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洛带简介 |
[游记]洛带简介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wisdompower > 日志 2007-03-02 | 洛带简介 标签:广东 太平天国 会馆 客家 江西 洛带,名称的由来有三个传说:一说洛带原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泡香、洗脸美颜。一日,蜀太子阿斗率众太监到该处,忽见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鱼杆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抓鱼,连人带鱼跌入池塘,慌乱中腰带掉入井底,回头找老翁算账。仅见老翁坐位处留一白绸帕上书“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而绸帕掉井中堵住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镇;二说:镇旁有一“洛水”环绕,形如玉带,故此得名;三说:场镇老街蜿延一公里,状如玉带自天飘落,故为此名。)。 旧称甑子场,于三国时期建镇,是原川东到成都重要驿站。张献忠剿四川,几乎杀光了四川原住人口,天府之国荒芜千里。后清朝灭了张献忠,强迫湖广,广东,中原大批移民进川落户,落带周边留下了大量的广东移民,自称客家人,成都人称土广东,保留了原住的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现在成了客家人寻根的中心,也成了成都客家文化的旅游地。 古镇,青石板路幽幽地在脚下延伸,大红灯笼招摇地挂在屋檐,两旁商号林立,平房与木楼参差交错,古色古香,整洁亮丽。古镇由一街七巷(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组成,入夜,主街山门和七条巷子栅子门一关,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防御体系。镇上会馆众多--广东会馆(为洛带镇的标志性建筑,又称“南华宫”,始建于清朝乾隆11年,广东会馆已被有关人士认定为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会馆中堂悬挂着一幅古香古色的对联,上书"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显出一种文化上的源远流长。这里常常举行一些客家民俗活动,如"吃客家菜,穿客家衣,睡花板床)、江西会馆(又叫万寿宫)、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又称“禹王宫”。)(三馆是这里最有名的建筑 )、川北会馆,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民居以及客家博物馆、客家方言、民俗和生活方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客家文化是小镇上最显著的特点,在这里,你能听到一些“半咸淡”、带广东色彩的客家语言,尽管已经与当地的四川话有了不少的融合,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如称“太阳”为“热头”,“一日三餐”为“食朝、食昼、食夜”,穿衣,他们的话为"着衫"、下雨为"落水"……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能听到这些甚有广东特色的话,感觉特别亲切。 客家菜最著名为九斗碗: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一般每席有九碗菜。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民间视“九”为吉数。当然,也有贫穷人家放七碗或有钱人家放十一碗的,但决不能放八碗或十碗。这是为什么呢?在川西坝子上,喂猪的猪槽一般都是用石头做的,于是川西民间一般相沿用吃十(石)碗的,作为骂人是猪的俗语,所以不能用十碗菜来招待客人。桌上的菜不能摆八碗,是因为开席的时候一般叫花子(四川话中的乞丐)会前来贺喜或治丧,往往还有打着莲花闹,走到哪唱到哪,见到什么唱什么。所以不管是红喜还是白喜,主人家都信奉“客走旺家门”的道理,对于前来贺喜的乞丐,也要热情招待,只是他们吃的不是其它客人的“九斗碗”,而是一人一碗的盖浇饭。八仙桌一面坐两个人,刚好是八碗饭。所以川西民间把放八碗饭的叫做“叫花子席”。这两个数,是办席必须忌讳的。
|
转自:http://wisdompower.blog.sohu.com/36024580.html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