以往的优势,也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原有功能性衰退的问题。不过,镇上留存至今的古建筑、古码头、古堰、古驿道乃至古榕树,却成为可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 平乐古镇的旅游开展策略,概括而言有以下几项。 第一条是保留原有的建筑和居民。和一些地方为开发旅游而大拆大建、甚至“大移民”的方式不同,平乐古镇对原有建筑街巷采取了原样保护和局部修缮的措施。在人口调整措施上,规划人员对人口密度做了深入调研,认为现有人口密度适宜,不必进行人口迁出,从而避免引发严重的拆迁矛盾。这种做法从文化延续的角度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人和建筑一样都是文化的承载体,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他们都加以保留,才能避免文化的断裂。 平乐古镇原本具有两项功能,一是居住,二是“赶场”。只要建筑和原住民不变,这两项功能就将延续下去。旅游者来到这里,才会体验到真正的地方文化,而不是“满眼异乡客”的纯旅游场所。周庄和丽江近年来之所以倍受批评,其原因就在于旅游和商业的过渡渗透使得原有文化完全消失。我们并不是反对旅游所带来的新文化和新观念,但如果要以牺牲原有文化为代价,则无疑与古镇(城)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走在平乐古镇的街上,可以看见大榕树庇护下的几十张桌子和上百张椅子,总是有许多休闲者、赶场者和旅游者在喝茶纳凉。沿街的店铺,有坐在自家门口编织着草鞋的老匠人,经过“设计改良”而编入不同色带的草鞋,就色彩纷呈地陈列在他身旁的货架上;也有专卖当地手工艺品的纪念品店,门前的摊上和门里墙上,满是大小不同的竹篮、竹筐和草帽;更有专门出售地方零食的小吃店,“文君当炉”,热气腾腾的玉米馍馍和香气四溢的醪糟汤圆,吸引着赶集者和旅游者驻足品尝。在长庆街的一条岔口,政府还专门设立了“竹器市场”。赶场之日,附近村民将自己手工编织的竹椅、竹筐、竹背篓、竹簸箕和竹耙等竹制品送到这里出售,一百多米的大街变成了“竹器世界”,售卖竹器的老农就“淹没”在这里面,不费点心思还寻他不着。 第二条措施是改善河岸景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把初期重点放在白沫江两岸环境的治理上,起到了“点燃发动机”的作用。河岸景观工程包括河道的清理、堰的恢复、临河建筑的修缮、驳岸的修砌、树林和竹林的种植等等——总之,目的是让旅游者走在河的任何一侧岸边,抬眼望去都是可以入画的景色。凡是与古镇不协调的元素(比如现代的多层混凝土房和随意倾倒的垃圾),都一一被清理,或隐藏在岸边的竹林和树林之后。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事业。事实证明,在管理者多方征求意见,实行工程严格管理和充分发挥当地能工巧匠等措施并举的前提下,河岸景观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白沫江在平乐古镇一段,已经成为一个不收门票而深受不同人群喜爱的大公园。河堰上,有成群结队浣洗衣裳的家庭妇女;河里面,有撒网捕鱼的白发渔夫和游泳嬉戏的光膀儿童;河滩上,有不畏烈日搜寻石间小虾的阳光少年;河岸上,有掩映在竹林里品茗搓麻的各方游客。大家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共同享受这生机盎然的古镇。旅游者来到古镇,除了在古镇上游览之外,还可以踏踏实实在对岸的竹林茶园里坐下来,“隔岸看花”,慢慢欣赏古镇的建筑,古镇的黄桷树(即榕树)以及古镇的人群。还有更善于享受生活的,干脆在河岸的农家旅馆里,住上两三天,吃农家的绿色食品,呼吸农家的新鲜空气,得空再徒步攀登一趟就近的佛教名胜——金华山,或者拉上几位票友,来一场“江边川剧会”,铿铿锵锵,和夏日里的鸣蝉一较高下。 第三条,餐饮业适当外移。餐饮业常被视为历史建筑(尤其是木构类历史建筑)保护的“大敌”,因为它不可避免要带来油烟污染和防火隐患等不利因素。但是,餐饮业又往往是历史建筑参观和古镇旅游不得不开展的项目。原因很简单,对于绝大部分游客而言,在一个具有历史气氛的环境里“吃吃喝喝”,就是比简单地在里面走走看看,更具有吸引力。根据有关专家对英国各大博物馆的调查结果,游客在餐饮上的消费积极性,要远远高于购买门票的积极性。正是基于此原因,英国许多博物馆(其中很多是由历史建筑直接改造而成)都免收门票,但其内部无不精心安排一处餐馆或咖啡馆。闻名于世的大英博物馆,在加建的门厅内就安排了一个就餐面积将近一千平方米的餐厅(相当于书店和图书馆的面积之和),还将门厅的一部分用作午餐的临时就餐区。近年来被评为全英最受欢迎的约克皇家火车博物馆,不但将咖啡桌摆到了它最珍贵的展品——一一个多世纪以前出产的老火车下面,还将一个老站台直接改造成为就餐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6712d01000de6.html4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