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城山游记

[游记]青城山游记

2007-09-28    scbz.com

青城山游记

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讯:

□屈理津

过去到成都,几次欲上青城山,均因出发时遇雨而未能成行。这次刚上三环路,竟然又下起了小雨,正欲罢止行程,开车送我前往的唐绍林先生给我鼓劲说,成都这地方,包括青城山的气候,像小孩儿的脸很难把握,别看市内下雨,说不定青城山正是好天气呢。他说,雨雾中游山,更有一番情趣,即使下了大雨,我们在山脚下找间屋子,听听雨打木叶和泉鸣溪涧,采一点仙山灵气,也是一种享受。

果然,拢了温江,接到好友李伯操先生时,虽然地上积水未干,但雨已停了。到了青城山景区,只见缥缥缈缈的雾,透着霞光,把亭阁、林木、山峰打扮得神神秘秘。

进了山门,高大的林木,蹦跳的山泉,一下把门外的嘈杂给镇静了。循左边向上,薄雾遮蔽着的石板路,虽潮湿但干净。清爽的空气带着蝉的奏鸣,鸟儿的欢唱,偶尔传来古琴的声音,山林愈显静谧。

过月城湖,在步云廊索道上往右边看,原来被雾纱半遮半掩的丈人峰,现在竟显露了他神仙般的真容。但那半山腰和索道周围,仍是云雾缭绕,我们似在云中穿行,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不到20分钟,我们一下被抬升了250米,上了慈云阁。顺着湿漉漉的山脊上行,林木参天,老藤纠缠,树根交错,无不显现出这里的原始本真。林中似雨似雾,缓缓蒸腾,时有水珠滴落。新鲜湿润的空气,让人神飞体轻。

我去过不少名山,但像青城山这样林木森森,漫山参天古木,随处千百年老株,还是不多见的。李伯操先生是温江有名的园艺师,经营着60多亩花木苗圃。他对林木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路上,他不停给我介绍着各种树木的名称和习性,什么楠木、水青杠,水杉。说银杏树之长生,女贞树之长绿,高山杜鹃与河塬杜鹃之不同,分辨桂花树是否健康等,我如同听一位教授讲植物学。

在“上清宫”前,一棵1700年树龄的银杏深深打动了我。那树的母体约1
.5米直径,从皮质和枝干看,确是上千年的老树了。更奇的是从它下部又生发出4根粗壮的子树,新、老连为一体,被子树护卫于中的母体正在枯萎,看来,他即将完成一次轮回了。树的整体直径2.5米以上,挺拔高大的树杆,茂密的枝叶,遮去了宫前半个天空。来此的游人,无不绕着它一番惊叹,以它为背景拍照留念。

凡属仙山,都多雨多雾,过了“大赤天”,雾又浓了起来。轻轻的山风吹来,白雾在脚下涌动,在眼前飘移,像湿面巾拭着我的脸庞。

上了老君阁,云雾急匆匆向西奔走,我们在阁内绕了一圈出来,竟然天宇一清了。青城山算不上高山,这老君阁所在的“第一峰”也才1200多米,但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这中外游客不远千里万里,每天如潮涌来拜谒,我真不知崇尚清静自然的老道们是否承受得了。

下行过东华殿,突然下起了小雨,我们快步赶到上清宫躲避。往来于各院落门庭,我便欣赏起楹联来。青城山只要有门廊的地方就有对联。无论是书写的技艺,对仗的工巧,还是蕴涵的深意,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如“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世上烟云任变幻山中甲子自春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举目处皆见佳句,作者都是悟透人生的高人。这景区建福宫后院有幅394字长联,它的作者李济善,竟然是晚清时我的家乡通江板桥口人,这使人倍感欣慰。青山长在,楹联长存,只未见天师等神仙和题联人,可能他们都如李济善长联中所说“哪堪他沐水洪波,无端淘尽”了。

不多时,云收雨住。循来路,入宁静的山林,过清爽的道观,看心无旁骛的道人,使人顿生“事不挂心,且住为佳”的想法。

返回山下,在一茶苑品茗时,我和伯操、绍林谈起我们家乡的山来。都说随便那一座也比这青城山高,可惜家乡的山都没有青城山有名气。我想:我们家乡的山是真正的清境净土,凭着家乡人的真诚与勤劳,只要我们熟念“天人合一,人、物和谐”这部“真经”,持之以恒修炼下去,不久的将来,也会有如潮的人前来光顾。

转自:http://bbs.scbz.com/viewthread.php?tid=5956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