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成都之旅续——青城山之行 |
[游记]成都之旅续——青城山之行 |
2007-07-25 sina.com.cn |
出了寺院,我们在寺门口照了像,就准备下山了。这时我们看到那两亲家才上来,我给她们打了个招呼,就走了。人们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下山难度很大,我很害怕,简直不敢迈腿。女儿一路上跑跳着,并让我也那么做,我还是没胆量。幸好,下午和我们同路的那位男士很轻松地跑过来。他说:“放松,不要怕,就容易了!”我照着他的话去做,还真灵。途中休息时,他们夫妻问起我们,是第一次来青城山么?我说:是呀,我们从新疆来成都玩的。他们一听马上说:“噢,那么远。”我们家住成都,今天出来玩的。接着又说,我们下山走的是另一条路。我们很快来到“地藏洞”哪里有很多雕塑,形态万千、惟妙惟肖的。可笑的是一些游客使他们成了贪得无厌的凡人,他们的手只要是伸着的,手中都抓了许多张的人民币。明明是神,还那么俗气,这些神如显灵的话,一定不开心,这是对神灵的亵渎。不是吗?好长一段路上都是各种佛像,不过有的是用栅栏拦起来的,有的却在外面。同路的那位那游客说:“里面的是文物,外边的是新建的。”他的话,好像很有道理。我们又经过:九神洞、熊耳亭,女儿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好不容易来到:又一村餐、旅店,老公方便,人家要了一元钱。女儿听说后,打趣地说:“老爸,你行啊,上了个霸王厕。”我们准备坐缆车下山,从又一村又沿路上山了,没走几步,就有人拦住我们,原来是山中的脚夫,抬滑竿的。我还没尽兴呢,忙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路上,我们与那一家人又相遇了,他们走错了路,沿路返回。我们互相道别,都朝目的地前进。今天多亏了那家人同路,教会了我们下山的窍门,不然,准没那么顺利。又走了一会,听一位从山上下来的老者说:“要下雨了。”果然,两分钟后,大雨下起来了。山雨来势凶猛,像用盆子往下倒似的,不大一会工夫就浇了个透心凉,在林子里是不能避雨的。带的伞被拿出来,我们打着伞使劲往前跑,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跑到“金骊索道站”雨越下越大,唉,这山里的天真是变化无常啊!女儿先到的,票已买好,就等排队上缆车了。那儿人很多,一位警察见他手里拿了根竹棍(那是午饭前,她叫累,我花了一元钱给买的,)说:“你把竹棍扔了,到那边出站口去拿一根就行了。”人家是怕出现事故呢。我们上了第二辆缆车,做好后,关好盖子。由于密封不好,座位都是湿的。同车的还有一位男士,车很快启动了,女儿忙着透过玻璃拍照。她还激动得让我往外看风景呢,真有雅兴。我往外瞄了一眼,天哪,真吓死人了,那么高,这要掉下去还不落个粉身碎骨。缆车终于到站了,雨还下得很大,人们都在那等着雨停。我们可不敢等,我们还要赶车回去呢。说走就走,我们踩着积水,打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 又到那个卖“叫花鸡”的店了,我们决定买一只,回去犒劳犒劳嫂子。招牌上写着:“每只23元。”可那老板非要收每斤23元,我们没要他的。他还说:“扒好了,我卖给谁?”我指着他的牌子问:“这是这么一回事?”他很恼火。又无言可答,只有自认倒霉。我敢说,那个小贩的生意是连蒙代骗的。这怎么行呢?为人做事要以诚相待,才能赢得人心,这样谁能光顾他的生意呀! 我们来到小火车处,买票上了车。车到站,我们又去搭乘回去的车。那车不是按点发,只要坐满就开。那售票员很热情,拉了好多人上车,人家一看,没座位就又下了车。一会儿,车开了,买票时,我说去“假日青城”,麻烦你停一下车。他说:“好”。今天的确累了,从早晨10点到下午4点一只在上山、下山。车一走,我就睡了。不过,一路上,我隐隐约约的听到那位售票员在提醒该下车的乘客。到站了,我们下了车,好不容易回到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1efcff010006ks2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