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旧作青城山游记——2005年——讯易博客速览 |
[游记]旧作青城山游记——2005年——讯易博客速览 |
2007-07-16 |
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峨嵋的秀至今还无缘得见,但青城的幽却是不期而遇。说起青城山,我先想到的竟是《笑傲江湖》里的青城派,央视那版把青城派勾画成了一群穿着草裙,玩儿着变脸,喊着“龟儿子”的小丑。说起来,青城派那些魑魅魍魉又怎么配得起青城山这么好的气质?清晨,我们启程去爬青城山。 天阴阴的,欲雨而未雨,却十分凉爽。一进青城山门,更是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呼吸吐呐,满腹的草木露水味道,清香得我们这些受惯污染的肺叶几乎有些受不了。“青城山”三个大字是蒋中正题写,旁边有人问道:“蒋中正和蒋介石是什么关系?”不禁莞尔。 山门两边悬挂数幅对联,其中一副给我印象及其深刻: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这很有意义,我们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朋友还是对下属,都不要总是批评,总是指责,要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在不言之中达到教化的目的,这才是至高境界。我决定以后把“行不言之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青城山并不高,只有1600多米,但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必须坐缆车上去。缆车在山间缓缓滑过,满目的绿,脚下各种植物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有些枯黄了,有些新生了,自生自灭,没有丝毫人工痕迹,倒是暗合了这座道教名山的宗旨:道法自然。下了缆车步行,山间小路十分狭窄,不比泰山的宽大宏伟,那短小的台阶似乎不是让我这种北方的39大脚行走的,而更适合娇俏可人的林间仙子,莲步缓行。 两旁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山里雾气缭绕,潮润宜人,台阶和石壁上满是青苔,倒也可爱。青城山在道教里可是大大的有名,当年的五斗米教就是在这里起源而发展为“天师教”的。道教里比较一般的地方都叫做“观”,只有非常有地位的才可叫做“宫”,青城山的“上清宫”就是其中最牛的一个了。 后来的王重阳和张三丰,虽然创建的全真教和武当派各在终南山和武当山,但他们的神像在上清宫里也是有位置的,也分了一些香火。据导游说,这里的香火还算是比较不错的,虽然我看到的几个道士都比较邋遢。 好不容易爬到了最上面的亭子,按说风景该是极好的,然而举目远看,竟全是云雾,什么也看不清,想想青城山就在都江堰畔,这种天气却是平常。匆匆忙忙地就开始下山,人说下山不能看风景,果不其然,脚下一步紧似一步,台阶狭小,青苔湿滑,眼睛全看路了,根本没法看两边的花花草草了。 我真是缺乏锻炼,感觉极累,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才将将到山脚,汗水和雾气笼罩了我全身,衣服已经是湿透了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下山过程中看见一些背山工,年纪都很大了的,背着很重的油或是其他杂物,拄着一个拐棍,低垂着腰身,一步一顿,拐棍每顿在石阶上一下,都轰然一声,十分艰难的样子。 据当地人说,这些背山工,背那么多的东西,上下一趟,只得3、4块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心里十分不好受,却无从说起。 (到这儿之后就找不到后面的了,也忘了是没写还是搞丢了) |
原始链接:http://www.soon-e.com/blogss/blog_02-1517548.html |
转自: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