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青城山都江堰 |
[游记]游记青城山都江堰 |
2008-04-19 live.com |
3月30日 2008年3月30日21:38: 这些天去了青城山都江堰,就没写日志了。 结束了这几天既累且快乐的旅程回到了寝室。 这两天去了青城山,重游了都江堰。 感觉还是那么的好, 只是对青城山有那么一点的失望。 余秋雨在书中说至今仍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青城山游记。 因为上山的路上一路游者熙熙攘攘的闹个不停。 我谨记此言,深怕搅了某位雅士的趣。 一路安安静静的享受着这份期待了很久的体会。 但是,一路上真的难以抑制那份激动,看壮观的风景,自会激动。 一路上总有那么些人在练嗓子似的吼叫。 或许是看着壮观的山,喜欢以吼叫来减轻内心挤压了很久的沉重吧! 朋友劝我也吼两句,我说我吼不出来。 我只是默默的看着云雾缭绕的仙境,感悟。 释祖为了人的解脱,并没有劝人在高山平原上乱吼。 而是宁静中去寻那份解脱。 所以,深山老林中的禅院道观就有了他们存在的最充分的理由。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登青城山的那天雨下的不小。 我们在农家户里买了雨衣,在雨中开始,在雨中接束了此次旅程。 雨中的青城山更显得幽静,都言青城天下幽,雨中的更幽。 因为海拔的缘故,山中的雨很快的就变成了云雾。 能见度只有二十米。 所以你看不到高山,看不到峡谷。只能去体会身处深山的静。 上山的时候,因为时间很早,所以人很少,就我们四人。 走着就想到了那句“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青城山上半山的路全是很有了年头的沙石板路,下半山是新修的青石板。 我更喜欢被踩踏的变形了的沙石板,我可以感受到那份沉重,历史的。 青城山的路,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总是曲曲折折的,一眼难见其貌。 一段是一段的,一段是崖壁边缘的栈道,一段是飞瀑, 一段又是九倒八拐的,曲曲折折。’曲径通幽处。” 山上全是道观,一座座的,貌似不相关,其实联系紧密。 上清宫总在玉清宫的上面。不管你张道陵开发青城山有多早。你也只能在山脚“看门”。 骑青牛的老子,虽没有直接的开发青城山,但是最高的“老君阁”,就在山顶。 其余如东岳大帝,护法天尊等诸位神君也就蛰居其中了。 在山中住的那晚没遇到向往的灵异, 曾听闻山中常有灵异,亦不知是真是假。看来是假了! 晚上,雨下的淅淅沥沥,打在屋顶上干脆响亮。却丝毫不影响睡意。 一夜就那么在雨声中睡过。我住的楼的窗外就是常绿阔叶林。 一晚的雨滴身,直逼你的心灵,“小楼一夜听春雨”。 记忆或许只在心里。。 正所谓寻幽探古。在茫茫群山中徘徊,寻觅远年的记忆也是乐趣。 自然山色自不待言,可以参观张大千故居,也可以是徐悲鸿故居。 也可以在某个亭旁旁看到,哦,这是冯玉祥将军捐资建造。 也可以在某棵古树下畅想几十上百年以来,有过多少位先贤曾访道于此。 也可以细细看那匾额为何时何人所敬赠,便可略知其龄。 种种乐趣每不尽同,但又各有所趣。 趣则趣也,只是下山以后,小腿肚胀痛。 奈何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二天又重游了都江堰。 都江堰为何物自不待言。其中精妙恐无几人不知。 我感于先人智慧之时,看到某石碑。 总而会想到那句“拜水都江堰”的名句。 都江堰的水,余秋雨曾说“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不管就自然风光来言,或是是就文化之底蕴来看。 青城山不知强多少倍于都江堰。 都江堰也只是水利,统治者需要的是理由,安慰其下层民众。 青城山则不然,往往隐秘其中的是某位的得到,是个人的心。 毋庸讳言,都江堰的“开发”与青城山的名山地位都是是统治者出于某种目的的抬高。 就二者规模来看,都江堰也就灌溉川东,至于是不是,水利专家有言。 而青城山显然就更高一筹。一个宗教的发展传播总是强与几个水电站。 其中的对比明人尽知。而于今来看。 二者似乎都已不知道所谓了。都江堰已占上风。 敢问有几人真正沉溺与青灯古寺,藐视名利。 商业与传统精神的抵触总是不那么简单。 千年来商之被歧视,自然使得青灯古寺受人尊敬。 现如今,商已是开口闭口之事。看了不少的寺庙道观, 若是玄奘等远涉他乡求取真经的圣僧,知道现如今也只是“名利之器”,其能安眠呼? 历史文化风俗,总会让你措手不及。措手不及的有时候不仅仅是那么点郁闷,更多的是青城山的山。 22:52 | | | 0 |
|
转自:http://scwangkang.spaces.live.com/Blog/cns!9531E443F455A223!161.entry3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