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城山游记

[游记]青城山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攀 登 上
青宫

上青宫是青城山第一峰,凡来青城山的游客以登上此峰为荣。从滴翠桥到上清宫设有缆车,游客排队购票如长龙,空中的缆车如穿梭,车上的游客兴致勃勃的指点着江山,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气活力。滴翠桥顾名思义是林木青翠,清泉潺潺,曲径通幽,是山光水色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地方。既然来此一游,就应该包揽巴山蜀水的绝妙的风光,承揽车只能俯视全景,而不能身临其境,我决定徒步登上上青宫,上青宫到底有多高,有多远,我不知道,只是我有种决心。

沿石阶而上,一路东张西望,观山观水,拈花弄草,好不自在。久居城市,难得有此机会在深山幽林中拥抱大自然。耳听着山雀的叫鸣,目睹着芳香的山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清凉的山风,心情不知有多么畅快,完全忘记了一人独行的孤单。山道弯弯,山路幽幽,几乎没有人徒步爬山,头顶上的缆车不断传来欢声笑语给我引路。偶见一农民身背背篓靠在山石上歇脚,背篓下有一木柱撑着沉重的背篓。以前常听说蜀人何等的能吃苦,重庆到处都是山路,台阶,车辆不能通行,于是大量的棒棒军出现在街头,他们肩挑肩扛,肩负起了城市的短途运输。李白名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就难在山多,水险。峨眉山,青城山等名山大川,风光迷人,游人如织。以前,游客的消费,景点的建设和用料全靠这些挑夫一筐一筐背上去,一挑一挑的挑上去。现在有了缆车自然好多了,但还是离不开挑夫的辛苦劳动。看见他们,我的感慨和崇敬不禁油然而生。

我擦着汗,吃力的攀登着,前无行人,后无来着,只有头顶上的缆车悠悠而过,对于疲敝不堪的我来说无疑是种诱惑,但我只有一个信念,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到长城非好汉!

山迴路转,路转山迴,不知拐了多少弯,上了多少峰,遥望上清宫的庙宇还在彩云端,被云雾树木遮挡着,朦朦胧胧,有几份神秘。在一拐弯处,有个茶棚,还摆放些烟糖小零食,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阿婆,手提一壶茶,迎接难得路过的游客。我就势坐下来歇脚,一口气喝下了一大碗茶,等缓过气来,就和阿婆聊起来。阿婆一人住在这里照料茶棚,儿子媳妇住在山下,一切用度都由儿子背上来。我说这深山老林不怕有盗贼野兽吗?阿婆说,这里没有人家,也就没有盗贼,游人多了,野兽也就跑没了。我知道老人家是最怕孤独的,这阿婆也不例外吧!可老人说没办法,虽孤独些,可还有些收人,给孙子交学费够了。多么善良的老人啊!

我记得曾读过杨朔的《登泰山极点》一文中有段文字,是写作者在泰山半腰遇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虽远离山下,但也参加了合作社,不久就要搬下山去了。因而,当作者看见鸡爪在地上印出一大片“个”字时,联想到,合作化把这些居住在深山老林,星星点点的农民都组织起来了。而今,商品经济的大潮又把阿婆推上了山,农民上山,下山,都是时代潮流的涌动啊!我告别阿婆时阿婆只收五毛钱,我留下了五块钱,阿婆多不容易啊!

好不容易遇上了一对男女青年在前面艰难的行走,女青年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不断的发着牢骚,男青年背着两个包,一手牵着女青年,不住的鼓励着,再加把劲,胜利在望之类鼓励的话不绝于耳。那女青年实在太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男青年急忙递上手帕和水去。我被他们这种相互鼓励,相互友爱的精神所感动。人在困难的时候需要鼓励和帮助,信心和勇气往往就因鼓励而产生。当我越过他们,回头再看时,他们又开始行进了。在艰难的征途中,每个人的精神都有可能给别人感染和影响。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也许我这个年近半百老妇的精神也感染了他们吧。

我拖着酸软的双腿,摸着满脸的汗水,奋力跋涉。一山又一山,一峰又一峰,上清宫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仿佛我进它退,总也到不了它的颠峰。这就是俗话所说,“隔山可对话,翻山得半日”的山区效应。我两腿发软,气喘吁吁,只有以手扶膺坐长喘。我不敢坐,只怕一坐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我心里暗想,这是对自己意志和体能的考验,虽然这里没有观众,没有裁判,但有的是自己的诺言。人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的懦弱和自卑。我想起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那光辉的顶点。现在我可体会到了何谓不畏艰险的滋味了。

山 顶 遥 望 有

下午一点半,我终于以四十八岁之躯独自登上了上清宫。一阵凉风吹来,我感到一种轻松和自豪。顾不上歇息,急忙站到山巅凭眺,只见一览群山小,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大海的波涛在翻滚,成都平原,泯江如带蜿蜒流淌,中外驰名的都江堰全貌跃入眼帘,都江堰上的安澜桥是座铁索桥,横跨内江,金刚堤和外江,桥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的精巧设计使江水能达到水旱从人,分四六,平水旱。就是它,几千年来,浇灌了成都大平原,使成都大平原享受了两千多年的旱涝保收,风调雨顺,养育了几千万川西人民。

只见一望无际的稻田翠绿翠绿,像是硕大无比的地毯连着天际,一方方油菜花金灿灿开放,大大小小的农舍星罗棋布,再衬着远远近近盛开的红花,白花,红白相间,洒落在万绿丛中,简直是人世间最美的图画。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关于美丽的壮锦的神话故事,如今眼下的景色比那壮锦美多了。我不禁吟诵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的诗句。

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千秋功绩,蜀人在都江堰旁修建了“二王庙”供人们拜谒。遥望“二王庙”,香火正旺,烧香拜佛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民谣传:“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自古以来,老百姓最知恩图报,永远铭记为人民谋过幸福的人,而唾弃那些贪官污吏,更诅咒那些带着红帽子的贪官污吏。关于都江堰的精妙设计,据说至今在水利史上还没有超越的先例。它是世界水利设计的精品,是千古奇迹,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在四川,像望江楼,青羊宫,宝光寺等等这样的宏伟建筑还很多,这都是四川人民智慧的结晶啊!入川以来,我是行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廊里,吮吸着民族文化的营养,体会着民族精神的伟大。巴山蜀水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豪杰和文化名人,流芳千古。除了李冰父子,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四川成就大业的著名丞相诸葛亮等等。近代的大文豪郭沫若,巴金,不仅在中国文坛上鼎鼎有名,在世界文坛上也颇有名气,由于这些名人的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诸如杜甫草堂,武候祠,巴金纪念馆等历史建筑。至于当代伟大的革命家,领袖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大元帅朱德,大元帅刘伯承,闻名于世的外交家,大元帅陈毅,无产阶级的教育家吴玉章,大将罗瑞卿,民盟领袖张澜等等仁人志士在中国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彩四射的伟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我站在高山之巅时,见青山遮不住,岷江东流去,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遥 望 青 成 山

上青宫是青城山第一峰,高入云表,是晨看日出,夜观“圣灯”的胜地。它建于晋代,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顶峰老霄峰海拔1600多米,建一亭,名曰呼应亭,是说站在此处呼喊能听到回声。宫门“上清宫”三个字由蒋介石先生于1940年题写。宫内有很奇特的鸳鸯井,一方一圆,泉源相通,互为深浅,井口相连。“鸳鸯井”三个字由著名大画家张大千先生书写。1938年,张大师为躲避战火,携全家在此居住数年。此期间,他为道家师祖张三丰,王母,麻姑,张天师画像刻碑。大殿正壁刻有五千文《道德经》。这道德二字并非现代意义的品德之类的意思,而是对道教所奉行的自然无为的宣传,后被道家奉为道家的经典,宣传修成正果成神仙等虚无渺茫的思想。否则陆游就不会有“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坠世粉”的悔悟题诗。

上清宫最大的一大奇观是在圣灯亭观圣灯。每逢雨后天晴夏日,夜幕降临之时,山中光亮点点,闪闪飘荡,忽明忽灭,少则七八十点,多则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这是青城山的各路神仙们打着灯笼来朝见张天师。所谓圣灯实际上是山中的磷因氧化而燃烧的自然景观。可惜这一奇观只有在夏日的晚上才能看见。

上清宫还建有青城山道家园艺场,场内有许多名画家和书法家的题字。还有张献忠起义时用过的跑马坪,旗杆,石柱等遗迹。道教作为中国一大教派,由东汉张道陵所创建,老子被奉为其教祖。解放后不再盛行,可这几年却红火起来了。信神拜神的男女信徒络绎不绝,香火很旺。各景点都有由道家兴办的旅馆,茶园,道家素食,形成系列服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614eda0100010h.html4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